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保護區:從“瀕危”到“易危” 保護工作封刀江湖言之尚早

來源: 央視網熊貓頻道 時間:2016年09月14日 10:28 字號: A A+

央視網熊貓頻道消息(記者 李澄渲)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宣佈,將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從“瀕危”變為“易危”。大熊貓“危”度降級瞬間引發社會不同層面的熱議。降級是不是一個好消息?是否意味著大熊貓保護事業的成功?未來我們將如何繼續開展大熊貓保護工作?

大熊貓保護事業成效顯著,“危”度降級有欠考慮

就大熊貓“降級”一事,熊貓頻道採訪到陜西佛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眾教育科主任何少文,他表示:熊貓不再是“瀕危”物種代表了我們保護工作的階段性成功,但遠未到功成名就封刀江湖的程度。何少文説:“我覺得最成功的還是圈養和人工繁育的大熊貓,問題是圈養大熊貓和野外大熊貓有很大不同。臥龍和成都基地的努力,為大熊貓物種保護做出了卓越貢獻,可野外大熊貓的生存境遇沒有圈養大熊貓這麼幸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這時降低大熊貓的受威脅程度,我覺得有欠考慮。”

“秦嶺大熊貓大約3—4年為一個繁殖週期,一隻雌性大熊貓在性成熟達到3歲以後,一生能繁殖四次就不錯了。但是,野外繁殖的確太難了!”何少文感嘆道,“我們都知道,大熊貓的發情期很短,要很好地把握在發情期內順利交配,其困難重重。”

困難之一,是在野外環境中,雄性大熊貓要在很大範圍內去尋找雌性大熊貓留下的氣味。為了爭奪“心上貓”,多只雄性大熊貓會圍繞一隻雌性大熊貓爭鬥7、8天甚至10天,努力打鬥,勝者交配,此為困難之二。且不談勝利的大熊貓體力如何,如果雄性大熊貓的精子成活率不高,雌性大熊貓這一年的交配也就很難完成了。

佛坪保護區監測大熊貓發情交配(圖:佛坪保護區提供)

佛坪保護區監測大熊貓發情交配情況(圖:佛坪保護區提供)

  棲息地破壞動搖了大熊貓存活的基礎,提高公眾意識是關鍵

隨著穿越秦嶺的公路、鐵路密度越來越大,在方便人們出行的同時,也造成了對野生動物的困擾。何少文説:“大熊貓是一種很靦腆、很敏感的動物,尤其害怕打擾。即使是素質很高的人,如果頻密地進入野生動物的家園,也一定會對野生動物造成行為、生理和心理的影響。目前我們控制得很好,在保護區邊緣的參觀還是允許的,除了諸如去年犬瘟熱需要隔離外界的特殊情況,我們就嚴格禁止進入保護區。我們的領導幹部也會利用對生態文明造成損害的追究機制,對行為規範做最有力的約束。”

據了解,從2015年起,佛坪保護區開始接待青少年活動,對青少年進行環境教育,通過這些活動的宣傳,讓社會理解到保護區的管理模式,從而提高公眾的保護意識。“值得高興的是,現在環保主義者越來越多了!”何少文説道。

保護事業永不停步

工作人員帶著日常用品進山(圖:佛坪保護區提供)

工作人員帶著日常用品進山(圖:佛坪保護區提供)

在野外工作,困難危險猶如家常便飯,當談到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野外工作經歷時,何少文説:“人在野外環境是比較危險的。去年就有人在保護區周邊因發現電網死亡。我曾經在一年冬天的夜晚迷路,找不到回野外營房的路,差點凍死。萬幸最後回到營房,但迷路時經歷的那種絕望終身難忘。”  

大熊貓的保護事業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其傳承精神值得我們尊敬。何少文表示無論大熊貓“降級”與否,都將繼續更好地保護大熊貓及其它物種,尊重動物的自由,因為這才是一個社會成熟、文明的標誌。

收藏
下載客戶端

蘋果IOS

安卓

iPanda熊貓頻道官方APP

iPanda熊貓頻道微信公眾號

iPanda熊貓頻道官方微博

860010-11590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