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如果把“官員下海”放在歷史長河中看,這種現象無疑是一個時代的拐點——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辭官下海在中國是很難想象的事情,但經過20多年的社會變遷,從計劃經濟體制轉軌為市場經濟體制後,原來計劃體制內的官員下海經商已經變得越來越平常。
從某種角度來説,官員棄政從商是社會轉型的一種必然結果。1980年代中期,官員下海還處於半遮半掩狀態,他們“下海”的方式也多是平級調到國有企業任職。1990年代初,鄧小平視察南方之後,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整個中國社會進入了價值標準多元化的時代,隨著民營企業政治地位的提高,官員下海潮再次掀起。
及至20世紀末,政府機構改革全面開始,公務員隊伍開始重組。1999年,中央全國地方機構改革會議決定,市縣鄉政府部門要精簡的人數不下280萬。《權變》——關注官員下海現象一書的作者章敬平認為,這舉措也影響到了官員下海的進程。另外,2000年出臺的《個人獨資企業法》及類似法規制度,為官員下海創業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彈指二十年間,下海的官員們已由當初孤單的個例,變成了一個龐大的不能被忽視的群體。他們的出現折射著時代的變遷。下面三人頗有代表性:
吳敏一,作為前溫州市副市長,下海後,他在頭兩年內就先後換了四個東家,這讓他的職業經理人之路看起來一波三折。曾有人認為吳敏一有點張揚,甚至是自命不凡,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對企業的“挑三揀四”。吳敏一評價自己用的詞語是“智慧、勇氣和自信”,“回過頭來看,當初下海時對企業的認識實在膚淺,自己認為對企業有經驗,身在企業後才發現,企業每一步都要考慮風險與收益的比較,而這又是由諸多因素決定的。當我覺得原有的目標實現不了時,我只能通過改變自己來繼續實現自己的想法。”從吳敏一的解釋中不難發現,過去作為一個經常和企業打交道的政府官員,對企業的了解也是不夠的,只有在下海後才得以慢慢窺探到一個企業的內部。就職于國家部委,又有良好的知識和産業背景,高紅冰的仕途被一片看好。但是,2000年4月,時任信息産業部信息化推進司處長的高紅冰離職了。
高紅冰在互聯網業界專業投資人的幫助下,創辦了北京互聯通網絡科技公司。
2000年年底,互聯網泡沫破滅,整個業界進入低潮期。就這樣,互聯通的業務悄悄實現了從IDC向企業網絡方案服務的戰略轉型。
2006年高紅冰創辦北京華策視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任董事長兼總裁,推出“螞蟻互動”網絡廣告平臺。“螞蟻互動”融合互聯網、通訊技術,是實現了廣告主與客戶互動溝通的創新廣告媒體,是第三代網絡營銷媒體。
現在較為公認的説法是,國內互聯網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做ISP以張樹新為代表,第二代ICP階段以張朝陽、王志東為代表,那麼IDC階段呢?高紅冰被媒體封了這樣一個頭銜——第三代網絡英雄。
2005年1月25日,上海市虹口區區長程光向組織部門遞交了辭呈。兩天后,辭呈被批准,程光旋即加盟印尼富豪林紹良旗下的三林集團,出任其中國地區總裁,他也由此成為上海市政府下海幹部中級別最高的人之一。
作為年僅45歲的正廳級幹部,程光下海很快引起媒體的注意,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有輿論認為此舉打破了中央對於官員下海的政策限制。
《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著重強調:“黨政領導幹部辭去公職後三年內,不得到原任職務管轄的地區和業務範圍內的企業、經營性事業單位和社會仲介組織任職,不得從事或者代理與原工作業務直接相關的經商、辦企業活動。”
“三年兩不準”政策,被認為是中央杜絕幹部下海後可能出現期權腐敗的有力武器。一時間,這個原本低調處理的人事變動,在各大媒體上炒得沸沸颺颺。
對此,上海市政府迅速給予回應,強調三林集團在上海市虹口區並無業務,程光加盟該企業,符合有關政策。
年齡優勢、高學歷、豐富的行政和企業管理經驗,讓程光成為上海25個部級儲備幹部之一。這次上海市政府對他的下海給予放行,國內媒體從積極的一面解讀:幹部流動機制的靈活性,顯示了上海市政府務實的一面。
相關鏈結:
責編:汪蛟龍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