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治國理政地方談】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中國新聞千龍網 2016年03月31日 19:0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3年多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以人民為中心,以共同富裕為指向,始終與人民心連心。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主要民生指標卻穩中有升。在共建共享發展中,人民享有更多獲得感,人民幸福有了新飛躍。

  住窯洞、睡土炕、忍叮咬,打壩挑糞、修公路、建沼氣……這些陜北歲月,給那時的青年習近平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這份終身難忘的黃土情結,伴他從西北山村到華北縣城,從東南特區到執掌一省,從直轄市市委書記到掌舵“中國號”巨輪……他用自己的雙腳,一步一步丈量著中國大地;用真切樸實的話語,熨貼著困難群眾的心。

  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樹立“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理念,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的提出,是治國理政方略的與時俱進和人民幸福的新飛躍。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共産黨人的奮鬥目標,更是治國理政的應有之義。數據顯示,從2011年到2014年,全國農村貧困人口從1.22億人減少到7017萬人,累計減貧5221萬人,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人口的總量。

  數據無言,卻最有説服力。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中央領導同志紛紛深入基層,他們念茲在茲的是億萬人民的小康生活。人們對中央領導同志親切稱呼的背後,講述著這樣的真理:你與百姓有多近,百姓就對你有多親。

  習近平總書記説,“中國夢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中國夢的出發點、落腳點是人民,體現了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根本價值。

  破浪前行的“中國號”巨輪,所有乘客都是“命運共同體”,“夢想”則成為最澎湃的動力。中國夢凝聚了中華民族170多年的夢想。在歷經滄桑的磨難中,中國人民熱切盼望的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夢想深深紮根于中國人的心底,烙印在民族記憶的深處,成為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中國夢與老百姓息息相關。中國夢最終落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上,落實到解決老百姓關心的一件一件具體事情上。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構成了中國夢最堅實的基礎。

  老百姓的追求是什麼?就是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一句話,就是安居樂業、衣食無憂、學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中國夢連著民生。在實現中國夢的不同階段,民生的水平和內涵是不完全一樣的。現階段,一要解決基本民生,建立起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體系,編織起涵蓋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等保障基本民生的安全網。

  改善民生不是一時一事的政策安排,而是中國道路的本質要求。當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形之手”不僅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

  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主要民生指標卻穩中有升;企業養老金連年上漲,退休人員共享發展成果;織就世界最大的養老、醫療、教育三張“全民保障網”,不讓一個百姓“漏底”……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享有更多獲得感。

  中國夢,人民夢。“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由千千萬萬個微小的夢想共同托起。要積聚民力,為中國夢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夢在前方,路在腳下。實現夢想靠奮鬥。奮鬥是創造歷史的法寶,也是成就事業的基石。

  全國13億人,每一個人都是“夢之隊”的一員,都是中國夢的參與者、書寫者,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能匯聚起強大的正能量,就能托舉起偉大的中國夢。

  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從福利到權利,3年來,“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理念不斷被續寫發展的新篇章。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為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寫下生動注腳,把人民幸福鐫刻在通向中國夢的里程碑上。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