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一開口,翟萬臣的聲音魅力便征服了在場的一眾人。
“我錄過長篇小説和廣播劇,不下幾十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省委書記》等作品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重要時段播出。”舞臺、影視、配音三項全能,卻一貫低調從容。這位“國寶”級演員的熒屏魅力因《人民的名義》中田國富一角而被觀眾熟知。
從小就很迷戀京劇和書畫的他,卻由於種種原因,錯失了學習美術的機會,在當年上山下鄉運動中來到黑龍江北大荒生産建設兵團鍛鍊,翟萬臣被分到馬號班放馬。
在翟萬臣看來,自己怎麼都不會跟“演員”這個詞扯上關係。“我這個人比較羞澀,以前的理想就是當一個畫家。”
直到1971年6月,總政文工團到黑龍江兵團招生,翟萬臣作為候選人被推薦給了招生的老師,隨後,他的一段即興表演為他的演藝事業做了鋪墊。
就這樣,在北大荒呆了三年的翟萬臣回到北京當了兵,翟萬臣一直覺得穿軍裝是很光彩的事情,他還清楚地記著當時的調令上寫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一想能穿上綠軍裝,戴上紅領章、紅帽徽,並且在北京當兵、在爸媽跟前當兵,就覺得是件非常光彩的事情,心裏就特別高興!”在總政話劇團學員班學習3年後,他被留在了總政話劇團。
話劇舞臺,對演員來説是非常嚴苛的,演員的表演聲音都是直接傳達給現場觀眾的,無法像影視作品那樣,可以通過後期的製作剪輯,或經過許多藝術手段的處理,把加工好的作品奉獻給觀眾。
翟萬臣出演過百十部話劇和影視作品,在不少劇中都扮演過我軍的高級將領。因此也就有了“司令專業戶”的稱號。對於這個稱呼,他卻謙虛地説:“是部隊生活培養了我,我本身是軍人,可能身上帶了點兵味,再加上軍事題材的戲演得比較多,可能就得了這麼個結論。”
翟萬臣在他60歲時獲得了白玉蘭戲劇獎配角獎,在他將要退齣戲劇舞臺的關鍵時刻,獲此殊榮,對他來説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也是一個極大的安慰。
儘管演藝事業幾乎佔據了翟萬臣的全部生活,但他的業餘愛好——書法也沒有放棄。“我比較喜歡王羲之和趙孟頫的字,比較唯美,既然稱書法為藝術,藝術首先得讓人覺得美。”
每次外出拍戲,翟萬臣總要帶上毛筆、氈子、字帖等,再到當地去買些墨和紙,利用拍戲的間隙練習。他説,書法不僅對他的角色創作大有益處,而且使他對古詩詞也有了較多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一個人的文學修養。他還認為,這也是一個演員必做的功課。
對話翟萬臣:演藝洗禮 翰墨人生
央視網記者:現在拍話劇拍得比較少了,您怎麼看待話劇演員這個職業呢?
翟萬臣:我覺得話劇對演員的要求更高、更全面,各方面的素質和修養也要求更全面。一個話劇演員從他登臺的那一刻起,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是特寫。作為一個舞臺演員比影視演員更難的是他沒有什麼手段幫你彌補缺陷。
央視網記者:熒幕上,您塑造了許許多多深入人心的角色,什麼樣的劇本和角色比較打動您呢?
翟萬臣:當然是好的劇本。我覺得好的劇本就是,人物性格典型,主題深刻鮮明,臺詞精彩,富有哲理性,或者是生活氣息非常濃厚的那種接地氣的語言。演員的成功,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他跟劇本有很大關係,跟合作者,跟導演,跟攝影都有關係。
央視網記者:網絡上有人稱您為熒屏上的司令“專業戶”,您怎麼看?
翟萬臣:這個真不是,因為演司令的人很多,像高明老師、杜雨露老師,演軍隊高級將領的人物也有不少,我只不過可能演的多了點。因為我本身是軍人,可能身上帶了點兵味,所以有些軍事題材的戲演的比較多,可能就得了這麼個結論。
央視網記者:拍戲過程中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困難?
翟萬臣:遇到過,在《七戰七捷》那個片子裏我演了蔣介石,當時我自己沒信心,我覺得我把他演的過於認真了。至今對這個角色還一直耿耿於懷。
央視網記者:您在拍片之餘還練習書法,聽説您書法寫得特別好,這個對您演藝事業有什麼幫助嗎?
翟萬臣:角色的創作是需要演員掌握許多技巧和手段的,而書法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種。朋友們説我塑造的人物有書卷氣,我想這可能也得益於書法的練習吧。
(文/弟辰晨;視頻製作/楊兆荃;採訪/弟辰晨、蘇春黎、實習生張文麗)
編輯:弟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