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人文歷史 | 人物 | 軍事 | 探索 | 時政 | 社會 | 其他
歷史秘聞 | 考古發現 | 皇陵 | 古跡 | 大清 | 慈禧 | 傳奇人物 | 軍政名人 | 武俠 | 將帥 | 二戰 | 戰爭 | 宇宙奧秘 | 地理風光 | 自然 | 災難 | 動物 | 科技 | 靈異未知 | 奇聞異事 | 揭秘 | UFO | 懸案 | 文物 | 航空航天 | 建築工程 | 抗日 | 文明 | 事件 | 外交 | 文體明星 | 社會名流 | 體育 | 女性 | 娛樂 | 青少 | 改革開放 | 文化藝術 | 農業 | 經濟 | 宗教 | 西藏 | 民族民俗 | 百姓故事 | 刑偵 | 慶典 | 經典紀錄片 | 毛澤東 | 周恩來 | 鄧小平 | 宮殿 | 民國 | 世博 | 幹屍 | 希特勒 | 古墓
央視特別節目 | BBC紀錄片 | 新影紀錄片 | 央視欄目 | 探索發現 | 美國歷史頻道 | CCTV9特別呈現 | CCTV9歷史傳奇 | 經典人文地理 | CCTV9發現之路 | 地理中國 | 可凡傾聽 | 音樂傳奇 | 軍事紀實 | 看見 | 深度國際 | 百戰經典 | 第10放映室 | 見證 | 這裡是北京 | 檔案 | 行者 | 百戰經典 | 經典傳奇 | 記憶 | 重訪 | 華人世界 | 走遍中國 | 老梁故事匯 | 真相 | 國寶檔案 | 綠色空間 | 人物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央視精品紀錄片 | CCTV-1 | CCTV-2 | CCTV-3 | CCTV-4 | CCTV-5 | CCTV-6 | CCTV-7 | CCTV-9 | CCTV-10 | CCTV-12 | CCTV-音樂 | CCTV-新聞
1949-1978 | 1979-1999 | 2000-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新華網華盛頓12月14日電 (新華社記者任海軍)長期以來,作為世界上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美國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一直消極對待國際氣候變化談判、設法逃避自己的歷史責任。奧巴馬政府上任以來,美國的氣候政策雖然有所轉向,但這一轉向不僅顯得步履蹣跚,而且並未真正轉入正軌。
步履蹣跚
美國一向標榜自己“負有全球責任”,也一直試圖充當“世界警察”。但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真正需要美國負起責任的時候,其表現卻著實令人失望。
在上屆總統布什任內,美國退出了旨在控制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雖然奧巴馬政府上臺後,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採取了一些措施,在國際氣候變化談判中,奧巴馬政府也比前任政府注重“磋商”和“接觸”,但與國際社會多年的期盼相比,這一轉向並未入正軌。美國提出的減排目標離國際社會的要求仍相距甚遠;美國迄今未給出明確的資金援助數額;在技術轉讓問題上也消極應對;同布什政府一樣,美國現政府仍堅持讓發展中國家承擔具有約束力的量化減排指標。這些都表明,美國目前的氣候政策仍缺乏足夠的誠意。
在國家政治和經濟生活中,美國國會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美國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決策上,其重要性尤為突出。美國總統奧巴馬一直認為,通過立法手段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是最佳方式,如果缺乏國會的配合,上述目標無法實現。
奧巴馬今年年初攜超高人氣上臺之時,國會參、眾兩院均由民主黨人掌控,美國帶著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氣候法案前往哥本哈根的前景似乎非常光明。然而,事與願違,氣候法案在美國國會可謂舉步維艱。
今年6月下旬,眾議院以219票贊成、212票反對的結果跌跌撞撞地通過了《美國清潔能源安全法案》(眾院版氣候法案),但這項法案參院版的前景還很難預料。因為參院版氣候法案的通過至少要在參議院獲得60票贊成,而目前民主黨人在參議院擁有58席,雖然另有兩名獨立派議員加入民主黨黨團,但溫和派民主黨人仍對氣候法案存在較多異議,而共和黨人基本都對該法案持反對立場。
此外,美國國會明年11月將進入中期選舉,在此之前,如果氣候法案未能在參議院過關,其前景就更加不妙。由於失業率持續居高不下及奧巴馬支持率下跌,民主黨明年很可能優勢不在,這將進一步增加氣候法案在美國國會通過的難度。
未入正軌
奧巴馬政府迄今在減排目標、資金援助、技術轉讓等問題上的立場與國際社會的要求仍相距甚遠;民主黨主導的國會迄今推出的氣候政策則具有明顯的妥協性及貿易保護傾向。可以説,美國的政治家們再一次令公眾失望。
奧巴馬政府此前宣佈,將在哥本哈根大會上承諾2020年時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17%。這一目標僅相當於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排不到4%。而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定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展中國家要求發達國家2020年在1990年的水平上至少減排40%。
氣候變化主要是發達國家工業化過程中大量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的,廣大發展中國家是最大受害者。作為歷史上最大的排放國,美國有責任也有義務通過資金援助和技術轉讓等方式幫助發展中國家減緩、適應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然而,美國政府在這兩個問題上的做法同樣令人失望。
美國曾表態同意分擔氣候援助資金中的“合理份額”,但這僅是一種姿態。在技術轉讓問題上,美國政府也一直不積極,有時甚至給企業向發展中國家轉讓先進低碳技術設置障礙。
美國眾院版氣候法案提出要建立二氧化碳總量管制和交易機制,但也專門為那些對國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企業設計了逃避責任的“後門”抵消政策。這一政策允許不能直接減排的工廠通過在其他方面作出努力來獲取同等的碳信用額度。由於抵消項目的成本要比購買碳排放權或安裝新型節能設備便宜許多,這一政策為大企業提供了相當大的逃避承擔減排成本的空間。
一方面為本國大企業開脫,另一方面對他國企業毫不手軟,“碳關稅”政策即凸顯了美國部分議員假環保之名行貿易保護之實的做派。
眾院版氣候法案增加了“碳關稅”內容。這一條款無視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所處的不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在排放總量上堅持“國別統計”的做法,是舊的不合理做法的新包裝,是披著環境保護外衣的貿易保護主義,同時也違背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嚴重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由此可見,美國現政府在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上的態度雖有所轉向,但遠未進入正軌。
責編:李凡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