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2013年6月17日,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首次搭載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邱建文從南海一冷泉區海底回到母船甲板上,參名下潛人員出艙,標誌著“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首次下潛任務順利完成。同時,“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還帶回了蜘蛛蟹和冷珊瑚等珍貴海底樣品。中國網絡電視臺科教臺從科普的角度對“蛟龍號”的構架,前世今生等進行了揭秘,也對“蛟龍號”的新聞進行了實時報道。

圖解蛟龍號
蛟龍首次搭載科學家下潛
蛟龍號兩大主體工程

潛器本體系統:一塊塊難啃的技術骨頭

載人潛水器本體研發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生命支持系統、水聲通訊、控制系統等多方面內容。在國內100多家研製單位齊心協力下,歷經6年聯合技術攻關,“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順利問世。

水面支持系統:為“蛟龍入海”保駕護航

水面支持系統是載人潛水器執行任務的依託,它與潛器本體系統一起構成了我國載人深潛工程的主體。水面支持系統主要包括母船總體設計、母船改造、布放回收系統、輔助系統等4大部分。

我國深海運載器發展簡史

早期探索:
從“海人一號”到“探索者號”

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機器人專家蔣新松院士就成功研製了中國第一台水下機器人“海人一號”,開始了中國人在深海運載器方面的探索。隨後“探索者”號實現了我國水下機器人從有纜到無纜的重大飛躍。

6000米水下機器人:
深海放出“返回式衛星”

“CR-01”6000米水下機器人的研製成功,使中國成為當時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6000米級水下機器人的國家,它被國外視為 “中國在深海放出的第一顆海底返回衛星”,為我國深海載人潛水器這個“海底飛船”研製奠定了堅實基礎。

深潛試驗:
從海底50米到海底5000米

海上試驗是檢驗“蛟龍”號各項性能指標最有效的“試金石”。從2009年至今,中國載人深潛海試團隊有計劃地進行了50米、1000米、3000米、5000米海底深潛實驗,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就實現了從50米到5000米的巨大跨越。

海底載人深潛技術:
自主設計集成凸顯創新能力

“蛟龍”號從總體方案設計,到潛水器的初步設計和詳細設計,到最後的總裝聯調和水池實驗,都由我國工程技術人員獨立完成。研發團隊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已經掌握了深海載人潛水器自主設計、集成創新等核心能力。

各國深海載人潛水器

俄羅斯和平二號潛水器

俄羅斯是目前擁有載人潛水器最多的國家,較著名的是1987年建成的“和平一號”和“和平二號”6000米級潛水器。

美國阿爾文號深潛器

美國是較早開展載人深潛的國家之一,1964年建造的阿爾文號載人潛水器是他們的代表作,可以下潛到4500米的深海。

日本深海6500深潛器

日本1989年建成了下潛深度為6500米的深海6500潛水器,水下作業時間8小時,曾創紀錄下潛到6527米深的海底。

法國“鸚鵡螺”號潛水器

法國1985年研製成的“鸚鵡螺”號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6000米,共下潛1500多次,完成過深海海底生態等調查搜索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