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紀錄片檢索 更多
按類型檢索

人文歷史 | 人物 | 軍事 | 探索 | 時政 | 社會 | 其他

個性小分類

歷史秘聞 | 考古發現 | 皇陵 | 古跡 | 大清 | 慈禧 | 傳奇人物 | 軍政名人 | 武俠 | 將帥 | 二戰 | 戰爭 | 宇宙奧秘 | 地理風光 | 自然 | 災難 | 動物 | 科技 | 靈異未知 | 奇聞異事 | 揭秘 | UFO | 懸案 | 文物 | 航空航天 | 建築工程 | 抗日 | 文明 | 事件 | 外交 | 文體明星 | 社會名流 | 體育 | 女性 | 娛樂 | 青少 | 改革開放 | 文化藝術 | 農業 | 經濟 | 宗教 | 西藏 | 民族民俗 | 百姓故事 | 刑偵 | 慶典 | 經典紀錄片   | 毛澤東 | 周恩來 | 鄧小平 | 宮殿 | 民國 | 世博 | 幹屍 | 希特勒 | 古墓

按來源檢索

央視特別節目 | BBC紀錄片 | 新影紀錄片 | 央視欄目 | 探索發現 | 美國歷史頻道 | CCTV9特別呈現 | CCTV9歷史傳奇 | 經典人文地理 | CCTV9發現之路 | 地理中國 | 可凡傾聽 | 音樂傳奇 | 軍事紀實 | 看見 | 深度國際 | 百戰經典 | 第10放映室 | 見證 | 這裡是北京 | 檔案 | 行者 | 百戰經典 | 經典傳奇 | 記憶 | 重訪 | 華人世界 | 走遍中國 | 老梁故事匯 | 真相 | 國寶檔案 | 綠色空間 | 人物

按字母檢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頻道紀錄片

央視精品紀錄片 | CCTV-1 | CCTV-2 | CCTV-3 | CCTV-4 | CCTV-5 | CCTV-6 | CCTV-7 | CCTV-9 | CCTV-10 | CCTV-12 | CCTV-音樂 | CCTV-新聞

按年份檢索

1949-1978 | 1979-1999 | 2000-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熱紀錄排行 更多

前方記者余樂:非洲肯尼亞拍攝手記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3日 16: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

從北京出發,經迪拜轉機,大約15個小時的空中旅程,當地晚間時間攝製組終於抵達肯尼亞的首都內羅畢。

內羅畢是非洲拍攝的重點,聯合國環境總署UNEP就設在首都內羅畢。第二天一早,拉開賓館的窗簾,打開窗戶,內羅畢在小雨後的空氣很新鮮。遠處的樹梢上,幾隻説不上名字的大鳥不時舒展著雙翼。樹下的馬路上,大批徒步行走的黑人們十分壯觀。非洲,我們來了!

我們要去的第一站,就是大名鼎鼎的UNEP。一早,央視非洲站的記者兄弟們熱情為我們嚮導和翻譯。一切設備裝車之後,我像往常一樣來到副駕駛的位置,打開車門,剛踏上一隻腳,卻發現自己跟前擺著一個方向盤。笑聲在2秒鐘之後充滿了車廂,我也自嘲著來到左前方的車門,賓館高大的黑人服務生還對我作出開車的手勢:“Do you want to drive the car?”隨後露出兩排雪白的牙。

用力內羅畢有許多路是雙向行駛的雙車道,往來各一條道,路上的汽車排列得像兩條長龍。嚮導介紹説,一旦有事故發生,常常要堵上很長時間。我們出發得早,在與對方約定的時間到達了UNEP。

採訪安排得井然有序,幾位來自不同國家的聯合國官員們,對我們提出的氣候話題充滿興趣。他們分別從各自不同的研究和關注角度,講述了自己對全球氣候問題的看法。尤其對於乞力馬扎羅山在近些年來發生的融雪現象表達了擔憂。從他們提供的科學數據和照片來看,乞力馬扎羅山的雪線已經向上移動了不少;中國駐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代表王之佳先生,在非洲生活了十多年,他詳細地向我們描述了自己親眼見證的乞力馬扎羅雪山的變化,言真意切。

