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長征精神:逐夢路上的寶貴精神財富

中國新聞來源:光明日報 2016年10月04日 03:3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

  1936年10月,紅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和寧夏將臺堡會師,勝利結束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80年後的今天,中國共産黨正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前進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途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産黨人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傳承好、弘揚好。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征要持續接力、長期進行,我們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堅信黨的領導、堅信事業必勝的革命樂觀精神

  紅軍長征是在革命遭受巨大挫折的危急關頭進行的一場戰略大轉移。從離開瑞金到渡過湘江,不到兩個月時間,中央紅軍由8萬餘人銳減為3萬餘人。然而,面對戰場的失利,面對國民黨軍的飛機大炮,面對滔滔江河、皚皚雪山和茫茫草地,廣大紅軍戰士不是變得精神沮喪和神情頹廢,而是始終保持著“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薄走泥丸”的革命英雄氣概和樂觀精神,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在行軍途中,紅軍領袖樂觀風趣,紅軍戰士以苦為樂;在戰鬥期間,指揮員沉著冷靜,戰鬥員機智勇敢;在戰爭間隙,老同志橫笛抒懷,小戰士摟槍傾聽。正是這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鼓舞紅軍排除萬難,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

  革命理想高於天。紅軍將士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不被困難壓垮,不被死亡嚇倒,就是因為相信共産主義的遠大理想,就是因為相信中國革命的正義事業,就是因為相信中國共産黨的正確領導。今天,在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正在進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夙願,是中國共産黨矢志追求的目標,也是中國共産黨成立的初心。這是一項幾代中國人長期為之奮鬥的光榮而艱巨的事業,少不了困難和挫折。只有繼承和弘揚好堅信黨的正確領導、堅信革命事業必定勝利的長征精神,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共産主義的遠大理想,緊密團結在中國共産黨周圍,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才能如期順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不畏艱難險阻、勇於爭取勝利的艱苦奮鬥精神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長征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成為人類歷史上的壯舉。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在紅軍缺吃少穿、缺槍少炮、沒有交通工具、在敵人圍追堵截的艱難環境下完成的。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爬雪山、過草地……一幅幅英勇感人畫面背後是一個個悲壯故事,彰顯出的是紅軍不怕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偉大精神。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長征將中華民族艱苦奮鬥的民族精神發揚得淋漓盡致,譜寫出了一曲曲慷慨激昂的革命樂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了新的不竭動力。經過幾代人上下求索,今天,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也富起來了,我們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來越近。而越是接近實現中國夢的偉大目標,越是會遭遇困難和磨礪,越是需要我們鍥而不捨地艱苦奮鬥。行百里者半九十。物質上富裕顯然不能成為精神上懈怠的藉口和理由。艱苦奮鬥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精神動力,能否堅持艱苦奮鬥精神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大事。只有傳承和弘揚好艱苦奮鬥的長征精神,才能克服各種怠惰思想和畏難情緒,攻堅克難,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如期順利實現。

  堅持獨立自主、敢於突破陳規的求實創新精神

  紅軍長征到達陜北並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安紮在那裏,是中國共産黨根據客觀實際獨立自主地探索和選擇的結果。從湘西到川黔邊,再到川西、川陜甘……最後到陜北,黨根據不斷變化的實際努力探索、科學決策,從而為中國革命轉危為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間,“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的政治傑作遵義會議,結束了教條主義在中共中央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為中國共産黨掌握自己的命運、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實際問題掃清了障礙;“調虎離山襲金沙”的軍事傑作四渡赤水,打亂了數十萬國民黨軍圍追堵截的計劃,使紅軍一舉渡過金沙江,取得了這場戰略大轉移的決定性勝利。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紅軍長征的歷史過程中,中國共産黨確立了獨立處理中國革命問題的自主地位。正是這種獨立自主地位,使黨能夠在瞬息萬變的險惡環境中作出符合實際的戰略決策,從而保證了長征和中國革命的勝利。在中華圓夢的關鍵時期,作為一個熱愛和平的社會主義大國,中國走了一條與歷史上大國崛起迥異的和平發展的民族復興道路,在國外尋求建立新型大國關係、促進互利共贏;在國內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創新實現發展。這是一條前無古人的道路,也是一條荊棘叢生的道路。只有繼承和弘揚好求實創新的長征精神,根據不斷變化的國內外實際解決復興道路上的問題,才能披荊斬棘、行穩致遠。

  堅決服從大局、甘願自我犧牲的無私奉獻精神

  紅軍長征是一曲顧全大局、甘願自我犧牲的革命交響樂。主席把擔架讓給病號、將軍把戰馬讓給傷員、軍需處長把棉衣讓給同志,瀘定橋22名突擊隊員、大渡河17位勇士爭先請戰……全軍上下,到處洋溢著把困難和死亡的威脅留給自己、把方便和生存的希望留給別人的無私奉獻精神。從紅軍長征全局來看,各路紅軍不計自己的安危得失,緊密配合、密切協作,無怨無悔地吸引和牽制敵軍,有效掩護中央主力紅軍勝利完成了戰略大轉移。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無私奉獻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國共産黨人萬眾一心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正是這種堅決服從和服務大局、勇於和甘願自我犧牲的無私奉獻精神,感染著每一個紅軍戰士,産生了無堅不摧的力量,創造了紅軍長征的奇跡。站在中華圓夢的新起點上,面對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下部分黨員幹部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思想蔓延及患得患失、不敢作為的狀況,每一個共産黨員都應該繼承和弘揚好無私奉獻的長征精神,始終牢記和踐行“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言,服從大局、淡泊名利、不講價錢、不計個人得失,自覺為人民服務,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無愧於自己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時代的業績,用實際行動感染周圍的每一個人,激發全國人民無私奉獻的巨大激情,奪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的新勝利。

  真心服務群眾、始終依靠群眾的生死與共精神

  作為窮苦人的隊伍,在長征的艱難困苦中,紅軍始終沒有忘記關心和幫助窮苦百姓,始終相信和依靠人民群眾,與人民群眾坦誠相待。所到之處,不僅對群眾財産秋毫無犯,而且真心實意為人民辦事。在湖南汝城,三個紅軍女戰士將自己唯一的棉被剪一半送給貧窮村民;在貴州黎平,毛澤東將身上的毛衣脫下與一條被單、兩袋乾糧送給因凍餓倒臥路旁的老年婦女;在彝區,劉伯承與沽基家族首領小葉丹歃血為盟……這些贏得了彝、藏、苗等少數民族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支持。金沙江的艄公、大渡河的船夫、茫茫草地的藏族通司,紅軍長征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難以想象的困難,都是在當地群眾幫助下解決的。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途徑之地,紅軍放手發動群眾,群眾革命熱情洶湧澎湃。軍民生死相依、患難與共,形成強大的合力,保證了長征的勝利。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過去的長征如此,今天的新長征也不例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必須繼承和弘揚好真心服務群眾、始終相信和依靠群眾、與人民生死與共的長征精神,充分尊重和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和主體作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動員、鼓勵、支持廣大人民投身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實踐,推動中華民族早日圓夢。

  (張忠家、楊值珍,作者單位: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