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人文歷史 | 人物 | 軍事 | 探索 | 時政 | 社會 | 其他
歷史秘聞 | 考古發現 | 皇陵 | 古跡 | 大清 | 慈禧 | 傳奇人物 | 軍政名人 | 武俠 | 將帥 | 二戰 | 戰爭 | 宇宙奧秘 | 地理風光 | 自然 | 災難 | 動物 | 科技 | 靈異未知 | 奇聞異事 | 揭秘 | UFO | 懸案 | 文物 | 航空航天 | 建築工程 | 抗日 | 文明 | 事件 | 外交 | 文體明星 | 社會名流 | 體育 | 女性 | 娛樂 | 青少 | 改革開放 | 文化藝術 | 農業 | 經濟 | 宗教 | 西藏 | 民族民俗 | 百姓故事 | 刑偵 | 慶典 | 經典紀錄片 | 毛澤東 | 周恩來 | 鄧小平 | 宮殿 | 民國 | 世博 | 幹屍 | 希特勒 | 古墓
央視特別節目 | BBC紀錄片 | 新影紀錄片 | 央視欄目 | 探索發現 | 美國歷史頻道 | CCTV9特別呈現 | CCTV9歷史傳奇 | 經典人文地理 | CCTV9發現之路 | 地理中國 | 可凡傾聽 | 音樂傳奇 | 軍事紀實 | 看見 | 深度國際 | 百戰經典 | 第10放映室 | 見證 | 這裡是北京 | 檔案 | 行者 | 百戰經典 | 經典傳奇 | 記憶 | 重訪 | 華人世界 | 走遍中國 | 老梁故事匯 | 真相 | 國寶檔案 | 綠色空間 | 人物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央視精品紀錄片 | CCTV-1 | CCTV-2 | CCTV-3 | CCTV-4 | CCTV-5 | CCTV-6 | CCTV-7 | CCTV-9 | CCTV-10 | CCTV-12 | CCTV-音樂 | CCTV-新聞
1949-1978 | 1979-1999 | 2000-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學生在老師家搞貓膩 早期日本諜報活動
對中國人來説,日本是一個令人感覺複雜的國家。它當年的軍事霸道,以及後來的經濟強悍,都讓人印象深刻。同時,類似的印象深刻又不止於此。日本的拿來精神,也令大家印象深刻。據説日本是第一個翻譯《孫子兵法》的國家。而對其中《用間》篇的重視,又使日本自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伊始,就培育了“庭番生諜”的傳統。所謂庭番,出自“庭番士”,字面意思接近於中國古代的“死士”,係指德川家康豢養的情報人員。實在説,間諜從來不是某一個國家的專屬産品,但像日本當年那樣,對穿上校服的小學生便灌輸“凡是你們認為可以懷疑的一切事情,即使牽涉到你們的父母,你們都應該向警察報告”之類,鼓勵為“國家利益”不惜“大義滅親”的舉國體制,的確並不多見。
至於日本對中國的間諜活動,更因地理上的相鄰、文化上的相近和資源上的誘惑,而受到格外重視。譬如日本是最早向中國派遣顧問的國家之一。自清末實行新政、編練新軍,中國就開始聘請日本顧問。在清政府看來,日本在現代化進程中所遭遇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比之西方列強更切合中國實際;而中日文化的相近,以及它仿傚德國所建立起來的軍事制度,也比較適合曾經受過德國人訓練的北洋軍;並且日本顧問的聘用費用相對較低。這樣的考慮,不可謂不細密,然而卻也正中日本的下懷。從擔任袁世凱、段祺瑞、黎元洪顧問的青木宣純、坂西平八郎,到為孫中山、孫傳芳、張作霖擔任顧問的佐佐木到一、岡村寧次、土肥原賢二,日本人對中國政治、軍事均有介入和滲透。
擔任過清朝公使書記官的黃遵憲,在他的《日本雜事詩》後記中感嘆,日本研究中國之書數量甚豐,中國寫日本之書數量與質量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在日本學習、生活多年的戴季陶也説,你們試跑到日本書坊店裏,去看日本所做關於中國的書籍有多少。
這種“解剖”“化驗”最典型的例證,也許無過於地圖的繪製。地圖一向被稱為軍隊行動的嚮導和作戰的指南。因此,地圖的測繪,一直被各國政府視為“國之神器,不可予人”,而掌握了一個國家的精確地圖與關鍵設施的地理坐標,也就意味著對其國防和經濟命脈的瞭如指掌。明治維新後,日本便積極對中國展開實地測繪,1874年日本陸軍便出版了《清國海南省地方圖》。之後1894年的甲午戰爭,大批日本浪人事先到中國東北、華北及朝鮮實地繪製的作戰地圖,使得日軍得以順利攻佔九連城、金州、旅順口和威海等重要城鎮。而侵華戰爭之前,日本對中國的航拍,幾乎覆蓋了中國全境,航拍的內容細緻到街區,並且標有精細的經緯度和拍攝日期,城門、機場、交通樞紐等戰略要點也一一標注。在此基礎上,又派遣大量間諜,攜帶測繪器材,對航拍照片實施校準。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接收了數以萬計的日軍作戰地圖,其內容之繁多,繪製之精細,令人不由不發出“中華腹腋,幾為倭人洞悉”的慨嘆。
這種將工匠意識運用到如此極致的事件,實在是不勝枚舉。而《日諜在中國(1895 ̄1945)》正是詳細記錄了日本如何在上述50年間,運用間諜這支“軍刀後面的暗箭”,對中國政治、軍事乃至民情的滲透、影響,其中既有日本間諜體制、運作以及間諜銓選、訓練和一些常規間諜門類、手段的專業介紹,更對日本在中國特務機關的建立和分佈,進行了詳細描述。對於“中村事件”、“成都事件”、“南苑諜案”等具體間諜事件,以及間諜人物,尤其是引人關注的女間諜,如川島芳子等,都辟有專章。而日諜對張作霖、吳佩孚、馬佔山、于學忠、蔣介石、宋子文等政要謀殺的情節敘述,更可以因應當下大眾對諜戰秘聞的興趣。
(《日諜在中國(1895~1945)》,戚厚傑主編,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16.00 作者:半夏 來源:中華讀書報)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