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專家談】G20杭州峰會四大亮點

中國新聞來源:中國日報網 2016年08月26日 15:5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2016年9月,中國將首次作為G20主席國舉辦首腦峰會,從而在全球治理議題設計和規則制定方面,承擔起引領方向、塑造理念、創新模式的職責。中國借助主辦此次會議的良機,不僅可以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唱好中國聲音、樹好中國形象,更能夠為全球治理傳遞中國思想、貢獻中國智慧。細加梳理可見,本次G20杭州峰會有如下亮點:

  亮點一,範圍覆蓋面廣、開放包容度高。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始終肩負著提高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話事權和參與度的重任。為此,作為東道國,中方邀請G20歷史上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參加峰會,先後邀約埃及、塞內加爾(非洲發展新夥伴計劃)、乍得(非盟輪值主席國)、哈薩克斯坦、老撾(東盟輪值主席國)等特邀嘉賓,以及約請77國集團輪值主席國泰國參與發展工作組的活動,並且還積極聯絡、協調泰國如期參會的具體事宜。此外,中國還開展走進聯合國大會、非盟總部、77國集團、走進最不發達國家以及內陸國和小島國等多場互動交流活動,使本屆G20系列會議涵蓋幾乎所有聯合國成員,尤其是其中130多個發展中國家,真正將G20杭州峰會辦成一台覆蓋全球各州沒死角、無盲區的“普天”大戲。2016年由中國主辦的G20峰會,無疑將成為G20歷史上發展中國家到會最多的一次,從而把G20全球治理機制推向新高點、開闢新境域。

  亮點二,形式豐富、內容豐厚、成果豐碩。除9月4日—5日領導人和工商領袖峰會外,G20活動縱貫全年,共在中外20多個城市舉辦66場各類會議,參與和涉及的國家多達十幾個,人次多達數萬。中國通過主辦工商峰會、婦女、勞工、民間社會、青年和智庫會議等六場大型配套活動,還結合博鰲亞洲論壇(海南)和夏季達沃斯論壇(天津)等數十場外圍對話會議,廣泛聽取社會各界聲音。特別是李克強總理同世界銀行行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世界貿易組織總幹事、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秘書長、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六大國際金融機構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就宏觀經濟、結構性改革、貿易投資、勞動就業、金融監管改革、可持續發展等議題舉行“1+6”圓桌對話會,這種形式的對話會在全球尚屬首次,不僅增強G20機制與相關世界性專業組織的橫向聯絡,也為後續國家操辦此類會議提供了新步驟、新舉措。

  亮點三,首用“五大發展理念”指引G20路徑方向。“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雖然是針對中國現階段的發展狀況提出的,但與全球出現的各種各樣治理問題高度契合,能夠為應對全球面臨的發展問題提供新思路和新啟示。五大發展理念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有機統一體,以創新發展引領全球治理機制改革,以協調發展促進全球治理公平均等,以綠色發展樹立全球治理軌道航標,以開放發展助推全球治理互利合作,以共享發展增益全球治理福祉權益。通過“中國立場、國際表達”的方式,向世界傳播和踐行五大發展理念,不僅會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産生深遠影響,也將為全球治理的發展理念開拓新境界和提升新格調帶來重大利好。

  亮點四,以“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精神當好東道主。審視當下,基於地緣政治因素和經濟政策的立場差異,G20內部分化成各式利益組別和議題集團聯盟。既有分屬不同政治單元的G7、BRICS以及MIKTA,還有因某些議題趨同相結組團而成的臨時集團,如“緊縮陣營”、“量寬集團”、“刺激聯盟”等。G20內部利益組合的團夥化、碎片化、私利化,阻礙G20平臺從危機應對向長效治理機制轉型。中國既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又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既同發展中國家有著共同的價值取向和利益訴求,又與歐美發達國家面臨相近類似的難題煩惱。作為主席國,中國在辦會過程中按照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原則,一方面發揮引領和塑造作用為全球經濟治理和國際發展合作指明方向,另一方面與G20各成員及利益攸關方保持密切溝通,努力協調新興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策立場,認真傾聽吸取不同機構、界別、群體的意見觀點和措施建議,確保G20工作更好地回應各國人民的利益訴求,進而與各方一道集眾智、聚合力打造最廣泛共識。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丁工)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