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聚焦G20杭州峰會:重振貿易引擎 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中國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2016年08月20日 04:58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近日,一則這樣的新聞讓人慨嘆不已。全球航運業今年遭遇8年來最大逆風,將有約1000艘船隻被拖至海灘,在被肢解後當廢鐵出售。這些船隻的累計載重量達到5200萬噸,相當於142座美國紐約帝國大廈的重量。

  航運業的遭遇是全球貿易持續低迷負面影響的一個縮影。國際金融危機爆發近8年,貿易這一全球經濟增長的傳統引擎,仍無法恢復到危機前的增速。

  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對外貿易額超過全球的80%,全球貿易問題一直是G20關注的核心議題之一。中國作為今年G20輪值主席國,力推各成員共同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致力於重振貿易引擎,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人們對杭州峰會更加充滿期待。

  貿易保護主義損人不利己

  “我們把世界經濟比作人的肌體,那麼貿易和投資就是血液。如果氣滯血瘀,難暢其流,世界經濟就無法健康發展。”去年11月在G20安塔利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如此形容貿易對世界經濟的重要性。

  當前,全球貿易不暢已經成為值得警惕的信號。世界貿易組織4月發佈的全球貿易報告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增速預計僅為2.8%,繼續低於過去30年來5%的平均水平。至此,全球貿易增速將連續5年低於3%,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最糟糕”的時期。

  全球貿易增速放緩原因何在,要治病首先要“望聞問切”。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分析員黃子璇對本報記者表示,全球貿易低迷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經濟不振,低需求拖累了世界貿易。

  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讓全球貿易更加步履蹣跚。世界貿易組織發佈的報告顯示,自2008年以來,G20成員共採取1583項新的貿易限制措施,迄今僅取消了387項。英國經濟政策研究中心最新發佈的《全球貿易預警》報告顯示,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從2008年到2016年對其他國家採取了600多項貿易保護措施,僅2015年就採取了90項,平均每4天推出一項。

  “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阻礙了全球貿易增長。” 比利時魯汶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格·蒂斯説,部分主要發達國家多年來不斷出臺貿易保護措施,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這種“以鄰為壑”的做法更是頻頻出現。

  在多哈回合談判遭遇挫折的情況下,地區性貿易安排層出不窮,個別國家採取排他性的貿易戰略,從長遠看不利於提振全球貿易。印度德里大學經濟學教授拉朱指出,近幾年全球貿易增長放緩,除貿易保護主義外,還需要警惕貿易安排的碎片化,協調全球經濟合作的G20必須對此有所回應。

  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邢予青認為,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往往具有排他性,引起貿易轉移的負效應。一些區域自由貿易協定,已經演變為地緣政治的工具。“在全球經濟依然疲軟的情況下,維護現有貿易框架、繼續推進自由貿易,應是全球領袖的一個重要任務。”

  打開窗子,新鮮空氣才能進來

  如何提振全球貿易,這是當前世界經濟的重要課題之一。G20成員是全球貿易的主力軍,需要承擔起歷史重任。中國作為本年度G20主席國,力推各成員在杭州峰會上制定全球貿易增長戰略,順應歷史潮流,符合各方期待。

  “G20作為全球經濟治理的重要平臺,有必要發揮關鍵作用。杭州峰會與會領導人必須展示政治決心,克服國內壓力,避免貿易保護主義,積極推動全球貿易增長。”阿根廷戰略計劃研究所所長豪爾赫·卡斯特羅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印度尼西亞國家科學院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奴古荷認為,各國需要加強政策溝通和協調,形成政策和行動合力,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激發國際貿易活力。

  “強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是杭州峰會的重要議題之一。為實現國際貿易強勁增長的目標,杭州峰會致力於綜合施策:不僅從創新和改革中挖掘新動力,以讓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的世界經濟拉動貿易增長,還力促各成員加強政策協調,以規避貿易保護主義陷阱。

  南非標準銀行經濟學家傑瑞米·斯蒂文斯表示,杭州峰會將促進全球貿易作為重要議題之一,這非常及時。過去幾十年裏,貿易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在目前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世界需要重振貿易引擎。

  打開窗子,才能實現空氣對流,新鮮空氣才能進來。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G20大有可為。中國擔任G20主席國期間,與各方一道,就加強貿易投資機制化建設進行了討論,成功創設貿易投資工作組,並舉行四次工作組會議,就五大議題進行了實質性討論。在中國的推動下,今年7月的G20貿易部長會議批准《G20全球貿易增長戰略》,為促進全球貿易和經濟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獲得了廣泛支持。

  “上個月舉行的G20貿易部長會議取得的成果,達到了減少貿易成本和加強政策協調的目的,有助於加強多邊貿易體系。”黃子璇認為,作為G20主席國,中國力推各成員就促進貿易增長交換看法、加強溝通,這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促進全球貿易增長面臨很大挑戰。”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歐洲與國際研究部專家雷蒙·帕切科·帕爾多認為,促進國際貿易十分重要,但目前多哈回合談判陷入困境,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等區域談判包容性不足。中國借舉辦杭州峰會力推全球貿易增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積極培育全球大市場

  “二十國集團要致力於營造自由開放的全球貿易環境,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世界貿易擴大了,各國都受益。世界市場縮小了,對各國都沒有好處。”“要反對保護主義,維護和加強多邊貿易體制,為不同國家發展提供充足空間。”

  從俄羅斯聖彼得堡,到澳大利亞布裏斯班,再到土耳其安塔利亞,在過去3年的G20峰會上,中國一直是自由貿易的堅定倡導者和維護者。中國呼籲G20成員繼續做全球自由貿易的旗手,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培育全球大市場。

  韓國世界經濟研究院院長宋璟真表示,中國在打擊貿易保護主義、促進全球貿易增長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為世界經濟的可持續增長提供了重要支持。

  “中國在G20框架下為促進全球貿易做出了巨大努力。”拉朱認為,中國倡議和首創G20貿易和投資工作組及其工作機制,為促進全球貿易投資增長提供了機制保障。

  開放促進國家強盛,國家強盛才能充滿信心開放。經過幾十年發展,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年貨物進出口總額近4萬億美元。中國也是世界上12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近幾年,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中國在致力於經濟轉型升級的同時,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在國內建設自由貿易區的同時,推動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談判,並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等,全面謀劃全方位對外開放大戰略,是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主要推動者。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包含了許多可以重振世界經濟的國際合作舉措,倡議確定的五大國際合作重點領域,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其重點合作內容正是貿易和投資。”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發展政策與分析司司長洪平凡表示。

  (本報北京、華盛頓、布魯塞爾、新德里、東京、布宜諾斯艾利斯、雅加達、約翰內斯堡、倫敦、首爾、曼谷8月19日電 記者裴廣江、萬宇、張朋輝、吳剛、苑基榮、田泓、范劍青、席來旺、王欲然、李應齊、陳尚文、俞懿春)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