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從歷史中走來 以長征精神指引“新長征路”

中國新聞來源:未來網 2016年07月29日 18:00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童心築夢,走好新長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系列報道之一

  編者按: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人類歷史的奇跡。紅軍在長征途中表現出的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堅定的信念,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無産階級樂觀主義精神,和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建黨以來,黨中央一直高度重視偉大長征精神的繼承和弘揚,在紀念長征勝利80週年之際,未來網從7月29日起持續推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系列報道和評論,以期少年兒童在黨的關懷下,深入理解長征精神內涵,傳承長征精神,樹立遠大理想,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長征路”上努力前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共同奮鬥!

  未來網北京7月29日電(記者 楊佩穎)8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經過艱苦卓絕的萬里長征,在會寧和將臺堡勝利會師,標誌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耀眼的一筆。

  80年過去,歲月長河中,一代中華優秀兒女用生命熱血鑄就的長征精神,仍深刻影響著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在人類的精神天空閃耀著動人光芒。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赴寧夏考察,向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並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指出紅軍長征創造了中外歷史的奇跡,偉大的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産黨人革命風範的生動反映,我們要不斷結合新的實際傳承好、弘揚好。

  長征永遠在路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年的長征,是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奪取政權的長征,我們現在是改革開放新時期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新長征,這是接續進行的。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征路。”

  今天的中國,一場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正在進行,帶領13億中國人民奔向小康將創造一個新的歷史奇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新的歷史起點,我們還有很多硬骨頭需要去啃,還有很多險灘需要去涉。

  紀念長征,緬懷歷史正是為了不忘初心,從歷史中汲取精神,積聚前行的力量,敢於攻堅克難,敢於奪取勝利,最終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征路。在新的歷史時期,偉大的長征精神有什麼新的內涵,新時期的青少年如何認識那一段偉大的歷史,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未來網記者採訪到了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馬福雲。

  不忘初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呼喚長征精神

  未來網:什麼是“長征精神”?

  馬福雲:長征精神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在理想信念指引下對革命勝利道路的求索,以及為堅持革命勝利道路而艱苦奮鬥的精神。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在大革命失敗後的低潮期,面對國民黨背叛革命後的白色恐怖和對共産黨人趕盡殺絕的滅紅高壓手段,以及共産國際隔空指揮所帶來的種種失誤,共産黨人依然對中國革命的光明前途抱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這種理想和信念像燈塔一樣指引著革命前輩浴血奮鬥,為革命事業而捨身取義,推動著革命事業的前行和革命勝利的到來。

  二是獨立探索革命道路。在大革命失敗後,以毛澤東、朱德等革命領袖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堅持從中國革命鬥爭的基本國情和實踐出發,將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在井岡山鬥爭中所探索出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成為中國走向勝利的必然選擇。長征是工農紅軍的戰略轉移,在求索中逐漸探索創造出“工農武裝割據”使得中國革命從城市轉移進入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從而走上了革命勝利的道路。

  三是艱苦奮鬥的意志。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敗後,工農紅軍主力被迫撤離江西革命根據地進行長征。在長征途中,紅軍不僅要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挑戰,要面對國民黨敵軍的重重圍困,還要面對內部博古、李德等的“左”傾教條主義錯誤以及張國燾戰略方針的錯誤等。面對一重重挑戰,面對一次次逆境,經過艱苦奮鬥、不屈不撓的鬥爭,才最終殺出一條血路,達到陜北取得了勝利。

  未來網:穿越歷史的長河,新時期的長征精神有什麼新的內涵?對中國發展有什麼現實意義?

