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解碼G20】如何貢獻中國智慧 重振全球經濟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6年08月27日 09:07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9月4日至5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一次峰會將在杭州召開。

  究竟什麼是G20?它到底發揮著什麼樣的作用?本屆杭州峰會又將有哪些成果?

1

  G20的誕生與發展,與危機應對相生相伴。為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G20升格為領導人峰會。G20已經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成員的國內生産總值佔全球的85%,貿易額佔全球的80%。可以説,G20成員經濟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世界經濟的“晴”和“雨”。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至今已經8年了,但它真的走遠了嗎?

  事實上,低增長、低利率、低需求和高失業、高債務、高泡沫等風險有增無減,全球經濟復蘇依然緩慢而脆弱。世界銀行在今年初發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稱,全球貿易疲軟、大宗商品價格下降以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是2016年全球經濟面臨的主要風險。而就在英國脫歐之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又下調了2016年、2017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全球經濟治理是二十國集團的首要目標。G20杭州峰會,作為主席國,中國將貢獻哪些智慧與方案?為全球經濟儘早實現復蘇開出怎樣的藥方呢?

  今年6月,英國脫歐消息一齣,英國金融市場隨即受到重創。此外,土耳其政局動蕩、歐洲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紛亂的國際形勢,給全球經濟增添了不穩定性。

1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於全球經濟的預測和分析有一句話,就是全球經濟存在著廣泛停滯的風險。今年全球GDP的增長,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最新預測是下調到了3.1%,和2002到2008年全球GDP增長4.5%相比,三分之一的全球GDP沒了。

  新挑戰不斷涌現,而老問題還沒有解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一些西方國家靠貨幣與財政政策以求得經濟的短期脫困。

1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 王文:這種週期性政策根本的缺陷就在於只顧自己不顧他人,所以尤其西方大國採取的所謂量化寬鬆的政策就産生了西方大國、並且帶動一些新興國家進行了貨幣競爭性貶值。這個情況下,G20説我們怎麼辦?大家要進行結構性的改革,而中國是取得結構性改革最大成就的國家,這一屆G20恰恰是提醒全世界把結構性改革第一次納入到全世界所要討論的議程。

  在中方的推動下,今年杭州峰會前G20已舉行過三次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結構性改革頂層設計的出爐是會議達成的最重要成果之一,確定了結構性改革的9大優先領域和48條指導原則。英國《金融時報》對此報道説,“各方明確認識到,你不能靠開動印鈔機擺脫當前困境,所有的杠桿都很重要,結構性政策方面更是如此。”

1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全球經濟和發展項目高級研究員 阿馬爾·巴塔查雅: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艱難處境,增長緩慢,前景黯淡,這是G20要首先解決的一個問題。正如中國所説,要追求的不是明年的經濟增長,而是一個長期的增長。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在結構性改革方面投入大量努力。

  為了找到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中國還把“創新”提到了G20杭州峰會主題當中並置於突出位置,不僅與中國自身的發展理念一脈相承,也有望推動世界經濟開創新局面。

1

  墨西哥駐華大使 胡利安:傳統促進經濟增長的方法,已經不足以應對我們設立下的新目標了,所以中國在這個過程中的貢獻就是把創新提到議程的首要位置,我們需要找到增長的新動力。

  在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總體平穩,2008至2015年,中國貢獻了全球GDP增長總量的47%,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經濟“火車頭”。

1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阮宗澤:中國能夠主辦二十國集團的峰會,我覺得也是眾望所歸。一個是中國過去對二十國集團的貢獻,從一開始中國就是積極的參與者,而且相當長時間內是2008年以來帶動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一個火車頭、一個動力、一個引擎。所以他們希望能夠引入東方的智慧,特別能夠引入中國的智慧。中國有三十多年改革開放這樣豐富的經驗,那麼怎麼借鑒這樣好的經驗,來用到全球的經濟治理當中。

1

  德國駐華大使 柯慕賢:中國不僅是近十年來發展最快的國家,也開始在世界經濟以及政治上起到主導作用,這樣的迅速轉變和飛速上升,與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相互融合,這些都讓我覺得非常吸引人。

  中國還推動G20杭州峰會達成制定《創新增長藍圖》、《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行動計劃》等近30項成果,希望用更多中長期規劃和治理思維,解決世界經濟面臨的深層次難題。這也將為G20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救火隊”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打下基礎。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國別主任 文靄潔:關注經濟增長議題,特別是增長的質量,不僅僅是數量。同時這種機制的建立,將會讓下一屆主席國繼續延續發展議程,同時讓非G20成員也能夠採取同樣的措施。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