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紀錄片檢索 更多
按類型檢索

人文歷史 | 人物 | 軍事 | 探索 | 時政 | 社會 | 其他

個性小分類

歷史秘聞 | 考古發現 | 皇陵 | 古跡 | 大清 | 慈禧 | 傳奇人物 | 軍政名人 | 武俠 | 將帥 | 二戰 | 戰爭 | 宇宙奧秘 | 地理風光 | 自然 | 災難 | 動物 | 科技 | 靈異未知 | 奇聞異事 | 揭秘 | UFO | 懸案 | 文物 | 航空航天 | 建築工程 | 抗日 | 文明 | 事件 | 外交 | 文體明星 | 社會名流 | 體育 | 女性 | 娛樂 | 青少 | 改革開放 | 文化藝術 | 農業 | 經濟 | 宗教 | 西藏 | 民族民俗 | 百姓故事 | 刑偵 | 慶典 | 經典紀錄片   | 毛澤東 | 周恩來 | 鄧小平 | 宮殿 | 民國 | 世博 | 幹屍 | 希特勒 | 古墓

按來源檢索

央視特別節目 | BBC紀錄片 | 新影紀錄片 | 央視欄目 | 探索發現 | 美國歷史頻道 | CCTV9特別呈現 | CCTV9歷史傳奇 | 經典人文地理 | CCTV9發現之路 | 地理中國 | 可凡傾聽 | 音樂傳奇 | 軍事紀實 | 看見 | 深度國際 | 百戰經典 | 第10放映室 | 見證 | 這裡是北京 | 檔案 | 行者 | 百戰經典 | 經典傳奇 | 記憶 | 重訪 | 華人世界 | 走遍中國 | 老梁故事匯 | 真相 | 國寶檔案 | 綠色空間 | 人物

按字母檢索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頻道紀錄片

央視精品紀錄片 | CCTV-1 | CCTV-2 | CCTV-3 | CCTV-4 | CCTV-5 | CCTV-6 | CCTV-7 | CCTV-9 | CCTV-10 | CCTV-12 | CCTV-音樂 | CCTV-新聞

按年份檢索

1949-1978 | 1979-1999 | 2000-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熱紀錄排行 更多

回首淞滬會戰

發佈時間:2010年08月03日 13:35 | 進入紀錄片論壇 | 來源:中國日報

點擊進入高清視頻集:《蔣光鼐與一·二八抗戰》

點擊高清視頻:英勇抗戰的19路軍軍長蔡廷鍇

淞滬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軍隊之間的首次主力會戰,交戰雙方總共投入近百萬兵力,在三個多月的時間內激戰於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抗戰八年中規模最大,時間最持久的戰役之一,震驚世界。

縱觀淞滬會戰中,參戰日軍無論在兵員、武器,以及戰鬥力都是遠遠超越中國軍隊的,唯獨那不怕犧牲、奮勇殺敵的精神為中國軍隊軍所獨有。此役中國國力和軍力雖不如日本,但軍民拚死殺敵,終以25萬人傷亡的代價,堅決地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粉碎了日本三個月之內滅亡中國的迷夢!

中日兩國的戰略意圖

日本之所以在1937年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一是因為西安事變和平結束,國共停止內戰,醞釀二次合作,如中國恢復團結統一,日本將得不到其預期的在華政治和經濟利益;二是隨著南京政府“新經濟政策”的初見成效,中國國力開始充實,日本軍部認為,必須在中國羽翼豐滿之前予以挫折。同時日本也不相信“攘外必先安內”政策的南京國民政府此時有與日本作戰的決心;三是國際形勢使然。自1936年德意日反共協定簽訂之後,日軍軍部認為英美將被德意所牽制,無力干預其侵華行動;四是日本陸軍“七七事變”只是取得了在華北地區的局部勝利,但未能使中國屈服。因此,日本海軍部認為應該打擊中國的金融和工農業的心臟地帶——上海,嚴重摧毀中國繼續抵抗的經濟實力,迫使南京政府接受日本的要求。以上便是日本發動淞滬戰役的目的。

中國方面之所以決定一戰,一是國內形勢所逼“忍無可忍”,不僅華北將繼東北之後淪陷,現在南京政府想求偏安江南亦不能;二是國內人心憤激,中國共産黨主戰觀點深得人心,此時如再不抵抗,國共二次合作的良好局面有可能遭到嚴重破壞;三是中國國力雖不如日本,但國土面積遼闊,完全可以“以空間換取時間”,爭取最後的戰爭勝利;四是南京政府把希望寄託在深忌日本勢力擴張的美英兩國的“調停”上,而且中蘇當時正在談判互不侵犯條約,短期內可望獲得援助。

此外,根據當時參與淞滬會戰指揮全過程的中國軍隊多名將領事後的回憶,我們可以判明南京政府調動大軍進行淞滬戰役的意圖,主要規為以下三項:

一、從政治上説,上海不僅是中國最大的都市,而且也是一個國際大都市,乃“中外觀瞻所繫”,“國際觀感”十分重要,包含以上海之戰來引發西方列強的干預這一目的。因此最高統帥部決定“不惜任何犧牲,予以強韌作戰”。

二、從經濟上説,上海是我國經濟重心,聚集于上海的國民政府經濟和財政方面的利益,無論如何是需要保護的。且上海和江浙一帶的工廠、物資也需要在對日作戰的掩護下,向內地遷移。這也是不惜任何犧牲,予以強韌作戰的一個目的。

三、從軍事戰略上説,中國軍隊在長江流域作戰,比之在黃河流域較為有利。因為,中國缺乏機械化部隊,不宜在華北平原對日作戰,且就全國地形言,在黃河流域與敵作戰,不若在長江流域有利。因長江中下游可利用湖沼山地掩護,較為有利。

淞滬戰役期間在中國軍隊最高統帥部指揮部擔任作戰組組長的劉斐憶述統帥部的戰略意圖和目的如下:上海一戰,對整個抗日戰爭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有很大的價值。首先,上海抗戰激發了全國人民的鬥志,有利於全國總動員;其次,上海是一個國際市場,上海抗戰可以擴大帝國主義國間的矛盾;第三,上海是國際觀瞻所在,在這裡進行堅強的作戰,可以一正國際間對中國的視聽;第四,打亂了敵人的作戰計劃,爭取了主動;第五,上海是我國工業中心,群眾覺悟程度高,群眾運動的影響可以振奮全國;第六,可掩護沿海各省工業“物資向遠後方撤退”。因為有以上原因,對上海一戰,指揮部作戰組是主張適當地硬拚的。劉斐的親歷憶述,真實地反映了舉行淞滬戰役的目的,此種戰略企圖在當時指揮部中是佔著主導地位的。

評 論

登錄 | 註冊 我要評論

內容 

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