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大熊貓瀕危等級從“瀕危”降為“易危”這一情況,國家林業局近日表態稱,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因此仍需堅持不懈地加強大熊貓保護工作。 物種的瀕危等級劃分,由高到低分別為: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無危。
美國當地時間9月4日,國際環保組織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報告中宣佈,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等級從“瀕危”降為“易危”。國家林業局針對大熊貓“降級”這一消息,及時發表聲明,作出“大熊貓仍是瀕危物種,將大熊貓保護等級降低還為時過早。”的回應。
針對近日大熊貓“危”度降級的消息,熊貓頻道採訪了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大熊貓管理辦公室主任何禮文。何禮文表示,從側面看,熊貓“降級”是對保護機構在工作上的切實肯定,從保護工作的宣傳和具體措施方面我們都取得了成功。
就大熊貓“降級”一事,熊貓頻道採訪到陜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眾教育科主任何少文,他表示:熊貓不再是“瀕危”物種代表了我們保護工作的階段性成功,但遠未到功成名就封刀江湖的程度。
針對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大熊貓受威脅程度從“瀕危”降級到“易危”這一情況,美國動物學家喬治·夏勒博士在接受熊貓頻道獨家專訪時明確表態,目前野生大熊貓數量僅約2000隻,且種群分散,仍屬瀕危。IUCN這一降級評定過於草率,希望其能更正錯誤,同時也希望中國繼續珍愛大熊貓及其生存環境。
針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佈的最新報告,將大熊貓瀕危等級從“瀕危”降為“易危”。對此評定,被稱為“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第一把交椅”的胡錦矗教授認為,大熊貓瀕危狀況仍在,目前是從“瀕危”向“易危”的過渡時間。
與人類基因最為相近的哺乳動物類人猿,其6個種中的東部大猩猩、西部大猩猩、婆羅洲猩猩、蘇門答臘猩猩被劃定為極危,意味著它們離滅絕只有一步之遙。其餘兩種類人猿——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則是瀕危物種。
1980年代之前可可西裏槍聲不斷,藏羚羊數量從20萬隻銳減到不到2萬隻,被IUNC定為瀕危物種。但隨著持續不斷地打擊盜獵和建立保護區,藏羚羊的種群現在逐漸恢復到當初的20余萬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