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學者:北京被破壞得較嚴重 無法和巴黎、羅馬比

 

CCTV.com  2009年09月03日 09:4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青年報   

   >>>海量新聞,請點擊“新聞頻道”

北京禮士衚同某四合院垂花門。

  一個地方有很好的古跡就相當於家裏有古董

  ——訪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賈珺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賈珺,擔綱寫作了“五書”中《北京四合院》和《北京頤和園》。面對記者,這位1970年出生的年輕學者頗多感慨。他説,做這些事情,源於他對當下中國古建築命運的焦慮——“無論如何,我們不能把家底全敗光了。”

  很多現代建築大師承認,對他們影響最大的是歷史上的經典建築

  中國青年報:你的《北京四合院》裏有句話,“一旦失去了大片的四合院,北京也就失去了城市的肌理血脈,和幾百年流傳下來的渾厚氣息,變成了一個沒有靈魂的二流城市。”據説,老北京的衚同,如今已消失了80%。

  賈珺:具體數字我沒統計過,不過確實損失得很多。有些地方成片的還在,比如東四、西四、什剎海、南鑼鼓巷和南城那邊還有點兒,但大多數區域已經被破壞了,找不到原有的歷史氣息了。

  中國青年報:那北京是否就“二流”了?

  賈珺:這麼説也許過分了,北京畢竟還是留了一些東西的,但也很難和巴黎、羅馬這些世界級歷史名城相提並論了。它們是整個城市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北京沒有這個資格,就是因為被破壞得比較嚴重。北京如果沒有遭到大規模破壞,完全有資格全城成為世界遺産。

  再説一下四合院,很多人認為,四合院嘛,都差不多,留下一點兒就足夠了。這是誤區。北京之所以偉大,不僅因為它有那些經典建築,還因為那些相對次要的,作為背景的老房子和歷史街區。也許很多東西你看不出有啥特殊,但裏面存在的歷史信息是不可複製、不可替代的。

  中國青年報:你看過多少四合院?

  賈珺:我至少調查過幾百個。四合院是要住人的,每一任主人都會把自己的氣息和生活習慣傳染給它,格局、植物、裝潢設計都有著微妙的細節差異,奧妙和韻味往往就在這些地方,但我們還沒完全了解它們,就都給拆毀掉了,非常可惜。

  從整個社會的角度看,發展確實是硬道理,常常呈現“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局面。但像梁思成先生所説,我們社會也需要一種力量,一種逆時代的力量,它能夠在時代的大潮中,幫現代和未來多保留一份記憶。

  中國青年報:這份記憶有多重要?

  賈珺:記憶本身就很珍貴,而且很可能成為未來借鑒的源泉,也是未來發展的動力之一。今天西方國家的建築之所以這麼發達,還是和傳統給它們源源不斷地輸送靈感有關。很多現代的建築大師都認為,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歷史上的經典建築。

  中國青年報:北京現有古建築保護的項目還不夠嗎?

  賈珺:保護不能只衝著“牌子”。有些管理部門甚至會以沒貼牌為藉口而不保護,讓我們感到很無奈。現在民間有一些保護組織,在自發地保護老北京,保護四合院,但這些民間組織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中國青年報:像前門大街那種拆了重建,好不好?

  賈珺:它比完全拆除直接進行房地産開發要好,但我不欣賞前門那種做法,因為那不真實,對歷史記憶是有破壞的。改造後的前門大街也顯得太寬了,失去了過去那種與周邊建築在比例上的和諧關係。所以,就算有鐺鐺車在裏面跑,仍然缺乏原有的歷史氛圍。平安大街也有類似問題。

  相關鏈結:

1/2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