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情懷,蘇權科

  央視網消息:“700多年前,文天祥過伶仃洋寫下‘留取丹心照汗青’,充滿了悲壯與無奈。1840年鴉片戰爭,英國人就是從伶仃洋口打進來的。所以在這裡建橋,一定要建一個為中國人爭氣的橋,一個在世界上拿得出手的世界一流的橋!”

 

  港珠澳大橋,籌備7年,施工7年,沒有環境基礎資料,沒有相應設計方法,沒有統一施工標準……蘇權科和他的團隊夙夜匪懈,一個一個地攻克難關。他從正值壯年熬到鬢邊泛白。

 

  “怎樣才是世界一流的橋梁?”這個問題在蘇權科心中,不止思考了14年。

 0

 

  從陜南漢江大橋,到汕頭海灣大橋、臺山鎮海灣大橋,再到廈門海滄大橋,蘇權科親身經歷了多座橋梁工程質量監督、檢測試驗、設計施工管理,並堅持學習國外橋梁建設資料,利用夜晚時間學習外語,總結橋梁建設及工程監理工作實踐經驗,相繼完成《橋梁施工違規糾正手冊》、《交通工程設施監理指南》和《橋梁施工監理方法與要點》三部著作……

 

  “技術力量相對薄弱,尤其是在裝備和材料方面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的差距,建築理念上譬如耐久性的概念、景觀概念也有差異,技術標準滯後,在設計施工階段,對橋的運營和維護也缺乏週密的預先佈局。”蘇權科對國內橋梁建設水平同國外先進國家的差距有著清醒的認識。

 

  “建一座在國際一流橋梁中能佔一席之地的橋。”蘇權科把夢想寄託在了伶仃洋大橋上。2003年8月,好消息傳來。國務院批准開展港珠澳大橋項目前期工作,並同意成立由香港特區政府作為召集人,粵港澳三方組成的“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2004年3月,港珠澳大橋各項建設前期工作全面啟動。

 

  懷著實現價值、回報祖國的赤子之心,秉持著對人民、對國家負責的信念,蘇權科和一幫懷有夢想的同事熱情地投身到這一項偉大工程之中。為見證這一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蘇權科初任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時,還將海滄大橋建成後剃掉的鬍鬚,又蓄了起來,以明建橋之志。

 

  “我們建的確實不僅僅是一座橋或者一個隧道,我們建的是一個連接,是一個Link。這個Link不光是把三地的地理連接起來,它把我們的思想、感情,包括我們多少年創造優勢的東西都能夠連接起來,包括把我們的技術標準對接,把我們的規則對接,把我們的理念對接。”

 

  120年使用壽命,抗8級地震、16級颱風,超級工程自然有其不可小覷的建設難度。為了能編制出一套符合要求的技術標準體系、科研規劃綱要、設計諮詢管理辦法、質量管理方案,蘇權科飛赴世界各地拜訪世界級領軍人物,觀摩了上百座名橋,組織審查了幾十萬張圖紙,反復論證修改了幾百本設計施工方案。

 0

 

  科研中,為了一點點的精度差異,蘇權科常常和科研人員反復爭論,通宵達旦尋求解決辦法。任何一個首制件沒做出來之前,他都要找專家反復研究測算,有時甚至為了一個方案召開十幾次論證會。

 

  “我已經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了,這比我在其他工地做的已經好了很多了,你們怎麼還不滿意?”

 

  “因為我們不想留下遺憾”。

 

  在蘇權科看來,科技創新是港珠澳大橋的魂,從前期項目的可研階段到開工建設,科技創新的理念貫穿始終。“創新是逼出來的”“創新不是神話”“創新是一種情懷”,這是蘇權科常常用來自勉,也用來激勵同事的話。

 

  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埋深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超長鋼結構、“橋-島-隧”集群方案、世界上最大的沉管預製工廠、世界首創的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2萬多名建設者,歷時5000多個日夜,在伶仃洋上築起跨海蛟龍,一項項世界紀錄就此誕生。

 

  蘇權科力主推行的“需求引導設計”,以及“大型化、標準化、工廠化、裝配化”等設計施工理念也受到業內廣泛認可。

 

  港珠澳大橋通車時,蘇權科沒有把鬍鬚全部剃完,他説:“我的使命還沒有完成,所以還在繼續為這個橋管好,用好,維護好,再做很多技術創新方面的努力。”

 0

 

  對話蘇權科:一個橋梁人的極致追求

 

  央視網:港珠澳大橋前期無技術、無設備、無資料的情況下,如何研究大橋建設的可行性,並制定出標準和方案?

 

  蘇權科:我們做標準有一個好處就是站在業主的角度,首先按照使用要求來定標準,再一個是要保證結構安全、可靠、耐久,把這些宏觀的標準定下來以後,我們就一步一步地深入。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我們能定到什麼程度,在設計階段可以更具體一點,在施工階段每一個構件的要求就提出來了,所以這個標準是分層次的,一級一級地出,慢慢地細化,直到定下來。

 

  央視網:在項目推進不下去的時候,是什麼支撐您和您的團隊堅定信心、攻堅克難?

 

  蘇權科:作為一個橋梁人,這個橋具有很大的挑戰性。既然具有挑戰性,就有機會在裏面做創造,有機會更多地發揮你的作用,給國家建一個,給行業建一個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橋梁。另外我們以前也做過一些跨海大橋了,就想把這個經驗總結出來用在港珠澳大橋上,結合粵港澳三地合作的優勢,做一個更高品質的橋梁出來,做一個橋梁的標桿和典範。

 

  央視網:大橋建設前期,你們提出了一個四化建設和五個標準,這對我國橋梁建設有什麼意義?

 

  蘇權科:我們推薦的四化理念,工廠化、大型化、標準化、裝配化的理念,是工匠精神的一個很好的體現。靠以前的做法,就是你再認真,你拿鋤頭能把那個混凝土打好嗎?拿鋤頭拌混凝土也拌不好啊,必須要很精良的裝備,要很嚴格的控制手段,還要有很好的技術保證,流程要很科學,一步一步做下去,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央視網:港珠澳大橋如何重新定義中國製造?

 

  蘇權科:我們拿上萬噸的船在海上吊裝,我們一個鋼橋塔,國際上都沒有做過100多米高整體安裝,我們在工廠裏做好,拉到海上來,一天就把它安好,這個在哪個國家都得半年以上才能做到。所以國際橋協的一些領導過來看的時候,表示不可想象,今天看了才發現中國人可以這樣造橋了。

 

  在一些國際上認為中國人做不成,他們也做不成的技術禁區,我們創造了這麼一個技術高度。我們把中國製造,特別是傳統土木工程發展到了一個工業化建造的階段。這一套技術體系,世界上沒有一個像我們能夠做到裝配化工程程度這麼高,規模這麼大的。

 

  央視網: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如何運營維護才能保證這個大橋更好的服務兩岸三地人民?

 

  蘇權科:為了把這座橋管好,用好,維護好,我們還在繼續做很多技術創新方面的努力。比如運營維護智慧化的一些研究,研發一些裝備和技術,使它在原來這個傳統基礎上,更上一個臺階。

  

  (文/李珊珊;視頻製作/楊兆荃)

編輯:于曉丹

中國中央電視臺    中國網絡電視臺    版權所有
860010-11020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