  馬福雲: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國社會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如何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進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實現中國夢成為“新時期的長征”。

  在新時期,人們繼承並賦予了長征精神以新的內涵,這主要包括:

  一是理想信念不動搖。工農紅軍面對的長征之路, 是中國革命歷史上一場驚心動魄的戰略轉移,惡劣的自然環境、敵人的圍追堵截,各種各樣的困難擺在紅軍面前,即便是在陷入絕境之時,他們始終不渝地奮勇前行。這背後支撐他們的是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成為紅軍在長征中克服困難、戰勝敵人的力量源泉。

  二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長征是工農紅軍戰爭失利後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歷程。第五次反“圍剿”的失利是由王明“左”傾錯誤所帶來的。其基本原因就是把共産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絕對化,機械地照搬照抄蘇聯的經驗,而不是從中國的實際出發。在長征中,“左”傾錯誤被批判,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中國實際出發的精神再次被確立,從而推動著中國革命走上了正確道路。

  三是堅持走群眾路線。中國共産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紅軍是人民的軍隊。他們都來自於人民,依靠人民,其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利益。人民群眾對紅軍的支持是長征勝利堅強的後盾,而紅軍嚴守群眾紀律,治軍嚴明,受到許多老百姓的愛戴。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堅定作風原則使得黨和軍隊緊緊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使得中國革命與人們命運連接在一起,從而走向革命勝利。

  當前,伴隨世界的多極化、經濟的全球化,國際經濟競爭、綜合國力較量的國際環境不可避免,要把13億的人口大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躋身世界發達國家之列,其難度前所未有。況且我國地域遼闊、差異巨大、情況複雜、發展任務異常艱巨,還要在百餘年的時間內縮短和消除兩三個世紀以來所形成的發展差距,其面臨的艱難和挑戰遠甚于當年的紅軍長征。對中國發展而言,長征精神無疑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考慮到我國要建成小康社會以及進一步推進國家和民族的現代化發展更是如此。長征精神現在已經融入中國文化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成分和元素。長征精神對增強民族的凝聚力有著必不可少的作用,也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強大動力。

  今天,我們重提長征精神是因為像紅軍長征一樣,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重大挑戰。我國經濟社會現代化,像中國革命時期一樣,同樣面臨各種內外部挑戰,同樣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同樣也在探索走向勝利的道路。在這種背景下,能否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中所體現出來的理想信念、艱苦奮鬥、群眾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等精神內涵,關係到民生幸福,關係到國計民生,關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面對國內外錯綜複雜的經濟社會形勢,面對理想現實的機遇與挑戰,我們有必要重提長征精神,“不忘初心,走新的長征路”,並取得新時期長征的勝利。

  長征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精神動力之源

  未來網:長征歷史對中國夢的實現有什麼現實意義?

  馬福雲:在長征中所鑄成的長征精神對實現中國夢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兩者之間是歷史與未來的關係。

  經過兩萬五千里長征所形成的長征精神中,其堅定革命的理想信念,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與人民群眾患難與共、不畏艱阻、艱苦奮鬥的精神等都對中國夢的實現具有極大的促進和激勵作用。長征精神不但是實現中國夢時最具號召力的精神基礎,而且是實現中國夢過程中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動力來源,同時也是全體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思想支柱。

  長征已經成為歷史,而長征精神則永遠留存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

  中國夢是中國人民追求的,是未來要變成現實的社會生活場景。在實現中國夢的歷程中,需要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抱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立足人民根本利益、獨立自主、實事求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發展之路;同時要賦長征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創新發展長征精神,以長征精神成就中國夢,以中國夢創新長征精神。

  青少年以長征精神為指引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

  未來網: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對青少年的成長有什麼意義?

  馬福雲:繼承發揚長征精神,對青少年成長具有重要意義。要讓青少年在充分掌握長征歷史史實的基礎上,學習、認知,並理解長征精神,引導青少年以長征精神引導自身行為,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一是培養青少年堅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青少年人生觀、價值觀在奮鬥目標上的集中體現,它為青少年確立人生前進的方向。一旦培養出正確的理想信念,就會成為支配青少年行為的持久力量和主導精神。在物資資源豐富的今天,只有培養青少年的遠大理想和堅定信念,才能不會在物質生活中沉寂,才能産生不竭的精神動力,不沾染社會虛假醜惡現象,不被眼前的困難和挫折打倒。青少年要學習長征精神,樹立成長成才的理想信念,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做貢獻。

