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寶庫。文化繫於根脈,歷史照亮現實,長江流域的繁榮昌盛築牢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的堅實根基。長江經濟帶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覆蓋11個省市,人口和經濟總量均超過全國的40%,生態地位重要、綜合實力較強、發展潛力巨大。作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區域,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
近期發佈的《規劃綱要》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指導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的基本遵循,是凝聚各方面力量、推動形成長江經濟帶發展強大合力的行動指南。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規劃綱要》是如何打造“中國經濟新脊梁”的。
總的來説,《規劃綱要》從規劃背景、總體要求、大力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創新驅動産業轉型升級、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努力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創新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保障措施等方面描繪了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宏偉藍圖。
首先,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要遵循5條基本原則。一是江湖和諧、生態文明。在保護生態的條件下推進發展,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適應,走出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道路。二是改革引領、創新驅動。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不搞“政策洼地”,不搞“拉郎配”。三是通道支撐、協同發展。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以沿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為支撐,推動各類要素跨區域有序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建立區域聯動合作機制,促進産業分工協作和有序轉移,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四是陸海統籌、雙向開放。深化向東開放,加快向西開放,統籌沿海內陸開放,擴大沿邊開放,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五是統籌規劃、整體聯動。統籌好、引導好、發揮好沿江各地積極性,形成統分結合、整體聯動的工作機制。
不得不説,“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基本思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把生態環境保護擺上優先地位。同時,《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把保護和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首要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全面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明確生態功能分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強化水質跨界斷面考核,推動協同治理,嚴格保護一江清水,努力建成上中下游相協調、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綠色生態廊道。
其次,空間佈局是落實長江經濟帶功能定位及各項任務的載體,也是長江經濟帶規劃的重點。長江經濟帶在空間佈局上提出了“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格局。
“一軸”是指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託,發揮上海、武漢、重慶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鎮為節點,構建沿江綠色發展軸。突出生態環境保護,統籌推進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建設、産業和城鎮佈局優化、對內對外開放合作,引導人口經濟要素向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的地區集聚,推動經濟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發展,實現上中下游協調發展。
“兩翼”是指發揮長江主軸線的輻射帶動作用,向南北兩側腹地延伸拓展,提升南北兩翼支撐力。南翼以滬瑞運輸通道為依託,北翼以滬蓉運輸通道為依託,促進交通互聯互通,加強長江重要支流保護,增強省會城市、重要節點城市人口和産業集聚能力,夯實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基礎。
“三極”是指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為主體,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打造長江經濟帶三大增長極。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充分發揮上海國際大都市龍頭作用,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區國際化水平,以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為目標,在科技進步、制度創新、産業升級、綠色發展等方面發揮引領作用,加快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
“多點”是指發揮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級城市的支撐作用,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不斷完善城市功能,發展優勢産業,建設特色城市,加強與中心城市的經濟聯絡與互動,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長江經濟帶肩負著國內改革的任務,“一帶一路”則肩負著對外開放的使命,長江經濟帶戰略要服務、助推“一帶一路”戰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國務院主動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科學謀劃中國經濟新棋局作出的既利當前又惠長遠的重大決策部署,對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本文參考: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就長江經濟帶發展有關問題答記者問 新華社 2016-09-11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印發 舞好長江經濟帶這條“巨龍” 中國經濟網 2016-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