某某某 提問

網友伊凡問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實現“十三五”時期發展目標,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此後,五大發展理念漸成熱詞,那這五大發展理念和我們百姓的獲得感有啥關係呢?

小編答

新形勢呼喚新理念,新理念引領新發展。面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對攻堅克難和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任務,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

五大發展理念彼此支撐、相互促進,回答的是新常態下最為緊迫的現實問題,比如新形勢下我們要“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著眼的是新方位上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

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這五大發展理念既是指揮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揮棒”,也是指引中國發展的“指南針”。那麼,這麼高大上的發展理念,和老百姓有什麼關係呢?

習近平總書記曾形象指出,“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針’。”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增強發展動力,增進人民團結,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獲得感是一種感覺,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真真實實存在著。獲得感不是理論上的説辭,它以獲得為實際內容,人民在國家發展中的獲得以及獲得多少也是可以掂量的。

具體分析這五大發展理念,可知,創新發展主要解決的是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主要解決的是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主要解決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問題,開放發展主要解決的是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主要解決的是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毫無疑問,直接受益的就是人民。五大發展理念以民生為本,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不僅強調了聚焦民生促進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也突出了發展成果享受的人民主體性,回應的正是人民群眾的訴求和期盼。

一、創新體現的是激發活力的“獲得感”。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堅持創新發展,才能避免動力衰退、低水平循環的“平庸之路”。

而創新對於老百姓來説,也並不是遙不可及的新奇事物,反而是關係到百姓未來生活的重要動力。比如,現如今越來越多人已經習慣網上購物,不出家門,通過手機、電腦就能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享受到優質的服務,這些都是創新帶來的便利。再比如,隨著清潔能源的推廣,電動公交和電動出租車不僅保證了出行的便利,也為城市的環保發揮著積極作用。

可以説,創新理念的提出,對於未來人們的生活,將起到更為積極的作用。借助好的技術、先進的設備,人們不僅能享受到更多生活上的便利,也將感受到創新帶來的更多驚喜。

二、協調體現的是保障利益普遍性的“獲得感”。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難在“全面”。“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中,協調發展強調的正是“全面”二字。

協調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比如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等。協調就是要補齊發展短板、平衡諸多元素,更加注重發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發展行穩致遠。堅持協調發展,才能避免畸輕畸重、顧此失彼的“失衡之路”。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闡述“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時強調,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近年,戶籍制度改革、公立醫院改革、城鄉養老並軌、加大農村教育投入、打破“一考定終身”……各種惠及民生的改革舉措密集出臺、強勢推進,就是“協調”發展理念在改革進程中的體現,而這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讓百姓感受到的就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三、綠色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進一步提升。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這個多年來堅持的發展觀念用兩個字表述,就是“五大發展理念”的“綠色”理念。

現如今,人們對於環境問題越來越關注,也讓社會各界都在為踐行環保理念積極行動著,倡導綠色生活方式、轉變落後生産方式等等。正因為人們生活中綠色的增多,才讓人們增加了讓天更藍、水更凈的信心。

綠色發展理念的提出,無疑將為未來城市的發展,指明環保方向,以此號召更多人通過行動,踐行綠色、環保理念,不僅為城市面貌的持續改善,也為我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發揮更多積極作用。

發展是綠色的根本保障,綠色是發展的內在要求。只有主動順應人民群眾從“求生存”到“求生態”、從“盼溫飽”到“盼環保”的新期待,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加快推進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化,才能在推動綠色發展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四、開放拓展了人民群眾“獲得感”的空間。

開放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時代,深化開放才能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堅持開放發展,才能避免畫地為牢、自我設限的“封閉之路”。

在深化改革的政策背景下,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促進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與投資,也推動了沿線國家的互聯互通,使各國共同發展,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近兩年,有浙江烏鎮網友就表示,“越來越多外商來家鄉投資,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等新型産業不斷崛起。”一位英國網友還留言説:“希望在‘五大發展理念’引導下,能促成更多與英國的合作,帶來更多的旅行和工作機會。”

五、共享體現的是人民群眾“獲得感”的公平性。

共享是五大發展理念的著眼點和歸宿,沒有前四者便沒有物質成果供社會大眾享有,不能實現共享,發展必將因失衡而不可持續。堅持共享發展,才能避免貧富分化、社會動蕩的“風險之路”。

對於共享發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八個方面作出了部署: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促進人口均衡發展。

這既是關於共享發展的科學制度安排,也是增強百姓獲得感的重要著力點。借助共享理念,相信定會有越來越多的百姓,享受到更多的政策福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發展理念要落地生根、變成普遍實踐。”生根的樹才能發芽茂盛,落地的理念才能顯形結果。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五大發展理念一定會給人民帶來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讓幸福感多多、獲得感滿滿。

本文參考:
      用“五大發展理念”引領中國整體轉型發展 新華網 2016-03-18
      新華網評:樹立共享發展理念 帶給人民滿滿獲得感 新華網 2015-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