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梳理2016年熱詞,“全面兩孩”名列前茅。
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的重大部署。2016年1月1日,新修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施行,明確提出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這份政策大禮,對於數量龐大的中國家庭,是這一年中最大的“利好”。
符合國情民意的政策“禮包”
37歲的曾玉環是一家自然博物館的員工,擅長製作蝴蝶標本。她和愛人都不是獨生子女,之前已經有一個11歲的男孩。全面兩孩政策落地的消息,就像翩躚的蝴蝶飛進她的生活。對於她來説,這是一個等待了許久的機會。2016年冬,生下一個漂亮女孩,曾玉環高興地説,這是生活賜予她的最美精靈。
對這一天的到來,曾玉環和許多類似家庭,並不感到十分意外。單獨兩孩政策實施後,曾玉環就感覺距離“兩孩家庭”的幸福越來越近。
幸福不遠,就在2016。
此次生育政策調整完善,是現實對歷史的“回應”。1980年中共中央《公開信》明確提出:“到30年以後,目前特別緊張的人口增長問題就可以緩和,也就可以採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指出,調整完善生育政策,就是鄭重踐行對歷史的承諾。
人口對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具有內生性、系統性影響,生育政策直接影響著經濟社會的進程,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一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曾經數十年計劃生育工作艱苦努力所奠定的基礎,今天的政策調整完善也不可想象。從2008年開始,中央在國家人口發展戰略研究的基礎上啟動了生育政策調整研究,提出了“城鄉統籌、循序漸進、平穩過渡、過程可控”的基本原則,明確了從“單獨兩孩”到“全面兩孩”的調整思路。每一步政策調整都經歷了廣泛深入調研、嚴謹細緻測算、外部影響評估、全面利弊權衡和週密細緻的安排部署。“十三五”時期,我國勞動力總量豐富,社會撫養負擔較輕,育齡婦女特別是生育旺盛期婦女數量減少,是實施全面兩孩政策的有利時機。
2016年,“兩孩”話題,受到前所未有的熱捧。各級衛生計生部門積極應對,主動發聲,迅速把這一惠及千家萬戶的政策傳播開來,以坦誠的態度釋疑解惑,厘清政策邊界,矯正某些可能産生歧義的誤讀。
穩妥紮實有序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成為各級衛生計生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
國家衛生計生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莊介紹,一年來,國家衛生計生委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積極落實全面兩孩政策,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加強高齡孕産婦管理服務和臨床救治,制定了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各地修訂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普遍延長了生育假期,設立了陪産假,鼓勵按政策生育的政策體系正在形成。
王培安指出,從全國情況看,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符合預期。調整完善政策目標是滿足群眾生育意願,緩解人口結構性矛盾,同時避免出生人口大起大落,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和家庭幸福和諧。
釀造幸福生活的“甜蜜”
進入2016年,在江蘇省常熟市,許多人會得到衛生計生部門贈送的一個內裝糖果的小袋子,掃一掃包裝上的二維碼,就能了解所有與二孩相關的政策和服務內容。這樣的創意,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把“好消息”傳遞給公眾。常熟市衛生計生委還組織了一台內容涉及全面兩孩政策、促進家庭和諧幸福、人口均衡發展的文藝匯演,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在全市10個鎮區巡演。
“按政策生育,負責任養育”——2016年初,出現在湖南省新田縣鄉鎮上的這條宣傳標語,表達了導向與期許。
山東省肥城市百福圖村,是我國第一個建立人口文化大院的村莊,也是多年來當地計劃生育工作的先進“名片”。上世紀八十年代,村裏十位獨生女家庭的母親主動提出倡議,只生一個女孩,這件事情當年上了《泰安日報》的頭版。今年54歲的張珍就是其中一位,如今她的女兒已經大學畢業、結婚生子。
最近,娘倆經常聊起生育兩個孩子的話題。張珍説,當年選擇只生一個孩子,一是響應國家的號召,二是自家的經濟條件有限,想把女兒培養照料得像城市裏的孩子一樣,選擇少生是好辦法。現在日子富裕起來,政策又允許,她希望女兒有兩個孩子。只是張珍的女兒更多考慮的是事業發展的壓力、精力是否允許、兩個孩子間隔多大才算合理的問題。
同一個家庭,兩代育齡婦女,在生育抉擇上所關注的重心大相徑庭。從家庭經濟角度考量,女兒比母親擁有更大的自主空間。就這一點,張珍的女兒和許多人,都應該感謝母親那一代人作出的貢獻甚至犧牲。
生育需要計劃,不僅體現在國家生育政策的調整完善中,個體家庭也在根據具體情形而有計劃地進行。
2016年,對37歲的曾玉環來説,有一種搭上“末班車”的幸運感。對更多人來説,再生育,不是一場“説走就走”的旅行,而是人生的一次新啟程。他們需要通過觀察、權衡、比較,在身體與心理上作準備……甚至周邊環境的影響也是“撬動”生育願望的重要因素。
在江蘇省常州市三井人民醫院,記者見到前來建卡的孕婦小秦,她和愛人就是看到周邊的二孩家庭越來越多,也覺得自身還能承受,才有了要二孩的計劃。事先他們做足了“功課”,比如高齡懷孕可能的風險,能夠享受什麼樣的保健項目服務,甚至連嬰兒房的佈局都有了計劃。
小秦的愛人説,生第一個孩子時很年輕,自己仿佛還是個孩子,生育第二個孩子,確實準備得要多一些。“二孩生育”也給了這對夫妻一次“成長”的機會。近一段時間,他們圍繞著二孩,共同語言越來越多。當然,參與討論的還有他們的頭一個孩子,一個十多歲的男孩。小秦説,生育二孩,與大孩子的溝通很有必要。
老二來到,老大怎麼看,這也是個問題。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計生協主導的青春健康教育項目,一直進行得有聲有色。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他們的指導內容也在“隨行就市”發生變化。在鯉中街道的青春健康俱樂部,每月開展的“二寶來啦”心理沙龍活動,講述二孩親子關係問題,訓練“大寶”與“二寶”的溝通方式。這個佔地90多平方米的俱樂部,可容納40~50人,覆蓋周邊4所中學、6所小學。這樣的活動,正逐步走向制度化與常態化。
與二孩生育相關的知識講座,也出現在甘肅省岷縣中醫院婦産科的孕婦課堂上。一群準二孩的媽媽們專注地聽著。36歲的李女士抱著剛出生的兒子從她們身邊走過,身旁跟著她10歲的大女兒。問小姑娘是否歡迎家庭的新成員,她笑逐顏開地説:我好喜歡,我要當姐姐啦。充滿手足之情的期盼,讓這個冬天增添許多暖意。
2016,二孩時代,來啦!(來源:中國人口報,2016年12月26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