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中國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寧夏中衛移民安置房被當商品房高價出售(圖)

 

CCTV.com  2009年08月14日 06:01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國廣播網  

上遊新村移民安置小區

年久失修的房屋

  中廣網北京8月13日報道 前不久,寧夏中衛黃河沙坡頭庫區村民向記者反映説,自己作為庫區移民本該搬入專款專建的移民安置小區,但建成後的安置房卻以商品房的名義被公開出售了,由於房價過高,移民們至今無法入住。

  “你看我這房子都裂了,當時考慮要搬遷,村裏鎮裏都不讓蓋,不讓修,沒法住了,只能租房子住。”

  這是寧夏中衛市常樂鎮上遊村3隊的村民們所面臨的窘境,在上遊村,中國之聲記者看到,村民們的房子大都年久失修,不少房屋的墻壁上都已經出現裂痕,還有些房子已經坍塌,村民為蓋房而買的木材堆積在老舊房屋的門口已經生出了木耳,還有些人為了孩子上學,已將老房子遺棄搬到城裏租房生活。和3隊村民有著同樣命運的還有其他兩個生産隊,總共180多戶,七八百人。

  黃河沙坡頭水利樞紐工程作為國家西部大開發建設中的首批十大重點工程之一,移民安置工作一直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那麼,寧夏中衛常樂鎮上遊村的村民為什麼既不能蓋新房又不能搬新家呢?中衛市常樂鎮黨委書記、鎮長劉險峰向記者證實,早在中衛還是縣的時候,上遊村4個隊的村民就被要求整體搬遷:“上遊村整個涉及的是250戶人,1092人。當時2001年的時候,中衛縣,以前在中衛縣的時候就搞這個沙坡頭堤壩建設,就涉及上遊村,上遊村一共有四個隊,當時市上就清晰的要求這四個對進行搬遷。到2004年,中衛市大市成立以後呢,城裏面把地都徵下來了,接近12畝地,蓋了7棟樓,7棟樓當時計劃就是蓋252套房子,因為上遊村一共是250戶,當時計劃就是整體搬遷安置,一隊、二隊、三隊、四隊群眾。”

  據了解, 2004年中衛市決定由市扶貧辦負責,在市區內建設上遊新村移民安置小區, 2005年中衛市發改委明確批復,同意為上遊村建設7棟19800平方米的移民安置住宅小區。上遊村移民住宅樓享受經濟適用住房有關優惠政策。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的批復上也明確指出,土地的性質為劃撥土地。

  據中衛市財政局的文件記載,2007年10月,住宅小區的主體工程基本完成並初步通過驗收,建成住宅樓7棟、共計21個單元、252套住房。這組數字和常樂鎮黨委書記劉險峰説的一一吻合。而按照最初的規劃,常樂鎮上遊村4個隊應該整體搬遷。那為什麼到現在只有2隊的村民搬進了該小區,而其他3個隊的村民卻不能夠搬進新家呢?

  在採訪中記者驚奇的發現,在該小區通過驗收之前的一份《中衛市人民政府專題會議紀要》中明確提出“新建移民安置樓房整體工程完工、具備入住條件後由市扶貧辦移交給國有資産投資經營公司,由是市國有資産投資經營公司按市場評估價公開銷售”。而上遊村移民住宅樓本應享受經濟適用住房的有關優惠政策,據記者了解,經濟適用住房的定價應該由政府確定指導價而不是按照市場評估作價,商品房的價格才是由市場進行調節的。

  市場定價導致房屋價格超出了移民戶的實際承受能力,但由於上遊村2隊的全部耕地已經被淹沒,村民們無地可種,不得不在政府的安置下搬入新家。而其餘3個隊的移民戶則無力承受高價安置房。上遊村村民説:“當時鎮上搬遷定的價格是700多後來又説是800多,到08年搬遷的時候,他又説1100多到1300多上下不等。那這個價格太高了,比以前那個高幾百塊錢。”

  記者看到,2008年8月1日常樂鎮給中衛市信訪局的回函中清晰的寫著:“2004年,核實資産時,群眾資産根據當時的物價而定,市上承諾樓房價每平方米是860元,在2008年實際搬遷過程中,市政府將樓房價定為1186元左右,使部分群眾當初核定的資産小于現在的樓房價格,因此,部分困難群眾沒有資金找補樓房差價,目前無法入住新樓。”

  移民戶無力入住新樓,那麼入住到新樓中的又是些什麼人呢?記者在上遊新村移民安置小區了解到,除1、2號樓被上遊村部分移民戶買走以外,3~7號樓的房子均已在2007年底開始面向社會公開銷售,現已基本賣完,而買房人都不是上遊村的移民,房子每平米的售價也不是860元而是1300多元到1500多元不等,業主曹女士表示,自己是看了促銷廣告後以每平方米1480元的價格買下現在的房産的,1480元和860元相比,價格高出了72%。

  按照曹女士的説法,移民安置小區內的大部分房屋都是以商品房的名義對外銷售的,中衛市財政局國資委主任周智賢對此表示承認,同時,原中衛市國土資源局土地儲備中心主任張文忠隨後證實,以市場價格面向社會公開出售的房屋應該是商品房。

  由此可見,寧夏中衛是把移民安置房當作商品房高價給賣了出去。那麼高價賣房所得的售樓款有流向了哪呢?根據中衛市國資辦2009年4月1日提交的《上遊村移民住宅小區收支情況》中關於銷售支出情況的記載,安置小區的售樓款除支付拖欠的工程款、稅金等費用外,還有193.66萬元上繳了財政,480萬元借給了西峰口旅遊公司,100萬元借給市融通中小企業擔保公司,11萬元墊付美利工業區泵站運行費。

  在採訪中,上遊村的村民們告訴記者,由於村內沒有醫院,原來的赤腳醫生家也已經搬走,看病要到20多公里以外的鎮醫院。但每年黃河清沙開閘放水的時候,通往鎮上的砂石路就會被衝垮,急需看病的人們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同時,由於買不起高價的移民安置房,很多家庭都要兩地分居,女人在市區租房照顧孩子上學,男人則在村裏耕種尚未完全淹沒的土地。記者又來到村裏的學校,這裡只有1名教師和5個學前班的孩子,孩子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渴望,臨行前,他們和記者一一揮別。

  生活還在繼續,9月1號孩子們就該上一年級了,上遊村人的命運又會如何呢?有關事件進展,中國之聲將繼續關注。 (本文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白宇 梁興旺)

  相關鏈結:

責編:李二慶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