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時評:官員下海後能否“回頭是岸”?(圖)

 

CCTV.com  2009年09月10日 09:22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山西晚報  

>>>海量新聞,請點擊“新聞頻道”

  自2000年始,記者開始矚目發端於世紀之交的“第三波官員下海熱”,時值改革開放30週年,記者回訪八年來陸續採訪過的下海官員,看他們當下的情境和變化,並順著他們的思路,追問已經從政策法規層面完善官員下海制度的中國,還能否創設一個新的制度規範,給有意于重返官場的下海官員一個“上岸”的機會。

  平常心是道

  遊憲生價值百萬的奔馳350,停放在時代國際廣場的地下車庫,分外扎眼。

  時代國際廣場,是福州市若干寫字樓中的一個,第六層有若干公司,遊憲生的海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宏”)就在其中。

  11月底的一個傍晚,記者如約去海宏公司採訪遊憲生,同一層樓上,反復跑了兩個來回,問了三家公司的員工,都不知道海宏公司。記者以為頂著“廳長下海第一人”的“帽子”,遊憲生的名氣應該比他的公司名氣大,於是改口問“遊憲生在哪兒辦公”。孰料,被詢問者對他的名字也是陌生的。一刻鐘後,記者終於坐到遊憲生的辦公室。

  8年前,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以一票的微弱優勢,通過了遊憲生辭去福建省信息産業廳廳長的請求,從此,他再也沒有處理過政務。

  下海之初,遊加盟病危的ST中福。由於理念不合,遊很快改換門庭。短短半年,遊先後“入”了神龍、華都的“閣”,都是匆匆進去,匆匆離去,遍嘗職業經理人的滋味。

  書生並非總是百無一用,下海後一邊謀劃著攻讀經濟學博士後的遊憲生,一邊註冊了自己是大股東的海宏公司,利用打工獲得的數百萬薪酬,他將註冊資本慢慢擴大到1500萬,並在2003年出資改制了一家連續虧損的國有企業,為自己從職業經理人到私營公司老闆的過渡準備了條件。

  最近幾年,他一直在經營這家公司。雖然同一樓層的人們不知道,一位年輕時當過市長、廳長,下海後當選過福建省經濟人物、中華才智人物的企業家,經常和他們乘坐同一個電梯上下班,但京城裏“影響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人物”組委會,並未將他忘記。

  遊憲生將組委會邀請他去人民大會堂出席盛典的邀請函遞給記者。他説,正規的,免費的,有意義的邀請函,他都盡可能認真對待。

  晚上,遊憲生邀請記者在時代國際廣場的一家酒店吃飯。遊點菜後返回包廂,聞聽一個原定一起吃飯的朋友,不能如約赴宴,他説,多點了一個人的菜。於是,掏出手機給最後離開辦公室的員工打電話,禮貌地問他,如果晚上方便的話,請一起用餐。

  吃飯時,他對服務員非常客氣。看上去,這樣的客氣已經成了一種習慣。

  晚飯過後,游去地下停車庫駕車,車子駛出門口,他對保安説:“辛苦了,兄弟。”

  作為商人,8年來,遊憲生還清了下海時的30萬元債務,賺取了數千萬元的財富。

  遊憲生説,下海讓他理解了“平常心是道”。以前,他比較得意自己的奔馳350——副省級幹部,還不能乘坐呢!現在,他已不這樣想,僅僅當作生意上的需要。

  願賭服輸?!

  “出師未捷身先病,常使英雄淚滿襟。”8年過後,山東一位熟悉門新國的人士,改寫了一句古詩,評價門新國轟轟烈烈下海無可奈何上岸的情態。

  門新國,原山東墾利縣縣長,2000年夏天,門坐進私營企業山東黃河集團配備的皇冠車,辭官下海,並引發“門新國現象”。“門新國的新聞報道被我剪貼在筆記本中。”浙江一位副廳級女性官員下海後對記者説。影響其他人下海的門新國,卻在1年半之後,因為突如其來的癌症,離海上岸,返回官場。門新國説,當年他下海的時候,山東省有個鼓勵黨政幹部搞私企保留三年公職的文件,根據這個文件,組織部門安排他到東營市經貿委做處級調研員,併為他保留了一部公務用車。

  12月9日,住在東營的門新國在電話中,有些疲倦地説,“我身體一直不好,幾乎不上班,主要是看病養病。”

  門新國的下海境遇,乃客觀的偶然因素所致,而其他失敗的下海官員,多數只能歸咎於自己。尤其是那些並未做好下海準備的官場不順者,賭一時之氣逞一時之勇,匆匆找傢俬營企業,急奔而去,最後的結果往往難如人意,或者黯然神傷,或者失蹤人海。

  一位下海官員對記者説,真下海了,你就不能惦記著官場的好處,必須敢於面對下海後的種種不測,願賭服輸!

  能否“回頭是岸”

  無論你怎麼全身而退,你都不能指望退回官場了。回訪中,部分下海官員感慨開弓沒有回頭箭。“我是不想退回去了,但我希望下海官員能有‘回頭是岸’的通道。”遊憲生所謂的回頭是岸,指的是下海官員重返官場重新躋身黨政幹部群體。

  遊憲生説,官員下海之後的經歷對於從政,是可貴的人生經驗。無論是當高管做職業經理人,還是做老闆做私營企業主,他們在市場經濟中的感悟如果能夠帶到黨政機關,對於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完善,對於宏觀政策的制定與運行,大有裨益。

  近十年來,官員下海的制度性規範越來越多,官員下海的通道已經打通,現在的問題是,下來的官員能否再上去,下海的他們還有沒有機會重新上岸?

  曾為公務員法撰寫學習培訓教材的安徽省政府法制辦李兵認為,遊憲生提出的下海官員回頭是岸重新為官的命題,存在三個小問題:首先是思想上想不想,其次是制度上能不能,最後是道理上該不該。

  部分下海官員,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在和記者交流時,都曾流露出回頭是岸的想法,但他們知道,現有制度下,也只能想想而已。

  就“能不能”而言,諸多受訪者認為需從兩個角度去談論:首先,下海官員自身有沒有重返官場的能力;其次,現有制度有沒有為下海官員準備好上岸的通道。

  論及後者,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博士後遊勸榮説,如果是組織上安排下海的,當然能重返官場,如果是自己執意下海的,而且辦理了辭職或者退休手續,目前的制度是不能讓他們回頭是岸的。

  至於説“該不該”,遊勸榮説,要突破現有幹部選拔制度,專門給下海官員創設一個新的制度規範,鋪設一條重返官場的通道,既對兢兢業業的公務員不公平,也無現實必要性,因為“黨政機關並不缺少下海官員那樣的人才”。

  相關鏈結:

責編:汪蛟龍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