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6.7%,6.7%,6.7%,多機構和專家預測今年全年經濟6.7%幾無懸念。在艱難中前行的2016年即將收官,這一年,前三個季度GDP分別實現6.7%的增長,在四個季度迎來6.7%的增速也成為大概率事件。這一次,重要的數據可能要説4遍!
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公佈三季度經濟數據,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52997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7%,二季度增長6.7%,三季度增長6.7%。
對於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評價為,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好于預期。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各地區、各部門積極適應引領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度擴大總需求,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新動能。
對於即將出爐的2016年經濟增速,多機構以及經濟學家預測,2016全年GDP增長6.7%左右,落在政府確定的目標區間之內。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表示,今年的經濟工作來説緩中趨穩,穩中向好,預計全年GDP增速保持在6.7%左右,符合預期。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增長仍處於“U”型底部,今年GDP增速可以達到6.7%。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發佈報告預測,中國2016年全年GDP增長6.7%左右,CPI上漲2.0%左右。世界著名機構穆迪也發佈數據,預測中國2016年實際GDP增長率將維持穩定在6.7%。
經濟運行保持了穩定態勢,三季度實現6.7%的GDP增速背後,投資、進出口、就業以及新經濟等一系列經濟數據呈現積極向好的態勢。
作為經濟監測的先行指標,11月官方製造業PMI和非製造業 PMI 顯示出經濟持續復蘇。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2016年11月份PMI為51.7%,比10月上升0.5個百分點,繼續延續上行走勢,也是2014年下半年以來的最高值;財新聯合Markit發佈報告指出, 11月財新製造業PMI為50.9%,雖不及上月的51.2%,但也是兩年來的次高點。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年初以來PPI同比降幅逐月收窄,到9月份實現由負轉正,反映出供求關係的轉變,經濟運行出現明顯的企穩跡象。
價格指標顯現出積極變化。國家統計局12月9日發佈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漲勢溫和,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2.3%;PPI漲幅擴大,環比上漲1.5%,同比上漲3.3%。
生産活動總體平穩。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2%。從今年3月份開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速已經持續9個月保持在6%以上的水平,穩定增長的態勢比較明顯。
從投資來看,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538548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與1-10月份持平。1-10月份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了8.3%,增速比前三季度小幅提高了0.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都在加快。特別是民間投資,1-11月份民間投資331067億元,增長3.1%,比1-10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佔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1.5%。民間投資增速連續三個月回升,這表明市場需求面有所改善,也表明市場內生動力有所增強,為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重要作用。
企業利潤回升。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568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比1-9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10月份利潤同比增長9.8%,增速比9月份加快2.1個百分點。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對今年中國經濟的表現表示肯定,認為有三大亮點:一是鋼鐵、煤炭等去産能實質性推動;二是投資結構變化與經濟轉型吻合;三是工業通縮結束,企業利潤由負轉正,金融風險有所緩解。
就業方面,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預期目標,成為當前經濟運行的一大亮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盛來運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月19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上透露,就業好于預期,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67萬人。9月份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這是自2013年6月份以來首次低於5%。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21.83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2%。其中,出口12.47萬億元,下降1.8%;進口9.36萬億元,下降0.3%;貿易順差3.11萬億元,縮小5.8%。分析認為,外貿總體趨勢繼續穩步回升。外需緩慢復蘇的滯後效應開始體現,改善趨勢短期內仍將延續。主要經濟體貿易逐漸回暖,中國對大部分貿易夥伴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此外,實物量指標改善,是經濟平穩向好發展的綜合反映。工業用電量、發電量、貨運量等實物量指標三季度出現好轉,企穩態勢明顯。前三季度與上半年相比,全社會貨運量增長3.7%,加快0.6個百分點,月度鐵路貨運量止跌回升。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7.0%,增速繼續擴大。1-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8%,比上年同期加快4.1個百分點。特別是工業用電增速顯著加快。
新經濟新動能也表現“搶眼”。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成長加快,新模式新服務不斷涌現,經濟新動能增量崛起、存量激活、質量提升,經濟發展中的“新元素”異軍突起。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光纜、智慧手機等産量高速增長,戰略性新興産業貢獻比例持續加大,分享經濟快速發展。
國家行政學院信息技術部主任丁茂戰分析稱,今年以來經濟運行態勢表明,我國經濟運行穩的因素在增加、舊的力量在減弱、好的跡象在增多,新舊動力權重此消彼長。全年GDP增速有望保持在合理區間,明年經濟實現良好開局可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表示,中國經濟目前已相當接近底部。今後一兩年時間裏,如果宏觀政策比較得當、供給側改革能有實質性進展,中國經濟“觸底”是大概率事件。(中國經濟網記者 馬常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