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記者 劉春妍)12月20日,中國記協舉辦第100期新聞茶座,活動邀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阮宗澤以“盤點2016年中國首腦外交”為題,對今年中國首腦外交的主要成就進行了回顧盤點。
阮宗澤指出,近年來,中國首腦外交發揮的戰略引領作用越來越突出,包括中國領導人出訪,為外國領導人舉辦的接待活動,以及中國主辦的主場外交活動。
阮宗澤表示,相較于往年,今年的外交突發事件較多,但2016年中國首腦外交還是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而成績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豐富中國外交理論體系。
今年9月的G20杭州峰會是中國主場外交最突出的體現。它開創了多個第一,比如邀請史上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參與,包括非盟、東盟、77國集團等。
“我們不僅邀請這些國家的代表與會,而且在會前徵求這些國家的意見,讓這些國家跟世界主要經濟體對話。這不僅對G20來説是一項發展,對發展中國家來説也是雙贏,不然這些國家沒有機會直接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高端對話。”阮宗澤説。
除了主場外交,國際舞臺也響徹中國對全球經濟治理的主張。國家主席習近平在APEC利馬峰會上提出,中國要積極主動地推動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反對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思潮。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出席聯合國大會時,針對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給出了中國的行動方案和路線圖。“今年,在全球治理問題上,政治局專門召開會議進行學習,這也是前所未有的。”他説。
維護周邊和平發展大局,中菲關係回歸正確發展的軌道。
“中菲關係轉圜是在首腦外交引導下出現的。”阮宗澤解釋。他還補充了這樣一個細節:在所謂的“南海仲裁案”公佈結果後僅十多天,7月25日,中國和東盟國家外長就發表了一個共同聲明。聲明指出,要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並推進關於南海行為準則的談判。
他説:“中國和東盟國家達成這個協議説明,中國和東盟國家已經就如何解決和管理南海爭端達成了共識,也就是直接當事方通過對話來解決爭端。這實際上就是否定了所謂的‘南海仲裁案’,回到了中國和東盟此前在解決爭端問題上的立場。”
阮宗澤認為,習近平今年五次對外訪問,儘管次數沒有往年多,但圍繞中國周邊國家和“一帶一路”的特點明確。“習近平主席訪問了柬埔寨、孟加拉。李克強總理訪問了老撾,出席了東亞系列峰會。習主席還出席了上合組織峰會,訪問了烏茲別克斯坦等國。中方還在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推動了南北合作機制這一新的次區域合作機制。”
保持與主要國家關係的平穩運行。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中美關係往往會在美國大選階段出現波動,但今年,中美在G20峰會期間共同向聯合國交存氣候文書,具有很重要象徵意義。
“杭州是1972年尼克松實現破冰之旅的地方,44年後,中美關係不僅得到鞏固,而且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産品。在氣候等跨界問題上,中美合作必不可少。”阮宗澤説。
擴大和發展中國家的朋友圈。
“今年,中國與7個國家建立夥伴關係,與11個國家提升夥伴關係定位。”阮宗澤説,“杭州峰會為中國和發展中國家關係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中國願意在全球治理等重大問題上和發展中國家進行緊密合作。”
中國奉行結伴不結盟的原則,願意跟所有國家做朋友,其中,發展中國家是基石。
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新進展。
阮宗澤認為,不論是習近平、李克強的出訪,還是中方接待外國元首來訪,著力點、落腳點和發力點都是圍繞“一帶一路”。“這一倡議三年來已經獲得了很多早期收穫,讓中國在國際合作上的空間越來越大。未來中國必須走出去,建立與世界的共同利益。”
展望2017年,阮宗澤指出,中國將有兩大外交重點,即上半年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以及下半年在廈門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