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G20峰會杭州倒計時:推進全流程安保 志願者4千余名

中國新聞來源:北京青年報 2016年08月04日 09:3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8月2日,浙江大學留學生志願者、來自澳大利亞的提姆在教社區居民學英語 供圖/新華

  改造前後的饅頭山社區

  改造前後的饅頭山社區

  今天,距離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召開已經不到一個月。9月4日至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與G20成員、嘉賓國領導人及國際組織負責人齊聚杭州。

  近日,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市長張鴻銘向媒體採訪團介紹了G20峰會籌備工作進展以及上半年杭州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據介紹,杭州已經全面完成了G20主會場、B20主會場,中外領導人駐地,以及其他相關場地的改造提升。峰會召開的條件已經基本就緒。趙一德強調,這些場館並未專門新建,而是根據需要做了提升和改造。

  趙一德還表示,打造全球會議目的地城市已經成為了杭州國際化的目標之一,為此他還傳遞出了“開會到杭州去”的聲音。

  2014年11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中國將是2016年G20峰會主辦國。2015年2月,杭州宣佈獲得G20峰會舉辦權。8月1日至3日,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杭州,發現杭州的公交站、商場、工地圍墻、高速路口都有顯著的“辦好G20,當好東道主”的標語。

  隨著日期臨近,G20峰會也調整到了“杭州時間”。

  經濟

  上半年旅遊總收入增長15.8%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杭州經濟增速,居副省級城市首位。

  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杭州GDP增速達10.8%,達5021.18億元。其中,網絡零售增長27.6%,旅遊總收入增長15.8%,出口增長8.9%。跨境電商實驗區成效明顯,出口量26.82億美元,增長4倍以上;對“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出口519億元,增長了15.9%。

  杭州市委、市政府領導還向媒體採訪團闡述了杭州國際化目標,包括4個方面:全球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城市、全球會議目的地城市、亞太地區重要門戶樞紐城市、東方文化交流中心。

  對於杭州和“互聯網+”的緣分,相信大家並不陌生,阿裏巴巴、海康威視都是杭州智慧經濟的標簽。會議經濟則是杭州下一個遠景目標。

  “將充分利用G20峰會給杭州帶來的發展機遇,把會展和旅遊有機結合起來,學習到杭州去,旅遊到杭州去,創業到杭州去,生活到杭州去,我們還要説,開會到杭州去!打造會展經濟和會展城市。”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表示。

  市容

  拆除違法違規廣告牌5615塊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為迎接G20峰會、以整潔有序美麗的環境迎接海內外來賓,目前杭州已經整治完畢33個入城口、64個街頭美化項目,拆除5615塊違法違規廣告牌及1000萬平方米違章建築,完成舊住宅區、舊廠房、城中村改造任務900余萬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亮化工程,據悉,工程重點是西湖、運河、錢塘江,大大小小的項目工程有上百個。主要突出西湖的淡雅,運河的廣闊,錢塘江的奔放。此外,一些主要街道、小巷的燈光都做了改善,與此同時,亮燈工程還為西湖運用了智慧控制系統。

  杭州市市長張鴻銘説:“我們搞這個工程,大概在兩年前,當時並沒有G20峰會。我們有個景觀亮化工程項目,現在正好趕上了峰會的機遇,G20峰會後亮燈亮化工程還要繼續完善。”

  對於外界“過去不打掃城市環境,現在才打掃”的聲音,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回應稱:“你想想客人來了,房間裏不該整理整理嗎?這是招待客人最基本的常識。”

  環境

  全市投入1500輛新能源公交車

  2015年,杭州下發了《杭州市2015年大氣污染防治實施計劃》。根據實施計劃,杭州將大力實施燃煤煙氣、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城市揚塵、油煙廢氣等“五氣共治”,積極加強區域聯防聯控,全力打造天藍地凈、山清水秀的“西湖藍”。

  為了確保峰會期間空氣質量達到良以上水平,除了“五氣共治”,杭州還根據環保法的要求開展“環境亮劍執法”和“百日環保執法”等專項行動,全力打造環境監管最嚴的城市。

  趙一德舉例稱,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杭州對清潔能源汽車、電動汽車不限購、限行,鼓勵市民使用電動汽車。到目前為止,全市投入了22131輛新能源汽車、1500輛新能源公交車,還投入了500輛純電動汽車。數據顯示,杭州今年上半年PM2.5天氣達標天數142天,同比增長了13天,達標率78%,提高了6.7%。

  服務

  已培訓賓館服務員2萬餘名

  除了安全保障,在人員保障方面,據北青報記者了解,已經招募翻譯員、聯絡員、工作員1000余名,志願者4000余名,駕駛員2000余名,培訓賓館服務員2萬餘名,正在反復演練。

  隨著G20峰會的臨近,杭州的大街小巷經常可以看到志願者的身影。

  “微笑亭”是杭州志願服務的一張特色名片,于2010年創建。8月2日下午,北青報記者來到了西湖湖畔,對柳浪聞鶯景點處“微笑亭”進行探訪,志願者們正在提供旅遊諮詢、翻譯講解等服務。一位60歲的志願者阿姨告訴記者,這項志願服務其實很早就有了,現在為了準備峰會,周圍與她同齡的志願者們都主動學起了英語、俄語等。

  此外,對於“朋友圈傳8月24日到9月6日杭州不允許郵寄快遞”的傳言,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回應稱,快遞是檢查驗收,實行實名制,不是不能郵寄。這些都是誤讀、誤解。“網上講到的杭州只出不進,這是沒有依據的,沒有這樣的規定。”

