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位於廣西灌陽縣的新圩阻擊戰發生地今貌。新華社發
位於廣西全州縣的湘江渡口鳳凰嘴。新華社發
在湘江戰役中收治受傷紅軍的村民的後代李青鸞在家裏給孩子們講述湘江戰役的故事。新華社發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記者再走長征路”的每一步,都是沉重的歷史回望;踏過每一寸土地,都更鮮明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堅強信念。
1934年冬,中央紅軍長征經過廣西,在桂林全州、興安、灌陽三縣經歷了歷時7天的湘江戰役。英勇的紅軍將士浴血奮戰,最終突破國民黨反動派設置的第四道封鎖線,轉移到越城嶺(老山界),經過桂林資源、龍勝兩縣向西北進發。
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途中經歷的最大、最慘烈的一次戰役,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次戰役,其中展現出的“勇於勝利、勇於突破、勇於犧牲”精神,是紅軍留下的一筆巨大精神財富,激勵後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1.紅色記憶續光輝
廣西灌陽縣新圩鎮,距當年中央紅軍西進前往湘江的最近點古嶺頭5公里。1934年11月28日發生的新圩阻擊戰,打響了湘江戰役的第一槍。
在五角星造型的新圩阻擊戰陳列館,不時可見前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團隊。“我們投入大量資金,對近百處紅軍長征遺址進行了維護和修繕,旨在留住‘紅色記憶’,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長征精神。”灌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陳春虹介紹説。
2017年9月24日,灌陽縣酒海井紅軍紀念園,在3000多人的見證下,一場遲到83年的葬禮隆重舉行,當年被殘忍扔進酒海井的20名紅軍烈士的遺骸入土為安。此外,在灌陽,紅三、紅五軍團指揮部舊址九如堂、灌江渡口紅軍亭、紅軍救護所下立灣祠堂等17處43個單體被列入“湘江戰役系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與灌陽相鄰的全州縣是湘江戰役的主戰場,當年的戰火燒遍全州縣11個鄉鎮。全州充分發掘、保護以湘江戰役為代表的紅色文化與資源,成立了紅色文化研究會,開展紅軍長征文物史料普查、挖掘、整理和彙編,已整理出100多個紅軍長征故事。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近年來,桂林市實施“尋找桂林文化力量,挖掘桂林文化價值”戰略,桂北各縣以此為契機積極開展紅色資源保護和修繕工作,把“散珠碎玉”串成“紅色珍珠”。
桂北的一山一水,都有道不盡的紅色記憶。興安、灌陽、全州等地的紅軍紀念堂、紅軍樓等,均被修繕與保護起來。桂林還修建了湘江戰役紀念公園、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等,成為全國重要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2.紅色旅遊促脫貧
走訪湘江戰役主戰場全州縣,青山綠水間傳頌著一個個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故事。85載薪火相傳,如今的人們在這片英雄熱土上開啟了幸福的生活。
“我們將紅色文化優勢轉變為要素流動優勢,將長征精神優勢轉變為創新驅動優勢,舉全縣之力打好脫貧攻堅戰。”全州縣委書記林武民説。
依託紅色文化資源,全州縣實施了一系列紅色教育基地項目,打造集愛國主義教育、廉政教育、瞻仰憑吊、文化研究等於一體的經典紅色旅遊集中區,鼓勵貧困戶經營農家樂、民宿、休閒度假村等,吸收貧困戶就業,促進精準脫貧。
“通過發展旅遊業,我們村的農戶將多餘的民房租出去,靠每月租金就能養家糊口,原來的貧困戶都脫貧了。”全州縣廟頭鎮大碧頭村村民賓澤藝告訴記者。近3年來,全州縣依託鄉村旅遊、生態農業等相關産業,實現49個貧困村8000余戶近3萬人脫貧。
“從山腳向上望,只見火把排成許多‘之’字形,一直連到天上,跟星光接起來,分不出是火把還是星星……”這是著名作家陸定一在《老山界》中描寫的老山界之陡峭險峻。
翻越當年老山界,即到今日塘洞村。在一家名為“老山界農家樂”的餐廳裏,店主唐昌義和妻子忙得不亦樂乎。店內獨具紅色文化的裝修風格和以紅米飯、南瓜湯、野菜等為主的“紅軍飯”頗受遊客歡迎。
2016年,資源縣對位於塘洞村的中央紅軍宣傳局長征駐地舊址趙氏宗祠、紅軍長征翻越老山界紀念館等一批紅色遺址進行修建、修繕,為塘洞村帶來了“紅色”希望,不少村民吃上了“旅遊飯”。
紅軍長征的足跡遍佈資源縣7個鄉鎮,資源縣將紅色文化、革命故事、鄉村民俗文化融入旅遊發展,開發紅色旅遊特色産品,集中打“紅軍村”牌。“我們以‘紅色’吸引人,用‘綠色’留住人,通過紅色文化和生態旅遊進行整合捆綁,將紅色旅遊與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相結合,煥發出勃勃生機。”資源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縣長唐文政説。
在龍勝各族自治縣,一條循環公路將紅軍長征經過的6個鄉鎮“串”起來。“這些鄉鎮都是瑤、苗、侗等少數民族集聚區域,公路建成後,遊客可以更加便捷地前去感受當地的紅色文化和民族文化,豐富了龍勝的旅遊項目和文化內涵。”龍勝文化廣電體育旅遊局局長毛逸人説。
3.紅色基因育新人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薄走泥丸……”全州縣鳳凰和平紅軍小學校園裏,瑯瑯讀書聲清脆悅耳。作為廣西為數不多的紅軍小學之一,該校注重營造紅色文化氛圍,校內每一面墻、每一幅圖都可見紅色文化育人的影子。
距離鳳凰和平紅軍小學1公里的鳳凰嘴渡口,即是湘江戰役中紅軍搶渡湘江的四大渡口之一。紅軍在搶渡湘江戰鬥中付出巨大犧牲,當年民間流傳“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的説法,至今仍婦孺皆知、廣為流傳。
“紅軍長征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要在青少年中代代相傳。”桂林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韋鳳雲説。桂林市充分發掘、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大力弘揚長征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引導廣大青少年認清自己的“根”和“魂”,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培育新長征路上的接班人,讓長征精神永續傳承。
在興安縣界首鎮中心小學,每年的少先隊入隊儀式都在湘江戰役舊址紅軍堂舉行。“這是學校的一項特色紅色教育活動。”該校校長李敏説,“到紅軍堂舉行入隊儀式,能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他們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很好的督促引領作用。”
20公里“重走長征路”軍訓拉練,是興安中學新生入學必修的第一課。“從2000年至今,每年堅持這樣做,從未中斷。”興安中學校長文建平告訴記者,“重走長征路”能夠讓學生們親身體會當年紅軍長征時的艱辛,更好地傳承長征精神。
興安縣是廣西2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重點推進縣區之一。在開展青少年紅色教育過程中,興安充分發揮長征教育資源,將革命精神和革命優良傳統教育列為“精品課”。除了在學校開展紅色講座、紅色報告會、紅色經典誦讀、觀看紅色電影等常規形式外,興安還跳出“課堂聽課”模式,把長征革命遺址開發成現場教學課堂,增強學生的體驗感、獲得感。
(本報記者 周仕興 吳春燕 本報通訊員 胡逢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