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匠人趙艷強:執著守候非遺春天

“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淩空去,青雲有路通。”這是清代詩人吳友如筆下描繪的民間春天放風箏的情形。風箏古時南方稱“鷂”,北方稱“鳶”,距今已有2400多年曆史,是人類發明的最早“飛行器”。

時光流轉,如今的生活似乎被人們按下了加速鍵,少了幾分悠遊自在的樂趣。但在廊坊市安次區調河頭鄉第什裏村趙艷強家中,卻總能從五顏六色的紙鳶中感受到春日的悠閒意趣。

趙艷強是風箏世家的第五代傳人,1993年,18歲的趙艷強開始跟著師承天津“風箏魏”的叔叔趙宗信學做風箏。20多年來,趙艷強一直延續著製作風箏的傳統技藝,執著守候著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春天。

製作風箏是個巧活,不僅涉及到美學,其中還有力學原理。即使樣子再好看,飛不起來也不行。19歲那年秋天,趙艷強花了4天時間第一次做出了一隻活靈活現的老鷹風箏。可是,當他興奮地拿到室外放飛時,風箏卻一頭栽到地上。原來,製作風箏的時候,他沒有考慮到風箏前後重量的均衡,使得風箏在放飛時“頭重腳輕”失去了平衡。後來,他把一小段秸稈綁在風箏的尾部,“老鷹”能平穩飛了,但風箏卻不好看了。

有了這次“教訓”,趙艷強仔細琢磨重量、風向、風力等問題對風箏的影響,每天坐在凳子上的時間不少於12小時。那時候,趙艷強如果沒什麼事,可以一天不出屋不説話,就做風箏。“做手藝就得耐得住寂寞,不怕吃苦不怕麻煩。”趙艷強坦言,到現在,他的性子一直是沉靜而穩重,這多多少少跟他所熱愛的風箏有關。

一把紙刀、一瓶糨糊、一個酒精燈、幾支毛筆、幾瓶顏料,這些製作風箏的工具看似簡單,但要做出一個美觀又好放飛的風箏卻需要深厚的技藝。

趙艷強説:“主要是扎、糊、繪、放這四個步驟。製作骨架的竹篾,至少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時間陰幹。然後根據所需寬度、長短劈成竹篾,接著用酒精燈烤成各種形狀。風箏面有絹布、尼龍綢、杜邦紙等。金魚和蜻蜓風箏飄逸輕盈,要用絹布;老鷹風箏雄渾剛勁,要用無紡布,蝴蝶風箏著色艷麗,尼龍綢最合適……”

竹篾、絹布、膠水、棉線……這些尋常的材料在趙艷強手中不斷地變化組合,從孩童玩具到工藝品,趙艷強繼承著傳統的手藝和圖樣,又結合市場需求改變著風箏的樣子,大到5米多長的老鷹風箏,小到巴掌大小的雙魚風箏,特別是軟翅風箏,少了呆板和束縛,更添柔美灑脫。

近年來,趙艷強出席各類展覽,參加各種風箏協會活動,作品還被收入美術館…2009年,安次區第什裏風箏被評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15年3月,趙艷強被河北省文化廳評為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至此,第什裏風箏和趙艷強有了更深的關聯。

如今,趙艷強還在恢復傳統的沙燕風箏。這種風箏呈“大”字狀,頂部描繪了燕子的頭部,左右兩邊被製成燕子的尾部,“肚子”上描繪著象徵吉祥如意的圖案。在趙艷強眼中,沙燕不僅僅是簡單的風箏,它充滿了匠人的智慧,更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於手藝傳承,趙艷強説,“傳承要看‘緣分’二字,只要有人願意學,我會傾囊相授。希望這門技藝能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