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本報記者 唐 婷
經歷1月21日7級陣風洗禮後,北京上空藍天依舊。驅散霧霾,需要的不僅僅是“等風來”。22日,在科技部社發司和科技日報社聯合主辦的科技治霾專家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圍繞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最新進展、“十三五”期間科技治霾如何發力進行了研討。
“‘十三五’期間,圍繞研究霧霾和光化學煙霧形成機制、大氣污染對人群健康的影響、監測預報預警技術等6項重點任務,科技部啟動實施‘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該專項投入的中央財政資金為24.74億元。”科技部21世紀中心副主任柯兵在會上介紹道。
破解霧霾成因
霧霾到底從哪來?從普通百姓,到大氣污染研究領域的專家,這都是一個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問題。
令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郝吉明感到無奈的是,一位苦於搖不到車號的記者拋向他的問題。“有研究發現機動車尾氣對霧霾的‘貢獻’只有3%—4%左右,既然佔的比例這麼小,那為什麼還要嚴格限購限行?”
事實上,PM2.5來源複雜,其化學成分既來自於直接排放,也來自於二次轉化。郝吉明解釋道,“不到4%”的結論,計算的是機動車尾氣在一次排放中所佔的比例,而在二次轉化裏,機動車尾氣是貢獻霧霾的“大戶”。在部分媒體報道裏,將“一次”二字省掉了,引起廣泛誤解。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鮑曉峰還有另一個身份——國家環保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主任。在他看來,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行駛在道路上的機動車尾氣排放,非道路移動源的尾氣排放同樣不容忽視。非道路移動源包括工程機械、農業機械、小型通用機械、柴油發電機組、船舶、鐵路內燃機車、飛機等。
目前,對於霧霾的來源和形成機制,科學界還存在一些不同認識。掌握重點城市群大氣污染的演變特徵和成因機制,確定PM2.5爆發性增長的主控因子,是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要解決的兩個基礎科學問題之一。
評估霧霾對健康影響
在弄清霧霾成因之外,研究細顆粒物等污染物與呼吸道、心血管等疾病的關係,是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要攻克的另一個基礎科學問題。霧霾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哪些影響,同樣也是公眾迫切關注的問題。
最近一則在大腦組織中檢測到PM2.5顆粒的報道,加劇了人們對霧霾影響健康的擔憂。而在北京大學教授邱興華看來,隨著技術的進步,能在人體中檢測到許多過去無法檢出的微量物質,在大腦組織中檢測出PM2.5顆粒物,並不能説明顆粒物對健康有影響。
“對大氣污染物控制的研究,國內起步很早,但對於霧霾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國內所做的相關研究起步非常晚。公眾對健康問題十分敏感,一旦某個研究小組有相關的新發現,可能被媒體無限放大,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邱興華指出。
長期從事環境健康研究的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段曉麗認為,暴露在霧霾環境中的時間長短,對健康的影響是不一樣的。如果用短期暴露産生急性應激反應的風險評價結果,即單位濃度暴露水平下的劑量反應關係,去評價長期暴露帶來的慢性健康損傷風險,會有高估風險的可能。
霧霾對健康的影響,每個人都想知道的更多。針對評估大氣污染健康影響的科學難題,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列出一份任務清單:研究大氣污染暴露評價和健康效應早期識別技術,研究大氣細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急性和慢性健康損傷的暴露—反應關係,研究典型城市群大氣污染的健康風險等等。
突破三項共性防治技術
21世紀中心資源環境處處長王磊,用“232”概括了大氣污染成因與控制技術研究重點專項的總體目標。除了上面提到的要解決的兩個基礎科學問題以外,還要突破三項共性防治技術,建立兩類應用示範平臺。
對三項共性防治技術,專項給出了具體的任務指標。突破大氣污染精細化監測預警技術,形成天地一體化監測能力和120小時以上精細化預報能力;形成典型重污染行業全過程治理技術能力,技術和管理進步對大氣污染減排能力貢獻率提升20%左右;形成聯防聯控決策支持技術能力,支撐建立完善的空氣質量管理體系。
兩類應用示範平臺則包括,貫通基礎研究—共性技術—應用示範,建立京津冀等聯防聯控示範區,形成污染綜合治理技術方案,支撐重點地區重污染天氣減少、重大活動空氣質量達標。建立大氣環境技術轉化服務平臺,扶持創新創業,大幅提升自主研發技術市場佔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