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興起于二十世紀初,而大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尋根”熱,九十年代“國學”熱再次欣起遂至今,無不是今人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與正視。國學的精髓在原典、在先秦子百家之思想,尤其是儒家,開創了中華民族的道統,滋養了國學的千年發展。《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是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最為流行的童蒙讀物,被譽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在這裡小編把百家講壇裏的《三字經》、《百家姓》匯集一起以饗讀者。

《百家姓》 更多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解讀《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部記錄姓氏的童蒙讀物。它只有568個字,包括504個姓氏。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尋根問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姓氏及其附著的文化內涵就是一張絕佳的名片,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載體,它以一種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史。“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這看似簡單的文字排列,卻折射了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血脈。

《千字文》

《千字文》


         《千字文》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是由一千個不同字組成的四字駢文,從盤古開天地到自然現象,再到詩書禮儀等,內容天馬行空,包羅萬象。史載梁武帝命人從王羲之作品中挑出一千個不同的字,每紙一字教授皇子,但雜亂難記,於是他命文學侍從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將這一千字編撰成一篇通俗易懂的啟蒙讀物,千字文始成。全文除潔字出現兩次外,全無重復,且對仗工整,文采斐然,令人稱絕。因為取自王羲之作品,《千字文》自誕生起就與書法息息相關,隋唐以後,凡著名書法家均有不同書體的《千字文》作品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