  安保

  巡防隊伍達數十萬人

  談及此次峰會的安全保障,趙一德介紹稱,杭州推進全流程安保,安全至上。在中央籌委會和公安部指導下,已經不斷細化深化各種安保措施,制定各種突發事件預案。組建平安志願巡防隊伍,巡防隊伍達數十萬人。同時強化了供水、供電、供氣和網絡通訊安全管理。

  據了解,杭州基層社區對安保工作投入了極大的熱情,許多退休幹部職工紛紛自願要求加入平安巡防隊伍。

  反恐專家李偉告訴北青報記者,按照開放、半開放、封閉國際會議的性質,相應的安保措施也是不一樣的。G20峰會是屬於相對不開放式的,除了對媒體開放的會議,大多數相對封閉。前幾屆G20峰會以及APEC會議包括首腦會談的會議,每一個國家安保等級都是最高的,加強安保也是國際慣例。李偉表示,會議的舉辦地屬於安保區域,肯定是最高級別。此外,元首駐在地和行動路線也是安保區域,在這些區域實行安保措施都是國際慣例。

  探訪

  饅頭山社區:杭州“變身”的縮影

  杭州城南的饅頭山地區,在老杭州人眼中是一塊黃金寶地。然而,這個南宋皇城遺址腳下的老社區,大半年前還充斥著違章建築,電線和蜘蛛網一樣雜亂,晴天怕火燒,雨天怕水淹,市委書記趙一德形容它“活人進不去,死人拉不出”,社區居民形容它還不如農村。現在這裡已經是杭州市城市改造的一個縮影。

  8月2日,北青報記者來到饅頭山社區實地探訪,發現這裡白墻黛瓦、一排排整齊的三層小樓依次排開,住戶家中安設了衛生間,馬桶不見蹤影。

  李雅琴奶奶是饅頭山社區的老住戶,今年93歲,上世紀60年代搬進社區。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她激動地説:“我們以前都沒有衛生間,大便小便都要出去。這麼好的房子從來沒有住過,以前都是一級危房。”李奶奶並沒有聽説過G20,但對於房子已經非常滿意。

  余文雅是饅頭山社區資深住戶,今年62歲,在這裡也生活了62年。她家的120平方米住房因係違章建築被拆除了,現在正在等待政府分給她的兩套新房,面積共160余平方米。

  “拆違章我們也沒有意見,但是一開始,我們街道領導找我談的時候,我説第一家不要拆我,拆誰都可以。後來我們有個居民來勸我説,要不大姐我們三家一起拆,這樣我們都有面子了。後來我也理解了。饅頭山現在變化確實是太大了,以前這裡到處都是狗,都不敢出去買菜,怕被狗咬了。我真的想不到有今天,也是因為這些幹部的努力,他們很辛苦,瘦了一圈一圈。”余文雅告訴北青報記者。

  饅頭山社區黨委書記鄭鴛鴦介紹,曾經這裡是群租房的聚集地,整治以來,群租房5100多戶,清退了1760多戶,近4000余人。杭州市南星街道黨工委書記魯軍表示,因南宋皇城遺址保護的原因,幾十年來一平方公里的饅頭山沒有經過現在這樣大範圍改造。去年整治環境以來,因為要把環境整治和民生保障結合起來,這裡迎來了機遇。

  對於拆除違建、城中村改造等城市改造項目,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將其形象地形容為美女敷面膜的過程。趙一德説,因為時間比較緊湊,杭州一下子上了很多改造項目,這就像美女貼面膜一樣,做面膜的過程比較難看,面膜揭開以後那是更加靚麗。做面膜的過程,有些居民是有想法的,現在面膜揭開後沒有想法了。

  趙一德還提到,有人擔心這樣進行城市改造是不是把杭州文化丟掉了,但是事實上,杭州風貌沒有變,而是面貌變了。

  對話

  饅頭山社區黨委書記鄭鴛鴦:“有一段時間都是後半夜回家”

  在饅頭山社區這次長達半年的改造中,饅頭山社區黨委書記鄭鴛鴦忙前忙後,被稱為社區中的“鐵娘子”。8月2日,站在煥然一新的社區一角,鄭鴛鴦接受了北青報記者專訪。

  北青報:在饅頭山社區改造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鄭鴛鴦:去年11月、12月份的時候,要拆掉違章建築。下雨時,居民家還會漏雨,無法正常施工。因為要用半年左右時間完成饅頭山社區的整治工作,我當時擔心施工進度。

  北青報:你當時每天工作多少個小時?

  鄭鴛鴦:根據需要來調整。整治和改造工作開展的8個月以來,有一段時間都是後半夜回家。這個時間不是由我自己控制的。最開始的時候,家裏人也不理解,後來看著工作慢慢展開,家人才轉變了態度。

  北青報:對這個雜亂的老社區進行改造的時候,你自己是抱著一種怎樣的心態?

  鄭鴛鴦:這個社區50多年沒有變過。就連我們的黨員都不相信6個月能得到改變。後來通過大家的努力,看到一點點變化時,大家心態也就變化了。剛開始很多問題席捲而來,我是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我畢竟是女人,累的時候,我也哭過。但我不能臨陣逃脫。我看到了老百姓的需要,看到了這次改造對於饅頭山的機遇。

  北青報:G20峰會落地以來,杭州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鄭鴛鴦:我就覺得應該以待客之道迎接各國嘉賓。一個就是環境衛生,一個就是安全保障,我作為社區的當家人也是這麼考慮的。借著G20峰會的東風,杭州老百姓確實感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也加快了城市改造的進程,至少加快了10多年吧。

  北青報:你希望饅頭山社區最終發展成什麼樣子?

  鄭鴛鴦:我這個人比較貪心,希望以我們的文化為基點,發展成適宜居住、創業,有老杭州韻味的社區。

  本版文並圖/本報記者 趙萌

  (除署名外)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