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央廣兩會快評]2017年政府工作頭號任務 進一步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國新聞來源:央廣網 2017年03月06日 14:5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今天上午(5日),總理做的政府工作報告內容相當豐富,既有2016年成績單更有2017年施工圖,要將這近2萬字全文精神吃透,説實話,需要時間來學習和消化。

  不過,今天就這100分鐘的發言,很有感觸的一點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方面,明明白白地將其列入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第一條,這無疑將會調動一切資源加以推進;另一方面,在深化之年就不僅停留在數字層面,更多的會去關注質量檢驗效果。

  比如,去年國家制定的鋼鐵去産能任務量為4500萬噸,而實際運行結果則是超額完成到6500萬噸,據悉這一數據已經完成“十三五”目標的50%以上。不僅如此,今年還要再減少5000萬噸,這對産業規劃就提出更高要求,畢竟職工分流是一件無法回避的問題。説到這,可能有朋友就會問,這麼做目的是什麼?一年下來效果有沒有呢?

  其實先要區分一個概念,産能和産量不一樣。壓縮産能就是將環保不達標,質量低下的生産企業做減法,像地條鋼這樣的陌生詞彙也已經多次出現在報道中,取而代之的則是龍頭企業産能釋放。來看一組數據,2015年粗鋼産量8.03億噸,2016年則是8.06億噸。換句話説,全年企業實際産量並沒有減少,2016全年煉鋼平均利潤水平在150-200元/噸,全年有利潤天數超過180天。將該兩組數據與2015年對比,看到2015年全年平均利潤水平在-80到-40元/噸,全年盈利天數不足120天。説效果,這就是效果,這也是在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為何用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一詞。當然,下一步還要繼續做減法,提高標準讓“末尾淘汰”,實現優勝劣汰正向激勵。

  除此之外,今年我們還發現“三去一降一補”內部其實也有分化側重,在這一章節中去産能243個字,去庫存276個字,降成本401個字,補短板355個字,但唯獨去杠桿只有區區141個字。要知道,當前非金融企業債務杠桿率已經非常高,早先就有學者做過研究説中國企業一年給銀行利息,合計起來居然和每年創造的GDP增量相當。這也就容易理解,為何每年社會融資總規模始終呈現上升趨勢,其中部分就是用來借新還舊,甚至包括近兩年明股實債,銀子銀行等,都是企業在以各種方式規避監管,從而演變成債多了反而不愁。所以,在這點上還需要想更多點子來化解金融風險。

  政府工作報告已經全文發佈,接下來的十天裏,各代表委員將進一步對其進行審議,我們也將一同學習兩會精神,為十九大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 左劍明)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