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2018網絡媒體寧夏行】李士村的“五駕馬車”不簡單

中國新聞來源:寧夏新聞網 2018年08月15日 11:0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微信圖片_20180814172420.jpg


品嘗一口醋,那叫一個酸!

  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張靜 胡俊/文 祁瀛濤/圖)隆德縣鳳嶺鄉李士村發展鄉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脫貧致富有一套。8月14日,第十四屆全國網絡媒體寧夏行記者來此探尋秘笈。

  原來這個村有“五駕馬車”——超市、醋廠、油坊、小雜糧磨坊和農機服務隊,拉動集體經濟發展帶領村民致富。“五駕馬車”2018年以來村裏已幫村裏凈賺20萬多元。鳳嶺鄉鄉長楊平安估算,該村今年獲利能達到37萬元。醋廠和油坊生産的産品已經享譽該縣和周邊,下一步將打算擴大油坊經營規模,再添兩條生産線,將月生産能力從2000斤提高至6000斤,以滿足市場需求。這“五駕馬車”解決了16位村民的就業,其中11人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們最多的月收入5000元,最少也能一個月掙得2000元工資。

  56歲的齊國瑞現在幸福感爆棚。他一邊在醋廠幹著活一邊算賬,以前老伴在家種地,他外出打工,自從去年8月來醋廠幹活,土地流轉了,老伴在家帶孫子,就他一人現在1個月在醋廠掙的都比以前兩口子幹多收入1000多元。

  其實,開油坊、辦醋廠發展村集體經濟,並不是村委班子一念之間的衝動決策。經過前期的探索,村委會和村民們覺得農家産品的確有市場,才下決心邁出這一步。

網媒記者了解各種成品醋。

記者參觀胡麻油生産過程。

  2018年以前,李士村的集體經濟僅是村部大院內的一家小超市,每月收入三四千元。李士村釀醋有傳統,用的都是傳統工藝,口感好。於是,大夥兒商議著集體辦個醋廠,利用傳統手藝打開市場。醋廠辦成後,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這給起初還猶豫的一些村幹部注入“強心劑”。

  2018年年初,李士村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整合包括自治區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共210萬元,結合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探索推行“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很快開起了油坊,同樣採用的是傳統工藝。同時,還“順帶”辦了個小雜糧磨坊,並購買了大型農機具,成立了農機服務隊。

  現在村民最盼年底分紅。為用好、管好村集體經濟,李士村完善管理制度,通過民主評議,認定股民286戶1144人。同時,建立實行“資金變股金、農民當股東、收益有分紅”的運行新機制。5個經營實體預計年經營收入120萬元,年凈收益37萬元以上,286戶股民戶均可分紅超過800元。

掃一掃
央視影音客戶端
央視影音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掃一掃
央視財經客戶端
央視財經客戶端
掃一掃
熊貓頻道客戶端
熊貓頻道客戶端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