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某 提問

網友程全問

在我們老百姓看來,常委“下團組”是每年全國兩會的重頭戲。那麼,常委“下團組”有哪些講究呢?

小編答

歷年全國兩會期間,常委“下團組”都是一道獨特的風景。那麼,到底什麼是“下團組”呢?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參加人大代表團審議、政協界別聯組會,簡稱“下團組”。常委們在團組的講話往往會透露出當年中央的發展思路,與代表們的互動也會成為觀察地方發展方向的“窗口”。

七位常委都是全國人大代表,其所在的代表團,大多與其出生地和任職履歷有關。此後的會期,七位常委分別參加其他代表團審議,每年下的團組一般不重合。

從2013年、2014年和2015年三次全國兩會來看,每名常委一般情況下會參加6至8個團組或界別的審議或討論。

那麼,“下團組”的地點一般都選在哪呢?除全體會議或媒體開放日外,人代會各代表團往往在駐地舉行團組會議,但常委“下團組”的地點一般都在人民大會堂。大會堂內有以全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命名的會議廳,比如北京廳、上海廳、香港廳……這裡是常委“下團組”的會場。

據公開報道梳理,常委“下團組”的流程大致是常委們向代表們簡單問候,然後聽取代表的發言,最後常委講話。根據個人風格不同,有的常委在代表發言時會進行互動,有的則是聽完全部發言後作出“點評”。考慮到常委們參與審議的時間一般是兩小時左右,各代表團會安排8至10位發言者。發言者通常來自不同領域,既有省市一把手,也有基層代表。

往屆兩會上,曾有代表給常委送上家鄉特産,比如有常委收到過一籃子馬鈴薯和老鄉縫製的鞋墊。審議開始前,一般安排代表們與中央領導合影。

在中央八項規定的影響下,最近四年的常委“下團組”,與以往有些不同。常委下團前,代表團團長一般會向代表們介紹與中央領導同志一起審議報告的須知。比如,審議時不要請求與中央領導同志合影或索要簽名,不要向中央領導遞送與會議無關的物品,比如地方特色産品,少數民族代表可不穿民族服飾。

本文參考:
      常委下團組透露出啥?新京報 2015年3月14日
      盤點常委“下團”新論。人民網 2015年0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