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本身就是一條非常艱苦的路,既然選擇,就要堅持走下去並有所作為。”

---- 王琳
80後女科學家王琳:提取絲膠修復神經

央視網消息:“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儀式上的王琳,一條黑色連衣裙外搭配了一條紫色披肩,頭髮輕挽,幹練中露著一絲俏皮。
  當天,她因致力於再生醫學研究,開創性地從蠶絲中提取絲膠用於受損神經、心肌、骨骼肌等多種創傷的修復治療,系列原創工作開創了絲膠在再生醫學中研究和應用的新領域,獲得第十三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

變廢為寶 開絲膠研究先河
王琳資料圖

在中國,養蠶業是門歷史悠久的古老行業,幾千年來,人們一直用加熱法處理蠶繭,以去除粘連蠶絲的絲膠。蠶絲,或者説純凈的絲素,最終被製成了絲綢,而絲膠卻成了無人問津的廢料。直到現代,人們已經為絲素開發出了紡織以外的用途,但對絲膠依然視若無睹。
  作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主任,王琳發現了一種變廢為寶的可能性,那就是用絲膠修復人體受損的神經、軟組織和肌膚,“補完”傷病之後殘缺的生命。
  “這項研究開始得頗為偶然。”王琳説,“我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之前曾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求學。她告訴我,絲膠的用途是一個無人涉足的冷門領域。這其實是一種非常值得玩味的現象,因為絲素已經被生物化學研究者們開發出多種全新的用途。既然如此,數千年來一直被人們棄置的絲膠,很可能是一座‘沉睡的寶藏’。”
  帶著這樣的想法,她和她的團隊開始了對絲膠的研究。通過重新設計實驗,王琳的團隊首先否定了前人認為絲膠具有免疫原性,會刺激人體産生免疫反應的結論,打通了進一步研究的道路。
  在這之後,王琳開始關注絲膠蛋白的優點。她發現,絲膠具有良好的細胞黏附性、穩定的天然熒光特性和優越的成膠性能。這意味著它有可能被製成在人體內自然降解的醫用材料,為人體組織再生修復效力。
  因為蠶絲是中國特有的生物資源,所以這個未知的領域,國際同行不多。“我們做這個研究非常孤獨,是這個領域的先驅團隊,很多未知需要進行探索,但是有意思的地方也正在這裡。”王琳説。

潛心研究 絲膠應用解醫學難題
學生時代的王琳(視頻截圖)

交通事故導致的外傷,軍人和警察在執行任務中遭遇的戰傷,都有可能導致人體失去比較長的一段外周神經。為了儘快修復神經來保證肢體功能正常運轉,目前的外科醫生通常會考慮神經移植。但這樣的治療,必然會在患者身上形成多處損傷。
  如果用絲膠製成“神經導管”,這個難題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就好比在兩個斷點之間修建一條具有納米拓撲結構的微型“隧道”,讓神經在腔內重新生長對接。當修復完成時,導管本身也已經基本被人體所吸收,不必再經過手術取出。這種全新的神經修復策略,為傷員提供了減少“開刀”次數的可能性。
  對於在老年人中高發的疾病腦卒中,目前臨床救治非常困難,治療方法也非常有限。而絲膠恰恰為腦卒中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有吸引力的治療方案。
  王琳帶領團隊設計了在小鼠身上模擬腦卒中的實驗,用魚線暫時阻塞小鼠的腦部血管,大約15分鐘之後再解開,以模擬腦卒中對腦神經的損害。而後,小鼠腦部就會被植入絲膠神經支架,以挽救瀕臨死亡的腦神經元,阻止其功能的喪失。 對小鼠的“治療”結果表明,用這種方式來修復受損神經是可行的,神經支架的降解産物可以促進神經細胞的代謝,避免了大量神經元的死亡。
  在完成進一步的實驗之後,這項技術就有可能進入到對人類志願者的臨床應用階段。
  在王琳看來,絲膠的獨特性質,使它有可能被開發成一種多功能的生物材料。甚至,絲膠可以製成某些藥物或者細胞的載體再植入人體。只要讓絲膠容器的降解速率與人體的組織修復速度相匹配,就可以發揮出類似“緩釋膠囊”的效果。
  如今,王琳的團隊是國內唯一在創傷修復和再生醫學領域對絲膠生物材料進行系統研究,並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研團隊。

初心不改 投身祖國醫學科研事業
王琳證件照

回到中國進行科學研究,寄託了王琳濃濃的報國情懷。王琳説,自己之所以能夠在醫學科研領域一直堅持走到現在並小有所成,與自己的成長經歷密不可分。
  王琳出生在一個醫學家庭,父母曾在德國學習工作,因此,她的童年是在萊茵河畔美麗的小城洪堡度過的。多年前,當王琳的父母意識到祖國對優秀醫學人才有巨大需求,毅然放棄了‘小家’正在享受的舒適,全家歸國以圖報效。在父母的影響下,王琳最終選擇回國投身醫學科研事業。
  在國內,王琳看到一些病人不能得到良好的救治和康復訓練,也看到一些因病致貧。通過自己的研究,為同胞們開發出更多經濟而有效的再生醫學治療方法,變成了紮根她心底的“初心”。
  王琳説:“科研本身就是一條非常艱苦的路,既然選擇,就要堅持走下去並有所作為,未來的路還很長,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工作努力報答國家並且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編輯:薛姚 孟利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