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爆發前的1936年,中國的GDP遠高於日本,約為日本的1.9倍至2.8倍,但無論是日本政府、中國政府,還是西方的觀察家,都認為日本明顯強于中國。
6月19日,日本經濟産業省發佈的年度報告指出,按照目前趨勢,中國的GDP(國內生産總值)將在今年或明年超過日本。對全體中國人來説,這無疑是值得高興的消息,然而,中國近現代史也告訴我們,如果國富而兵不強,即使GDP排名靠前也會挨打。
1.康乾盛世:中國GDP世界第一
按照英國著名經濟史和經濟統計學家安格斯 麥迪森的預測:中國可能在2015年恢復其世界頭號經濟體的地位,到2030年,中國佔世界GDP的比重可能增加到23%,那時中國的人均收入水平也會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的1/3。
麥迪森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經濟歷史數據考證與分析專家,他的多部著作被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出版。他為了儘量減少匯率和通貨膨脹等因素對統計真實的經濟規模的影響,採取了購買力平價的計算方式,並創造出“1990年國際元”作為衡量經濟總量和人均收入的單位。下文引用的數據,除了特別註明的,都來自他的研究成果。
按照麥迪森的説法,從17世紀末到19世紀初,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在經濟上的表現相當出色。1700年到1820年,中國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在世界的比例也從22.3%增長到32.9%。與此同時,中國人口從佔世界總量的22.9%增長到36.6%。
但是,從18世紀60年代開始,英國率先進行工業革命,並擴展到法美等國,而中國仍停留在農業和手工業時代,經濟呈現出粗放型增長。
2.1895年,中國經濟總量被美國超越
我們經常説近代的中國“積貧積弱”,但如果按照近20多年來經濟史學家提供的數據,近代中國其實一直是個經濟大國。《大國的興衰》引用經濟史學者貝羅克的統計,中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的寶座直到1890年才被美國搶去。
麥迪森也認為:“中國在之前近兩千年的時間裏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但到了19世紀90年代,它的這個位置被美國所取代。”他認為,中國GDP被美國超過的確切時間,是中日簽訂《馬關條約》的1895年。
從1840年開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的中國卻在對外戰爭中連續失敗,領土日益縮小,國際影響力日趨低落。中國喪失了約12%的國土。無論從任何意義上,晚清的中國都不是一個強國,而是一個屢遭侵略、屢屢割地賠款的弱國,還是一個主權不完整的半殖民地國家。
3.朝鮮戰爭後才被稱為強國
直到1913年,遭受了八國聯軍侵華、庚子賠款和日俄在中國東北進行的戰爭的破壞之後,中國的GDP仍居世界第二位。1950年,在經歷了多年戰亂的破壞之後,中國的GDP仍然僅次於美國、蘇聯、英國、德國,居世界第五位。可見,在民國時期,從經濟總量來看,中國仍然是世界經濟大國。然而,當時的列強並沒把中國看作大國。
1919年,在一戰後的巴黎和會上,列強要求,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根本無視中國作為戰勝國的合理要求。20世紀20年代,有的中國知識分子寫文章誇耀中國“地大物博”,魯迅先生就一針見血地寫道,倘是獅子,誇説怎樣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頭豬或一隻羊,肥大倒不是好兆頭。
二戰中,為打敗日本法西斯,中國犧牲巨大。二戰後,中國獲得了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在形式上被承認為大國,但此時蘇聯仍能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只有在朝鮮戰爭之後,中國才真正被國際社會看作大國。學術界也是如此,在《大國的興衰》一書中,中國在整個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都不被看作大國(Great powers,也有人翻譯成“強國”),直到1950年以後才重新被視為大國。
相關鏈結: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