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聚焦G20杭州峰會:重振世界經濟 體現責任擔當

中國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2016年08月30日 07:02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英國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國際管理學教授彼得·威廉姆森

  印度尼西亞國家科學院地區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卡內瓦蒂·吳燕德麗

  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狄伯傑

  意大利國際政治研究所副主任弗朗哥·布魯尼

  西班牙馬德里IE商學院經濟學教授邁克爾·溫德羅斯

  土耳其國際戰略研究組織副主席塞爾丘克

  日本富士通總研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金堅敏

  南非人文科學研究院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加亞·喬西

  葡萄牙經濟部經濟活動總司長阿圖爾·拉米

  墨西哥伊比利亞美洲大學教授維克多·普魯丹西奧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主任哈米德·拉西德

  韓國世界經濟研究院理事長、韓國前財長司空一

  歐洲復興發展銀行中亞地區首席經濟學家阿格瑞斯·普瑞曼尼斯

  英國劍橋大學嘉治商學院國際管理學教授彼得·威廉姆森:

  2016年,中國擔任二十國集團(G20)輪值主席國,這是第一次非西方大國主持召開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合作論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此次杭州峰會將就當今世界面臨的重要經濟和社會問題進行討論,確保朝著“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的目標邁進。會議的協商成果將有助於刺激緩慢增長的全球經濟;促進全球貿易及投資,改善全球經濟及金融治理;並在我們共同面臨的能源及氣候變化問題上取得進展。除了這些具體可期的成果外,杭州峰會最大的成就還包括傳遞這樣的信息,即國家間開展建設性對話與合作,才是應對全球挑戰的最佳方式。

  印度尼西亞國家科學院地區資源研究中心主任卡內瓦蒂·吳燕德麗:

  共同討論世界經濟重大問題的G20峰會已經發生重大變化。G20探討的議題不僅限定在金融貨幣領域,而且涵蓋解決不平等與貧困等發展問題。貧困和不平等問題仍然是當代面臨的嚴峻挑戰。不平等嚴重損害經濟增長,限制個人擺脫貧困的機遇,進而導致政治不穩定,並演變為恐怖主義的根源之一。中國充分利用擔當G20主席國的契機,展現出建立更加聯動與包容的社會以刺激全球經濟增長的強烈意願。此次峰會的主題使世界各國看到新的希望。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在解決全球發展問題方面發揮引領作用。中國通過G20杭州峰會承諾實現聯動與包容的世界經濟,推動貧窮國家能夠受益於全球經濟的增長。中國可以分享其在減貧方面的成功經驗。人們完全有理由期盼,中國作為G20峰會主席國可以將共同發展的夢想變為現實。

  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狄伯傑:

  2011年至2015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25%,成為全球經濟名副其實的引擎。目前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這為中國經濟增長再添更多新動力、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中國大力推進供給側改革,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這些改革和舉措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也是進一步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受益於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國目前形成全球新一波國際産能轉移浪潮,很多勞動密集型産業走向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在這些國家掀起一場中國投資熱潮。

  毫無疑問,中國投資帶動的是全球各國能力建設,大規模投資和技術轉移,改變著全球投資格局。這些都體現出中國在G20杭州峰會上提出的“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推動包容、聯動式發展”等議題的內涵。

  意大利國際政治研究所副主任弗朗哥·布魯尼:

  本次G20峰會前的國際政治局勢異常艱難,英國脫歐等事件似乎讓“分裂”更勝“合作”一籌。但我認為,在經濟領域內,“合作”仍是主流,各國仍在努力通過合作以取得自身經濟的增長或恢復,中國提出的“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目標,正是全球各國所期盼的,基礎設施投資應被視作未來世界經濟合作的重要議題。歐洲存在大量基礎建設投資的需求,在美國基礎設施投資表現不佳的情況下,作為全球基礎建設投資領軍者的中國,可以通過本次峰會分享在這一領域的成果。

  經濟合作需要有力的政治保證,希望各國領導人能夠在峰會上探討對策,消弭分歧,讓全球化進程能夠伴隨政治局勢的改善再度揚帆起航。

  西班牙馬德里IE商學院經濟學教授邁克爾·溫德羅斯: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緩慢且脆弱,更令人擔憂的是,貿易保護主義正在抬頭。中國為舉辦G20杭州峰會做出的諸多努力值得敬佩。在這一全球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世界需要穩定與共識。我希望,杭州峰會能夠逆流而上,引導世界主要經濟體就未來的合作達成共識,為推動全球貿易增長、建立更開放透明的貿易體制而共同努力。中國對發展中國家面臨的挑戰有深刻的理解和經驗,因此,中國能為國家間達成共識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還對G20繼續推進全球經濟增長、G20成員間未來的合作方向提出了新思路,這體現了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擔當和領導力。

  土耳其國際戰略研究組織副主席塞爾丘克:

  在擺脫貧困方面,中國有著非常寶貴的經驗。南南合作對向最不發達國家開放貿易和投資具有重要潛力,通過貿易與投資,能夠改變最不發達國家傳統上依賴贈款、貸款和援助的發展方式,轉而注入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新興市場國家天然屬於“南方”,他們的發展銀行已經在對亞洲和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投資。中國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通過進出口銀行一直對眾多的非洲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投資。新成立的亞投行未來將擴大中國在這一領域的貢獻。通過精心設計的融資方案,中國提升了在南方國家的直接投資,並促進了南南國家間的貿易流動量。在促進包容性增長和創新社會政策方面,中國向世界提供了有價值的經驗。此次G20杭州峰會將成為一個了解中國全球治理理念和作用的好機會。

