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北部戰區空軍部隊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開展黨建扶貧記事

中國新聞來源:新華社 2017年06月29日 20:0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新華社長春6月29日電 題:“紅太陽”照邊疆——北部戰區空軍部隊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開展黨建扶貧記事

  張玉清、何興、薛小嶺

  “紅太陽照邊疆,青山綠水披霞光,長白山下果樹成行,海南江畔稻花香……”“七一”前夕,吉林省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廣場上,北部戰區空軍某部官兵與身着民族盛裝的朝鮮族“阿媽妮”們一起歡歌起舞,喜迎黨的生日。

  廣場中心的電子屏上,一行大字格外醒目——“黨建扶貧謀致富,軍民魚水一家親”。村主任公維家動情地説:“五鳳村曾是全國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多虧北部戰區空軍搞的黨建扶貧,扶到了‘窮思想’的‘根’,激活了村裏黨員&&致富的勁兒!如今村民們‘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沿着五鳳村紅色旅游路線,記者來到一座碉堡前。74歲的朝鮮族老大爺申吉出説,這座碉堡是當年朝鮮族人民參加抗聯部隊抵抗侵略時留下的。戰爭年代,為了捍衛和平,一大批熱血青年應徵報名、血灑疆場,全村僅記錄在案的烈士就有20余名。

  為了紀念先輩,北部戰區空軍某部官兵與村民黨員一道,把散落在村莊周圍的4座碉堡逐個翻新,並全部保留了上面的彈痕,通過歷史重現來激發黨員和群眾的愛國熱情和創業動力。部隊還為村裏修建空軍標誌性雕塑和紅色文化廣場,打造黨群互助基地。在黨建扶貧的助力下,五鳳村駛入紅色旅游發展快車道。

  探尋五鳳村實現“彎道超車”歷程,記者得知,那年,北部戰區空軍黨委機關工作組經過實地走訪發現,五鳳村有23名黨員在外打工,村支書一直空缺,黨組織功能弱化,村裏沒有&&人,許多村民收入仍掙紮在貧困線上。

  戰爭年代是人民群眾支持我們打敗敵人,和平時期我們更不能忘記百姓的恩情。為此,戰區空軍黨委機關將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於一身的五鳳村列為黨建扶貧定點村。

  然而,黨建扶貧是否可行?如何實施?面對一連串問題,北部戰區空軍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劉立文一語中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錢給物只能短暫脫貧,拔‘窮根’換‘新血’才能讓村民走上致富路。抓扶貧首先要強黨建,關鍵要扭住‘基層組織強功能、黨員幹部強黨性、人民群眾得實惠’這個‘牛鼻子’,趟開‘思想融合共學、組織融合共贏、情感融合共進、文化融合共鳴、技能融合共為’的新路子,把貧困村黨支部打造成帶領群眾艱苦創業的‘火車頭’,真正提升黨員群眾立足自身脫貧致富的內動力。”

  脫貧致富,理念先行。如何讓這些整天忙碌在田間地頭的淳樸百姓,從內心深處轉變思想理念呢?他們提出通過與貧困村黨支部“結對子”的方式,共學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共過組織生活、共解發展難題。

  黨員&&,攻堅扶貧。他們幫助村黨支部規劃了一“紅”一“綠”的發展思路,選出了致富&&人,堅定了村裏黨員群眾創業的信心和決心。一些原本打算外出務工的黨員打消了念頭,帶領群眾搭起了蘑菇棚,建起了“綠”色的農家樂,發展起了轟轟烈烈的“紅”色旅游業。

  小營鎮鎮長張學斌高興地説,就在前幾天,部隊還派理論專家來為村民解讀政策,現在村民們脫貧致富的勁頭足着呢!

  走進82歲朝鮮族老婆婆梁京子的新家,老人連聲用朝鮮語説:“感謝共産黨!感謝人民空軍!”梁京子老伴過早離世,以前只能靠低保養活腦癱的女兒,50多年的土坯房夏天雨水灌,冬天寒氣鑽。

  北部戰區空軍某部官兵得知老人的困難後,主動籌集“特殊黨費”捐款捐物,為包括梁京子老人在內的五戶困難家庭重建了5所新房。

  這只是他們黨建扶貧的一個縮影,這個部政委潘振平介紹,近年來,北部戰區空軍部隊確定結對幫扶11個貧困村,援建28個脫貧項目,資助600多名家庭貧困學生,參加義務植樹、獻血、捐贈等公益活動7000餘人次。此外,他們還結合空軍“藍天春蕾計劃”,開展“讓花蕾在陽光下成長”主題活動,組織官兵“一對一”幫扶留守兒童。

  黨建扶貧助致富,軍民魚水一家親。正是軍民之間的真情相待、真心相愛,使北部戰區空軍某部連續13年被延邊州政府評為“雙擁共建先進單位”,2015年被空軍評為擁政愛民先進單位,2016年被授予全國擁政愛民模範單位榮譽稱號,延吉市也連續8次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新聞圖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