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G20杭州峰會凸顯全球治理中的“中國擔當”

中國新聞來源:青海新聞網 2016年09月02日 21:56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G20會議在中國召開,為全球治理體系的進一步調整與合理化,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特別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第一火車頭,此次在中國杭州舉辦的G20峰會,在穩定全球增長預期、穩定金融市場方面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當前,世界經濟雖在復蘇,但仍然疲軟,多數地區在穩定經濟增長中採取了一系列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然而,政策效應逐漸減弱,並且伴隨新的問題出現。特別是2016年經歷了英國脫歐事件後,全球經濟進入新一輪下滑時期,整體經濟環境與2008年有所類似,全球經濟協作又進入一個關鍵拐點。世界經濟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能不能立足創新改革,從疲軟的狀態中早日擺脫出來,步入新一輪增長的週期,是各國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界人士始終關注的重大問題。

  本屆峰會以“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為主題,各方將圍繞“加強政策協調、創新增長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包容和聯動式發展”“影響世界經濟的其他突出問題”等重點議題展開討論,旨在會診世界經濟形勢,協調各國政策,共同促進全球經濟增長。這些重點議題既著眼當前又旨在長遠,既圍繞增長動力又圍繞治理體制,重點突出發展問題,可謂意義深遠。

  在經濟全球化不斷加劇的時代,中國對自身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作用具有清醒而深刻的認識。一方面,中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全球經濟環境的背景,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既便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近八年間,依然克服重重困難,保持了中高速的穩定增長,成為支撐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從來都是以非常積極與開放的態度參與全球治理和經濟結構的優化,併為此付出了許多努力。從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五中全會一直到今年年初的全國“兩會”,中國政府一直強調要參與到國際秩序的制定過程之中,從上海自貿區的設立、南方的自貿區前海的發展、“一帶一路”等都能看出中國希望在國際秩序中發揮作用的決心。面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狀況,中國首先從自身做起,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落實“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以壯士斷腕的勇氣淘汰了一大批落後産能,與此同時,不斷推動産業結構升級,著力推進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積極完善金融體制改革,大力發展開放性經濟,為全球經濟的結構性改革和企穩回升作出了榜樣,提供了信心。

  而此次G20峰會,無論是議題設置,還是各國間的對話與協調都充分體現了中國在推動全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方面的責任擔當。據媒體報道,今年以來,中國為本次峰會的成功召開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今年2月底,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匯聚上海,共同承諾進一步加強結構性改革議程,包括提出一系列改革的重點領域和指導原則,為G20各成員推進結構性改革提供參考等。4月份,G20財長和央行行長華盛頓會議確定了改革的優先領域,並達成一致意見。7月底,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成都會議在改革的九大優先領域的基礎上,制定了一套指導原則,並達成一致。峰會籌辦過程中,中方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G20外圍對話。聯合國大會、非盟總部、77國集團,和最不發達國家、內陸國和小島國……中國的對話活動覆蓋了幾乎所有聯合國成員,特別是其中130多個發展中國家,充分體現了中國開放、包容的辦會宗旨,讓G20峰會更具代表性。所有這些都為峰會給世界經濟開好“藥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悉,在這次峰會上,中國還將與各國一道密切協調,出臺新的增長戰略,有望在基礎設施投資、國際稅收合作、國際金融治理等多個領域達成合作框架。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在推動本國經濟穩定發展的過程中,對國際社會的貢獻越來越多,扮演的角色也愈發重要,這一點正日益獲得世界各國的普遍認同。而隨著G20峰會的成功召開,中國在參與全球治理中的自信將進一步增強,“中國擔當”也必將對推動全球經濟走出金融危機影響,全面實現復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特約評論員 史長智)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