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央視評論】如何真正讀懂習近平G20講話?你需要這三把鑰匙

評論頁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6年09月04日 21:5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今天(4日)下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正式開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致開幕辭,雖然只有短短十五分鐘,致辭全文不過兩千字左右,但滿滿的都是幹貨。

習主席這次講話裏提出了哪些問題,又有哪些主張和看法?為您梳理↓↓↓

央視評論

習近平主席在G20杭州峰會上的開幕講話,篇幅很克制,內容很飽滿。前一天工商峰會給他的講話時間窗口較長,所以,習近平主席B20講話既是他G20講話的鋪墊,也是延展。如何更精準、深入地打開習近平杭州G20講話?

我在這裡歸納了“三把鑰匙”——

第一把鑰匙:

重申了什麼?+新增了什麼? 

G20的規格,是在8年前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提升到領導人層級的。一個國家在G20平臺上的主張,雖然經常要因時而動、因勢而動,但總體上會一脈相承、長期堅持。從習近平主席的G20講話中,也能鮮明地看到這一點。如果只是從他今天的講話裏“挑新詞”,也許會把握不準他講話的整體格局。

在杭州,習近平第四次踏進G20峰會的會場。2013年9月在俄羅斯聖彼得堡,他在峰會第一階段講話中,強調了“創新、聯動、利益融合”三個重點。2014年11月在澳大利亞布裏斯班,他講了“創新、開放、全球治理”三個方面。2015年11月在土耳其安塔利亞,他的講話主題詞是“協調、創新、開放、包容”。2016年在杭州,他講了五個方面——“協調、創新、全球治理、開放、包容”。

△與會領導人合影

把四年、四次峰會放在一起看,就能一目了然,習近平今天實際上是把自己過去三年多來反復強調的若干關鍵主張,整體打包,再次合盤托出,體現了鮮明的系統性、連貫性。這也説明中國在G20平臺上的核心主張,明確、連貫、穩定。

當然,新增加的主張也很搶眼。比如,他在B20、G20連續兩個講話中提及了“世界基尼系數已超過危險線”的判斷,表明收入分配不均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世界發展不平衡的局面沒有減緩,還在加劇。比如繼去年在安塔利亞峰會上初步提出“供給端和需求端協同發力”後,他在昨天B20講話中拿出專門段落介紹“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今天G20講話中進一步強調“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改革並重”。把“供給側改革”作為中國倡導之新主張的態勢,引人注目

第二把鑰匙:

主張了什麼?+實踐了什麼?

領導人在G20上發表講話,主要就是闡述主張。但今日G20,應“成為行動隊,而不是清談館”。到底是“清談裏的主張”,還是“行動中的主張”,看熱鬧者或許不明就裏,局中人、內行人卻可看出區別。增強實踐力、行動力,正逐步成為G20成員的共識。去年土耳其安塔利亞峰會的主題裏,就有“行動”一詞。在習近平的杭州峰會講話裏,不僅有對“行動”重要性的闡述,還包含著很多實實在在的行動成果。 

比如,習近平提到“今年,我們已經就《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達成共識”,這是中國發揮G20東道國作用,推動各國增強在創新、結構性改革、新工業革命、數字經濟等領域行動力的具體體現。比如,中國不僅由領導人在G20平臺上主張“供給側改革”,更在自己的經濟改革實踐中,著力從供給側突破,已在過去一年間取得了明顯進展。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供給側改革”,就是“用有效供給滿足優質需求”。中國需要“供給側改革”,其他主要經濟體也需要。發達國家在此領域主要面對“供給過剩、需求不足”,而發展中國家則面對著“兩個並存”——供給過剩和供給不足並存,需求不足和需求得不到滿足並存。無論面對哪種難題,在G20平臺上,推進供給側改革的迫切性,是一致的。 

第三把鑰匙:

解決了什麼?+瞄準了什麼?

和G7相比,G20因多元而更平衡,從救急正轉向深耕。習近平在杭州峰會講話中,既概括了G20在過去多年中“解決了什麼”,又勾勒出G20今天“瞄準了什麼”。

毫無疑問,經過8年的努力,G20已經“把正在滑向懸崖的世界經濟拉回到穩定和復蘇軌道。”但又“面臨增長動力不足、需求不振、金融市場反復動蕩、國際貿易和投資持續低迷等多重風險和挑戰。”帶著“瞄準鏡”,習近平向G20的夥伴們提出了“發揮引領作用、採取務實行動、打造合作平臺、發揚夥伴精神”四點期望。這其實也是他在過去四次峰會中逐漸豐滿、不斷強調的一貫主張。

耐人尋味的是,習近平主席的杭州峰會開幕講話,保持著冷靜、務實態度。在這種多邊國際場合,作為一次世界級峰會的東道國領導人,他並沒有提“中國方案”,也把對中國經濟發展改革實踐的介紹,提前放在前一天的B20上,而在G20開幕講話中,恪盡職守地扮演好東道國的角色,論述的都是整個二十國集團要共同思考面對的問題。媒體和公眾所關注的“中國方案”,是以“供給側改革”等具體細節方式,“藏”在講話的邏輯脈絡中。

這是一種很重要的態度。我把它概括為“虛心做學生,自信做老師,從容做夥伴”——我們還需要虛心地學習很多國家的治理好經驗,也應自信地把中國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提供給全世界做參考,更應在“互為師生”中,從容地和G20其他成員一起,發揮習近平主席今天強調的“夥伴精神”。 

文丨央視特約評論員 楊禹

監製/楊繼紅  主編/李浙

編輯/孫毛寧 李婷婷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