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16年,在全球經濟低迷、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環境下,中國經濟依舊“穩中有進”。前三個季度GDP增速均為6.7%,預計全年GDP增速將達6.7%左右;服務業增長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5%,創下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之最;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GDP增長貢獻率高達71%,消費成為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火車頭”;今年鋼鐵4500萬噸,煤炭2.5億噸的去産能任務均已提前超額完成;就業方面,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就業人數達到1000萬人以上的全年目標;全年減少貧困人口超過1000萬,脫貧人口再創世界紀錄……這一組組數據,全景展示2016年中國經濟亮點。
6.7%!中國經濟“穩”字當頭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52997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7%,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7%。連續三個季度穩在6.7%,預計全年GDP增速“叕”是6.7%!“6.7%”與年初預期目標一致。從增速看,我國仍是世界範圍內經濟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6.7%左右的GDP增速大大高於同期美國的約1.5%、日本的約0.6%、歐元區的1.5%左右。從增量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儘管中國經濟增速有所放緩,但經濟增量不可小覷,仍在穩步上升。中國經濟穩字當頭,穩中向好,穩中有進。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分析説,我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10萬億美元,現在實現6.5%的增長率所帶來的GDP增量,相當於2010年10%以上增長率所帶來的GDP增量。從這個角度看,不能不説2016年中國在低迷的世界經濟中創造了耀眼的經濟增長亮點。
58.5%!服務業創下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之最
我國經濟結構的持續優化,不僅體現在需求結構上,也體現在産業結構上。前三季度,服務業繼續“領跑”三大産業。第三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52.8%,比第二産業高出13.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再提高1.6個百分點;服務業增長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8.5%,比第二産業高出21.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3.4個百分點,創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之最。服務業已成為穩增長的有力支撐。我國經濟正在經歷從以工業為主導的時代向以服務業為主導的時代即後工業化時代的重大轉變。與此同時,我國工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升級,高技術産業和裝備製造業增速明顯快於一般工業。2016年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0%以上。我國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出口額、出口增加值均已超過美國,居世界首位,表明我國正在向高技術製造第一大國快速升級。
2.3%!物價溫和上漲
11月份,我國經濟總體平穩,物價保持溫和上漲,工業品價格繼續呈現出回暖態勢。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重回年內高點。因天氣和季節性因素,蔬菜價格、汽、柴油價格、水電燃料等價格合計影響CPI同比漲幅擴大0.15個百分點,是CPI同比漲幅擴大的主要原因。11月份,全國工業生産者價格總水平PPI上漲3.3%,創下五年以來的新高,漲幅比上月擴大2.1個百分點,工業品價格繼續加速回暖,這也是自9月份以來連續三個月正增長,市場供求關係得到明顯改善。專家指出,這是去産能影響持續發酵的結果。11月份,PPI環比上漲1.5%,較10月的0.7%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黑色金屬加工業和煤炭採選業對PPI環比上漲的貢獻最高,分別帶動PPI環比上漲0.42個百分點和0.27個百分點。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表示,雖然CPI、PPI同步上漲,但PPI的漲幅明顯高於CPI,這説明物價上漲主要還是集中在上遊行業,而中下游行業由於終端需求沒有堅實的基礎,提價能力不足,因此被迫承受及消化來自上遊的成本壓力。
1000萬!就業成績單亮眼、大眾創業蓬勃發展
前三季度,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067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就業人數達到1000萬人以上的全年目標。最新數據顯示,1至11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已達到1249萬人。這份2016年的“就業成績單”堪稱亮眼。9月份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自2013年6月以來首次低於5%。2016年,我國大眾創業蓬勃發展。前三季度,我國平均每天新登記市場主體超過4萬戶,目前全國各類市場主體已超過8000萬戶。形象地講,中國的創業人數已經超過德國人口總數,也超過了美國、歐盟和日本市場主體的總數。前三季度,我國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1.46萬戶。我國將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企業家王國”,他們既是市場主體,也是創造就業的主體。
6.3%!全國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同比實際增長6.3%,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城鎮居民,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2倍,比上年同期縮小0.01倍。我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實現了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的目標。中國社科院發佈的《社會藍皮書》指出,中國社會的總體收入差距2009年以來不斷縮小,全國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數從2008年的0.491下降到2015年的0.462。收入分配差距縮小,從社會階層結構來説,意味著中等收入群體規模的擴大。
