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為改善城市交通,今年武漢市開建一條南北向快速通道——東湖南湖“兩湖隧道”,數十艘勘探船及鑽探架已在東湖上架起,進行勘探施工作業。
這個總投資約120億元的項目能提前到3月開工,離不開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提前開閘保障建設資金到位。2月底湖北省財政廳成功發行了25億元的兩湖隧道專項債券,並計劃在2020年~2021年繼續通過發債籌資71億元用於兩湖隧道建設。
在積極財政政策加力增效下,今年政府發債規模和速度都是史無前例,今年前四個月,全國地方政府發行了約1.3萬億元政府新增債券(去年同期為零),籌資用於像武漢兩湖隧道等千萬個重大基礎設施、民生工程項目,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比去年全年略有增長。前四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高達約7.6萬億元,同比增長15.2%,財政支出力度和效率的提高,托底經濟,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6.4%)好於市場預期。
政府投資加力加速
穩經濟一大關鍵是穩投資,在60多萬億的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中,儘管政府投資規模不大(約3萬億元),但在穩投資、補短板和提振市場信心上的作用依然十分關鍵。
政府投資,是指在中國境內使用預算安排的資金進行固定資産投資建設活動,包括新建、擴建、改建、技術改造等。目前政府投資是公共基礎設施投資關鍵。
為了扭轉去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斷崖式下滑,發揮投資對經濟穩定發展的作用,今年政府投資規模尤其是地方政府投資規模有所擴大。
政府投資資金更多地來自發債,今年政府發債規模為歷史新高。
今年我國安排財政赤字2.76萬億元,通過發債來彌補,其中地方財政赤字提至9300億元,通過發行地方政府一般債券來彌補。此外,更為關鍵的是今年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5萬億元,比去年大幅增加8000億元,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由此,今年地方政府債券規模首次突破3萬億元。
不僅僅是地方政府發債規模大幅擴大,發債速度也明顯加快,地方政府更快地籌集資金用於基礎設施等重大工程項目建設。
由於往年地方政府發債額度需要等3月全國人大確定後層層下達,地方政府發行新增債券往往集中在下半年發行,影響政府投資資金使用效率。為了改變這一狀況,去年底全國人大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1.39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額度,地方政府發債提前到1月。
根據財政部數據,截至4月底,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12940億元,佔提前下達新增債務限額的93%,佔全年債務限額的42%。
重點用於在建項目建設和補短板
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郝磊曾在介紹一季度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資金使用時表示,資金使用重點用於在建項目建設和補短板,根據地方上報數據初步統計,新增債券資金超過6成用於在建項目,重點投向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住房、鐵路、公路、城鎮公共基礎設施、“三區三州”等重點地區脫貧攻堅、污染防治、鄉村振興、水利等領域重大公益性項目,對當前穩投資、促消費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期財政部發文催促各地加快債券發行進度,2019年6月底前完成提前下達新增債券額度(1.39萬億元)的發行,爭取在9月底前完成全年新增債券(3.08萬億元)發行。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技術副總監張伊君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從目前發債進度來看,地方基本可以完成上述任務。地方政府債券加速發行,將充分保障其發揮宏觀經濟穩增長作用,特別是專項債對基建投資的支撐作用。
除了地方政府發債進度加快外,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進度也在提速,預算執行進度明顯提速,前四個月財政資金用於基礎設施領域的支出規模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加。
財政部數據顯示,前4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用於交通運輸支出4897億元,同比增長33.1%。節能環保支出1670億元,同比增長26.6%。城鄉社區支出7457億元,同比增長23.3%。農林水支出5743億元,同比增長16.4%。
政府投資加速帶動了相關領域基礎設施投資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4%,比去年全年加快0.6個百分點。其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37.6%,信息傳輸業投資增長26.1%,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12.3%,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7%。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告訴第一財經,財政資金用於基礎設施投資加力加速可以帶動經濟增長,讓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在當前複雜的外部形勢下也可以增強市場信心。
投資注重有效
今年積極財政政策力度不斷加大,但並非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而政府投資更加注重以非經營性的公共領域項目為主,不與民爭利。投資也避免“撒胡椒面”,更加聚焦重點項目和“補短板”領域。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認為,積極財政政策擴大政府支出主要表現為擴大政府投資。不過與往年不同兩大要點是:今年特別強調的是擴大“有效投資”、堅決取消無效支出,更加注重的是重點項目投資;今年特別強調的是將擴大投資與“補短板”相對接、圍繞着“補短板”而展開,更加注重的是投資的結構效應。
財政部部長劉昆近日撰文稱,積極的財政政策可以促進有效投資。比如地方政府新增債券加快發行,各地將資金及時用於補短板、增後勁的重點項目上,能有效穩定投資。今年安排中央基建投資5776億元,將進一步優化投資方向和結構,支持交通、水利、能源、生態環保、農業農村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建設,提升信息網絡、現代物流等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實施提高自然災害防治能力若干重點工程,推進川藏鐵路規劃建設。
從今年財政資金安排上,一些重點領域項目得到更多的財政資金支持。
比如,鐵路、公路、水運等投資是基礎設施投資的“定海神針”。為了緊扣國家戰略,一批重點領域項目得到國家支持。比如我國明確今年要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再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災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財政資金更加聚焦“補短板”領域,支持脫貧攻堅、污染防治、
比如,今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安排1261億元,增長18.9%,增量資金主要用於深度貧困地區。今年中央財政安排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資金600億元,增長35.9%;安排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811億元,增長12.5%。
為了充分發揮政府投資作用,提高政府投資效益,激發社會投資活力,7月1日起,我國首部政府投資方面法規《政府投資條例》正式實施,這確保政府投資聚焦重點、精準發力,堅決杜絕低效、浪費現象,並避免與民爭利,不斷優化政府投資方向和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