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綠色山岡上的富民希望

中國新聞來源:金山網 2017年01月25日 17:2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陽光很好,54歲的成美清在自家院子裏晾曬鹹貨。房子是新建的,架子上有雞腿和豬肉,她和剛上小學四年級的兒子,可以好好過個年了。

  家住成美清家不遠處的楊達青,正利用年前的閒暇,查閱苗木市場信息。2012年,在北京某大型建築企業管理崗位上工作16年的他,辭職回鄉發展苗木。去年,這位苗木經紀人的銷售額超400萬元,家中的130畝樹苗也陸續上市,年收入20多萬元。

  成美清和楊達青,都是江蘇省鎮江市永興村的村民。由於種種原因,兩戶人家光景大不同,但過好日子的願望卻一個樣。用村黨總支書記范勇的話説,現在我們永興最緊要的就兩件事,一是貧困戶快脫貧,二是富裕人家更富裕,“小康路上一個不能少”。

  然而這並不容易。

  永興村地處茅山北麓,下轄9個自然村,擁有村民532戶、1608人。作為茅山老區有名的苗木大村,鄉親們對從家無餘款到出入轎車的致富之路,並不陌生。

  今年69歲的李忠玉,是村裏“苗木第一人”。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他用“自己出錢出苗、村民出地出力,收益四六分”的方式帶領大家種樹苗起,20多年間,永興的苗木已發展到了6000多畝,苗木經紀人30多個,年銷售超億元。僅李忠玉所在的洪家棚自然村幾十戶人家,就超過一半是“百萬富翁”。

  但是,這兩年苗木行情大不如前,曾經賣10多元一株的櫸樹苗,現在有時幾毛錢都沒人要。如何進一步做強做優苗木産業?怎樣讓村民更富裕?永興就像許多瓶頸期的企業一樣,遇到了難題。

  讓貧困戶脫貧是另一種難。以成美清為例,她曾有個美滿家庭,丈夫打工她種地,兒子爭氣考上了名牌大學。未曾想,就在上大學期間,兒子因病不治離世。中年喪子的成美清,忍住悲痛和丈夫生下了第二個兒子,但在孩子三四歲時,丈夫又不幸去世。

  漸漸步入老年的成美清,拉扯著一個年幼的孩子,日子多難可想而知。為此,村裏為她家辦了低保,扶貧部門每年給她送上慰問金,有關方面還籌資為她家翻建了房子……但成美清感激之餘,有時會感嘆:我總不能總靠政府送錢送物過日子吧!

  范勇介紹,2015年永興村共有31戶貧困戶。如何讓他們永久自主脫貧,過上更有尊嚴的生活?這是個共性難題。

  帶著“兩難”,村“兩委”思考探索。去年5月,市委書記夏錦文來到村裏駐點調研。他提醒村“兩委”立足資源深度開發,加快苗木産業轉型升級,壯大村級經濟。産業強了村民才能富,村級經濟強了,扶貧才能更加精準有力。

  受了啟發的永興村,還是決定把眼光投向遍佈全村的青翠苗木。普通樹苗過剩了,就發展精品苗木;苗木銷售産業鏈太短,不妨發展生態旅遊。為走優質精品之路,楊達青不惜勞力,對自家的1萬多棵苗木一一修剪固枝,未來推向市場的全是優質綠化樹。不久前,永興被納入國家農業公園的規劃建設。

  去年下半年,永興村對原有苗木交易市場進行擴建升級,成立了永興富農苗木交易服務中心。此舉不僅加強了對苗木産業的服務引導,還增加了村集體收入。2016年,永興的村級經濟收入達到81萬元,31戶貧困戶年人均收入全部超過8000元的脫貧線,全村徹底實現“雙達標”。

  在村裏扶持下,成美清栽了4畝池杉和欒樹,春節後還將去村委會的公益崗上班。待到春暖花開,滿山遍野搖曳的,將是她的致富希望。(全媒體記者 梁和峰 盛林娟 吳麗娜)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