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治國理政新實踐?安徽篇】青山綠水真能變成金山銀山?——264萬人發展鄉村旅遊脫貧致富背後的故事

中國新聞來源:新華社 2016年12月07日 18:03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摘要

  “避免一哄而上”——旅遊扶貧同樣講究精準到位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旅遊扶貧見效快,並有助於改善貧困戶就業結構。但一些地方的旅遊扶貧工作仍然存在基礎設施落後、同質化嚴重等不足。

  業內人士認為,深入推進旅遊扶貧工作需要進一步提升政策精準度,整合資金為鄉村發展提供“持續推力”。相關部門應形成統一機制,找準扶貧對象,確保工作人員、思路的連貫性,加強對地方執行旅遊扶貧規劃的監督檢查,並制定鼓勵政策,激發地方發展旅遊扶貧的內生動力,避免規劃停留在紙面上。

  國際民間藝術組織副主席陳平指出,目前國內多地鄉村旅遊被“農家樂”填充,而大部分“農家樂”形式大同小異。“一些貧困縣甚至匆忙上馬旅遊項目,進行簡單模倣與複製。雖然投入大量資金,卻因為缺少競爭力而難以吸引客流。”中部一景區負責人徐音説。

  中國未來研究會旅遊分會副會長劉思敏認為,貧困鄉村和地區要緊抓旅遊扶貧,已經脫貧的鄉村和地區,要注重推動鄉村旅遊轉型升級。但要避免一窩蜂上馬項目,防止運動式、跟風式搞旅遊扶貧。旅遊扶貧工作,必須進行前期科學論證,提高規劃及扶持政策的精準度。

  陳平分析説,鄉村旅遊發展不能任由市場與開發商主導,應進行統一規劃與指導。具體措施可將原有的民俗節慶、賽事、遊藝等活動擴大,結合當地傳統農事、娛樂活動等,讓遊客深度參與其中,體驗當地文化魅力。

  專家們認為,旅遊扶貧關鍵是讓更多貧困人員參與進來,避免成為大企業、大資本的遊戲。各地在發展旅遊扶貧工作中應重視建立貧困戶參與和分享機制,幫助他們提升旅遊經營能力與服務意識,最大程度分享旅遊扶貧的紅利。

  劉思敏倡議,像當年的講師團支教那樣,由政府開展“旅遊智力下鄉工程”,促進更多熟悉旅遊經營的社會志願者下鄉,以志願活動的形式,定向幫助貧困戶提升旅遊經營理念與創業能力。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