71%!消費成為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火車頭”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1%,同比提高13.3個百分點,比同期資本形成總額貢獻率高出約34個百分點,消費需求成為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火車頭”。11月,我國消費市場呈現穩中有升態勢。當月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創年內新高。1—11月,全國網上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25.7%,比前10個月提升0.4個百分點;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2.5%,較前10個月擴大0.8個百分點。僅僅“雙11”,全網交易額就高達1800億元。“在投資和出口增長明顯回落的情況下,消費充分發揮了對經濟增長‘穩定器’和‘壓艙石’的作用。”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認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逐步落地,“十三五”期間消費仍將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消費規模進一步擴大,消費結構持續改善,消費對經濟的貢獻作用將不斷增強。
1.9%!進出口呈現逐季回穩向好態勢
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7.53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9%。其中,出口10.06萬億元,下降1.6%;進口7.47萬億元,下降2.3%。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同比雖仍然下降,但從季度情況看,呈現逐季回穩向好態勢。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出口與進口值分別下降7.2%、6.3%和8.3%;二季度,進出口、進口值分別下降0.2%和1.3%,出口值增長0.6%;第三季度,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值分別增長1.1%、0.4%和2.1%。前三季度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超過4.52萬億元,約佔同期我國外貿總值的1/4,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表現好于同期總體水平。海關總署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黃頌平指出,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表明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的步伐在不斷加快。
4500萬噸/2.5億噸!2016年去産能任務提前超額完成
化解過剩産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位居“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之首。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今年鋼鐵4500萬噸,煤炭2.5億噸的去産能任務均已提前超額完成。部分省份甚至表示已經已將截至2020年的鋼鐵去産能任務一併完成。鋼鐵方面,寶鋼、武鋼聯合重組成立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煤炭方面,全國6000多處30萬噸/年及以下的小型煤礦中,已有2600多處列入去産能範圍;中央企業煤炭業務板塊進一步優化。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今年1-10月,73家會員企業累計實現盈利287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385億元,較大幅度地實現了扭虧為盈。前10個月,規模以上(也就是年産值在2000萬元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573.7億元,同比增長112.8%。煤炭市場供不應求,價格上漲,説明去産能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0.8%!糧食産量下降仍是歷史第二高産年
2016年全國糧食總産量61623.9萬噸,比2015年減少520.1萬噸,減少0.8%,在連續十二年增後,首次出現下降,但仍是歷史第二高産年。其中,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13028.2千公頃,比上年減少0.3%。全國糧食作物平均單産每公頃5452.1公斤,同比減少0.6%。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高級統計師黃秉信分析,2016年糧食産量下降同時受到播種面積減少和單産下降的影響。2016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比上年減少了472萬畝,因播種面積減少而減産34億斤,佔糧食減産總量的33.2%;全國糧食産量因單産下降而減産70億斤,佔糧食減産總量的66.8%。糧食播種面積減少,主要是因為各地針對糧食品種的供需矛盾,主動優化農業生産結構和區域佈局,適當調減非優勢區玉米種植面積,採取“玉米改大豆”、“糧改飼”和“糧改油”等措施調整農業種植結構。
1000萬!脫貧人口再創世界紀錄
2016年,我國出臺《“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全國5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建檔立卡,預計全年減少貧困人口將超過1000萬,相當於國際社會提出的全世界每年減少5000萬貧困人口減貧目標的1/5。中國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表示,2016年中國脫貧攻堅首戰告捷,預計可以超額完成任務。2016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首戰之年,是中國扶貧開發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扶貧工作重視程度之高、政策舉措之實、工作力度之大都前所未有,在廣度、深度和精準度上都達到了新的水平。(中國經濟網記者 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