乞力馬扎羅山入口處

乞力馬扎羅山入口處

採訪在中午結束,離開UNEP的車上,我們穿起了短袖T恤,12月對於地處南半球的內羅畢來説正是盛夏。

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因流經本市的內羅畢河而得名。在當地語言中,內羅畢意為“清涼的水”。城市綠樹如蔭,花團錦簇,內羅畢又有“陽光下的綠城”之稱。然而,由於全球氣候變化,今年的雨季遲遲沒有到來,該國也陷入了嚴重的旱災。肯尼亞的旱災已經持續了4個多月,幾乎所有的城鎮都面臨著缺水危機。

內羅畢地處高原,一直以來都保持涼爽的氣候,這一氣候條件使瘧原蟲很難在蚊子體內發育,因此該地區的蚊子基本不具備傳播瘧疾的能力。但是,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氣溫上升,現在瘧原蟲可以在蚊子體內正常發育,這就使包括內羅畢在內的肯尼亞中部高地成了瘧疾高發的危險地區。

雪山下的兒童

雪山下的兒童

當天晚上,我們趕到了乞力馬扎羅山腳下的一家酒店。第二天走出賓館房門,巨大葉片的植物、各色的奇異花朵和悅耳的鳥叫,我相信電影《阿凡達》裏的潘多拉星球的設計一定參考了非洲的原始森林。

最合口味的早餐也許就是水果了,這裡的水果似乎很多,自助的早餐中總是有一些我們不認識的水果,比如一種圓圓的“愛情果”,切開嘗上一口,比醋還酸好多倍。

今天的任務就是爬山。3800米的高度是我們要去的地方。

出發沒多久,遠處青色的山體上方,很高的地方,“是雪山!”我叫了出來。山的確很高,山頂與山體似乎並不是連在一起的,因為中間被雲層切斷了,這個景象很快就從我們眼前消失在流動在山體旁的雲霧之間。

這麼快就目睹了雪山的山頂,除了地勢平坦的原因之外,只能説乞力馬扎羅山並非一般地高,實在是高。

一個多小時後我們穿過入口的大門,高度換做顛簸泥濘的道路,讓我們在原始森林裏遊蕩三個小時。我們在改裝後的豐田越野車裏就像被玩轉的骰子。辛苦了攝影師趙哥,在後排一直保護著那臺笨重卻昂貴的攝像機。

3800米是一片平原的地勢,氣溫比山下要低很多,高山處雲霧繚繞,再沒看到雪山。

我們在這裡採訪了隨行的一名當地背夫。他一直生活在這裡,目睹了雪山從多到少的整個變化過程。

一直以來,當地人的飲用水、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用水都依賴夏季融化的高山積雪。融雪還是大多數淡水河流的源頭。積雪的減少,乞力馬扎羅山下的居民將面臨更加嚴重的水資源危機。

乾旱區的人

乾旱區的人

當天夜裏我們要趕回內羅畢,因此沒有過多地停留,我們在午餐後開始下山,這時山上下起了小雨。乞力馬扎羅雪山是此行調查的重點,沒有在登山的過程中近距離見到雪山的樣子,大家都有些不暢快。不過下山的路上我們還是用各種笑話來彌補此行的遺憾。高臺長頭上係著一塊當地的頭巾,跟我們一起在車中猜腦經急轉彎,聽無厘頭的冷笑話,開心地像個孩子。

黃昏時分,在熊貓餐廳吃過中餐,我們前往機場打算遺憾而歸。就在途中,當地司機突然一個提示,全車人一起向路旁平坦的田地望去……

司機通過後視鏡發現了雪山,他把車停在路旁安全的地方。在我們身後夕陽下金色的雪山從雲端出現。

乾旱區取水的兒童

乾旱區取水的兒童

我們拎上攝像機,在田野裏狂奔了數百米,來到一顆枯樹前,將遠處乞力馬扎羅雪山的金頂記錄下來。比我們還要興奮的是當地的一群孩子。這令我們感到意外。我們大多是第一次來到非洲大陸,第一次見到乞力馬扎羅雪山的金頂,而當地的孩子也許不知多少次看到這樣的景象。他們在慶祝嗎?

我説不清楚乞力馬扎羅雪山對於這群平凡的孩子們來説意味著什麼?也許對於他們,乞力馬扎羅雪山的平常根本不算什麼奇觀。在孩子們的心中,雪山是美景?雪山是他們家園的標誌?無論是什麼,全球氣候變化的洪流中,此刻,雪山在他們眼中的樣子或將成為歷史。(記者:余樂)


 

責編:王卉

評 論

登錄 | 註冊 我要評論

內容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