  二是培養青少年艱苦奮鬥精神。任何幸福生活都需要通過艱苦奮鬥去創造。紅軍的長征苦難歷程考驗了工農紅軍,鑄就了紅軍艱苦奮鬥、不畏艱難的精神。今天的青少年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影響較大,過多溫暖與照顧使其心理脆弱、自立能力較差。因此,有必要在對其開展長征的艱苦奮鬥精神教育,使其不怕吃苦、敢於正視困難、迎接挑戰,在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難題時頑強拼搏,通過不斷完善充實自己,為國家建設、社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是從中國實際出發。紅軍長征的進行與當時接受了共産國際的錯誤指導,以及受教條主義和冒險主義的影響有關。長征途中,中國革命問題開始從我國實際出發,獨立自主地探索解決,從而奠定了革命勝利的基礎。廣大青少年要吸取我黨長征前的教訓,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學習目標和制定學習計劃,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目標。

  未來網:現在很多青少年對歷史了解認識不夠深刻,怎麼樣讓青少年正確認識長征的歷史和意義?

  馬福雲:青少年處於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時期,對青少年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使其深刻認識理解長征精神、長征意義十分必要。因此,要採取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青少年正確認識長征的意義。

  一是利用建黨節、建軍節、國慶節等節日,在學校組織青少年開展長征故事會,在社區開展老軍人志願服務、參觀走訪等活動,給青少年講解長征故事,宣揚長征任務及其事跡,加深青少年對長征基本史實的認知,深化青少年對長征精神及其意義的理解。

  二是利用青少年的團隊組織優勢,組織青少年在烈士紀念日、抗戰勝利紀念日、國家公祭日等節日到革命遺址、紅軍烈士墓、烈士陵園等地開展緬懷紀念活動,重溫長征歷史故事,深化青少年對長征歷史事實的把握,加深青少年對長征精神及其意義的理解。

  三是組織學校青少年與部隊英模單位開展結對互助、軍地共建等活動,開展“向紅軍致敬”志願服務,組織青少年志願者看望慰問老黨員、老紅軍、革命烈士遺屬,引導青少年學習老一輩的優良品質,使其在活動中接受鮮活的愛國教育,深化對長征精神的認識。

  四是組織青少年參加暑假夏令營、暑假社會實踐活動,帶領青少年到軍事博物館、烈士紀念館,以及長征途中重要事件發生的地點進行參觀考察,引導青少年體驗長征歷程的艱難,對青少年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培養青少年艱苦奮鬥、為事業而奉獻的革命精神。

  未來網:新時期,這一代的青少年該如何傳承長征精神?

  馬福雲:一是要教育青少年了解長征的歷史。工農紅軍長征是1934年10月開始從中央蘇區等地向陜甘寧蘇區的戰略轉移。中國共産黨領導的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方面軍分別從各蘇區向陜甘蘇區的戰略撤退和轉移。其中中央紅軍從瑞金出發後挺進湘西,衝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後,轉向貴州,渡過烏江後奪取遵義。在遵義召開會議上重新確立了毛澤東等對紅軍的領導。此後,工農紅軍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此後紅軍一路前行,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到達陜北吳起鎮,自後在甘肅會寧實現了紅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會師。

  二要教育青少年理解長征的意義。長征勝利是中國工農紅軍的三大主力在極端艱難的條件下,在1年左右的時間內進行了戰略大轉移,它表明中國共産黨和工農紅軍是一股不可戰勝的政治軍事力量。長征雖然使黨領導的南方根據地丟失,以及部分紅軍力量受到損失,但是卻鍛鍊了中國共産黨及其所領導的紅軍。長征的勝利預示著中國革命新的局面的開始,中國共産黨及其中國工農紅軍戰勝困難堅強意志和生命力是不可戰勝的。

  三是要教育青少年把握長征的精神。中國工農紅軍在長征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長征精神對中國革命的勝利發揮了積極指引作用。其中,堅定的理想信念像燈塔一樣指引著革命前輩浴血奮鬥,為革命事業而捨身取義,推動著革命事業的前行和革命勝利的到來。工農紅軍在長征中與左傾錯誤及分裂傾向做鬥爭,獨立自主、一起從實際出發逐漸探索創造農村保衛城市的革命道路使得中國走向革命勝利的大道。工農紅軍在長征途中面對自然環境挑戰、面對國民黨敵軍的重重圍困等所鍛造成來的艱苦奮鬥的意志使得其面對重重挑戰和逆境,最終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