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我和我的祖國】盧世璧:為國從醫 醫者仁心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10月06日 11:1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解放軍總醫院骨科研究所的&&人、86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盧世璧,是我國人工關節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曾以78歲高齡,主動請纓,參與了汶川地震的救援。盧世壁總説,哪的患者需要我,我就應該在哪。

  上圖是2008年盧世璧在汶川救治傷員的畫面。當時,他是救援隊伍中年齡最大,專業技術級別最高的醫療隊隊員。在這之前,他曾先後參加過1966年邢臺地震、1975年營口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救援,有著豐富的救治經驗。

  1930年,盧世璧出生在北平。21歲的時候,他從清華大學生物系預科班考入協和醫學院,畢業後被調到解放軍總醫院,成為了一名骨科大夫。當時,中國的骨科落後外國近40年,製造出國內的人工關節成為骨科醫生最想要解決的醫學難題。1960年,蘇聯撤走了在中國所有的專家,並帶走了圖紙和資料。

  在老主任陳景雲的帶領下,盧世璧開始了我國醫學空白——人工關節的研究。那一年,他30歲。

  70年代初期,盧世璧以金屬鈦為原料的人工關節,終於研製了出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 盧世璧:光有鈦(關節)還不行。把這個插在人的骨頭裏面,中間要動的啊,所以必須要有骨水泥。

  骨水泥在人體身上使用有可能會引起肺栓塞而導致死亡,它的研究難度和風險,遠遠高於人工關節,要確保動物實驗零死亡,才能用到人身上。

  1979年,盧世璧和同事們研製成功了固定人工關節的骨水泥,填補了國內空白,使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在中國得到廣泛推廣。在這之後,盧世璧又進一步研究成功了珍珠面無骨水泥人工關節固定技術。他用了30年的時間,實現了那個看似實現不了的夢想。

  1991年,“骨水泥固定和珍珠面無骨水泥固定人工關節實驗和臨床應用系列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盧世璧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世紀90年代,他組建了研發組織工程關節軟骨的學術團隊,成功培養出軟骨組織塊,給年輕的骨傷患者帶來了福音,通過早期干預和治療,避免晚期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減少了患者的痛苦。

由於長期在X光下為病人做骨頭復位手術,盧世璧有一雙粗糙的雙手,關節變形,指甲壞死。

由於長期在X光下為病人做骨頭復位手術,盧世璧有一雙粗糙的雙手,關節變形,指甲壞死。

  中國工程院院士 盧世璧:醫療裏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你要有精益求精的概念。所以,看了病發現問題,再進一步的研究,使更多的人受益,醫學才能進步。

  國慶前夕,86歲的盧世璧院士,和協和醫院1951級的老同學聚會, 65年前,《歌唱祖國》剛剛開始傳唱,那是他們當時最喜歡唱的歌。一晃已經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們的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歌唱祖國的歌聲卻還是那樣的嘹亮。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