  日本富士通總研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金堅敏:

  近年來,面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傳統刺激經濟政策效果減弱、經濟復蘇途徑受阻等困境,各國都在尋求促進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的政策和途徑。同時,世界面臨生産力增長下降、收入差距拉大、就業壓力增強等結構性問題,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和技術民族主義抬頭,全球化面臨倒退風險。

  中國對症下藥,為G20杭州峰會提出了“創新增長方式”“更高效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包容和聯動式發展”的議題。這一“中國藥方”避免了僅關注刺激短期經濟增長的經濟政策,更注重創新和結構性改革等中長期政策話題,同時結合了中國國內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供給側結構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實踐。G20峰會如能形成具體共識,其“療效”值得期待。

  南非人文科學研究院金磚國家研究中心主任加亞·喬西:

  G20杭州峰會將為構建創新、聯動的世界經濟增長提供機遇。今年7月,二十國集團智庫會議(T20)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都表達了這樣的期待,即中國繼續推動健康、強勁的經濟增長,持續為全球經濟增長做出不可或缺的貢獻。中國對多邊機制的重視,可以讓G20重新聚焦當前全球金融和經濟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增強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話語權。G20貿易部長會議強調了下行風險和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國家的脆弱性,呼籲貿易和投資,增加就業並鼓勵創新,解決貧困和不平等,實現包容性增長。

  葡萄牙經濟部經濟活動總司長阿圖爾·拉米:

  G20杭州峰會有利於深入了解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所發揮的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國當前的經濟增長速度,哪怕只有6%左右,在世界經濟史上也是不多見的。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在推動經濟轉型中表現出卓越領導力。中國經濟正在向服務型經濟轉變,國內消費將扮演更加重要角色,這將進一步增加民眾福利。中國在短短幾十年中由一個貧窮落後經濟體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和最富有經濟體之一,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國政府正在推行一項宏大的環境治理計劃,這將使中國走出一條工業化發展的新路,也將改善民眾生活條件,提高民眾健康水平。這一政策還能帶來大量投資,促進經濟增長。中國的經濟增長不是封閉的,而是向世界開放的。

  墨西哥伊比利亞美洲大學教授維克多·普魯丹西奧:

  G20所要面對的問題很多,挑戰也不小。相信中國有能力去推動一些全球性議程,促進世界經濟和其他領域的發展。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經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從今年10月開始,人民幣將正式加入特別提款權(SDR),作為世界重要貨幣之一,出現在世人面前。中國貨幣的自由化程度將更高,更容易為其他國家所接受,成為別國的外匯儲備貨幣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對中國來説,其影響力也將因人民幣國際化和“一帶一路”建設等聯絡歐亞的計劃而顯著提升。此外,人民幣作為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成為國際貨幣,在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國際地位的同時,也給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提供了榜樣。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全球經濟監測中心主任哈米德·拉西德:

  創新是實現經濟長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範圍內的創新促進生産率增長已明顯放緩。聯合國《2016世界經濟形勢和前景》報告顯示,政府和私營部門需要重振創新和生産力增長,讓世界經濟回到強勁增長的軌道上。因此,“創新增長方式”將是G20杭州峰會一個非常重要的焦點。G20峰會是世界經濟決策最高級別的論壇,我們可以合理地期望世界領導者把注意力聚焦于重振全球經濟增長的議題上。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中國通過一系列結構性改革措施成功地重新平衡經濟,逐步從出口導向轉向提振內需,這令人振奮。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已準備從中國學習經濟緩慢轉型的經驗。近年來,中國在減少碳足跡的增長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成為可再生能源和綠色增長的最大投資者之一。

  中國是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治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聲音。77國集團和中國在保護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利益上均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在聯合國和其他平臺上一直展現出強大的領導力,為解決許多關鍵問題凝聚共識發揮了重大作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去年把人民幣納入該組織一攬子貨幣計劃的決定,是對中國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日益增長重要性的認可。更重要的是,亞投行和“一帶一路”倡議等不僅反映了中國的領導力,同時也展現了中國促進投資、推動世界範圍內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承諾。

  韓國世界經濟研究院理事長、韓國前財長司空一:

  在反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趨勢強化,國際經濟政策合作弱化的當下,G20杭州峰會的召開,就這3個問題制定相應政策至關重要。期待G20杭州峰會能就抑制貿易保護主義等課題進行緊密國際合作,並達成協定。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在世界經濟復蘇回暖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二戰後形成的世界經濟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下,韓國和中國都是最大的受惠者。期待中國在參與全球治理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歐洲復興發展銀行中亞地區首席經濟學家阿格瑞斯·普瑞曼尼斯:

  在經濟增長率依然低下、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世界各國正在尋找發展更具有創新力、增長更具彈性和持續性的經濟模式。G20杭州峰會正是達成這一目標的絕佳機會。在杭州峰會目標中,我對“制定創新增長藍圖”十分感興趣。中國已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引領世界經濟增長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中國和中國企業將為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創新性經濟增長模式發揮重要作用。以中國正在大力推行的“一帶一路”倡議為例,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對基礎設施、通信、能源等進行投資的同時,也可以借助自身經驗幫助各國發展創新經濟,這將帶來雙贏結果,也將帶動中國的創新經濟發展和投資效率。

  (本報記者李應齊、席來旺、苑基榮、張磊、韓秉宸、王迪、王雲松、田泓、李志偉、吳珺、王驍波、殷淼、陳尚文、謝亞宏採訪整理)

  版式設計:蔡華偉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