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G20杭州峰會:讓發展中國家共享發展

中國新聞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6年08月30日 06:45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種種信息表明,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將是發展中國家參與最多的一次G20峰會。來自乍得、埃及、哈薩克斯坦、老撾、塞內加爾、泰國等發展中國家的領導人將前來參會,他們代表著非盟、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東盟以及77國集團等發展中國家集團,這使得本屆G20峰會有著空前濃厚的“發展”味道。

  從濃厚的“發展”味道中,我們可以品味出什麼意蘊?對G20來説,2016年是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開局之年,“制定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成為今年杭州峰會的主要預期成果之一,這就要求G20峰會需要更多發展中國家參與,體現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是今年G20峰會主辦國,這也讓中國經驗更加有力地融入世界可持續發展進程。

  把G20的政策方向與中國經驗聯絡起來不難發現,全球治理當中的“中國元素”不僅日益豐富,而且更多地出現在指導性理念中。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開局之年,今年G20峰會的主題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這與中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相連互通、可以互鑒。

  那麼,G20主題與中國經驗,將為全球治理和發展中國家發展道路提供怎樣的指引呢?筆者認為有這樣4點。

  創新發展,就是讓創新成為推動增長和發展的強大動力。在增長的四大要素勞動、資本、資源、創新當中,只有由創新來驅動的增長才是可持續的增長。只有讓創新成為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全球經濟增長驅動力,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

  包容發展,就是讓發展成果惠及人類每一個成員。世界上有73億人口,但只有不到10億人生活在發達國家或地區,這就意味著63億人口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在《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絕不讓任何一個人掉隊”成為莊嚴承諾。如何實現這一承諾,是G20的重要使命。

  開放發展,就是讓發展過程聯結整個世界。在南北差距有如鴻溝的時代,援助發展中國家被發達國家視為重負。如今,世界各國被全球價值鏈聯接得更為緊密,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是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全球經濟增長的先決條件。因此,G20杭州峰會把“發起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合作倡議”作為主要預期目標之一,堪稱以腳踏實地的政策落實開放發展理念。

  共享發展,就是讓發展機遇分享到每個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相對落後局面,首要原因是發展機會的不平等。以往,産業革命帶來的發展機會大都被發達國家所壟斷。而正在興起的新工業革命,在産業初興之際就通過互聯網等把機會共享到全世界。只有讓各國機會平等,才能使全球發展真正可持續。

  如今,G20迎來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的關鍵時刻。危機應對,側重於化解肇始於發達國家的國際金融危機;而長效治理,必然要面向73億人,讓發展中國家共享發展。相信在中國積極推動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G20杭州峰會將更多體現發展中國家話語權、讓發展中國家共享發展。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宏觀部主任)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