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愛西柚推薦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視頻專輯熱播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如果在個把小時內,看著自己從正太變成大叔,蘿莉變成歐巴桑,還有比這個更令人感慨不已的事嗎?現在,一部長達48年拍攝歷程的紀錄片,就能讓看過的觀眾感嘆:“歲月真的是把殺豬刀!”

  英國系列紀錄片《七年》(49Up,又譯《49未知天命》),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優秀的50部紀錄片之一,上週末在央視紀錄頻道“寰宇視野”欄目首播,引起觀眾熱議。

  該片導演邁克爾-艾普泰德執導過《納尼亞傳奇3:黎明踏浪號》、《007之黑日帝國》、《迷霧森林十八年》等影片。他走訪了14個7歲的英國小孩,每隔7年去拍他們的近況,迄今第八部《56Up》已製作完成,不久將與觀眾見面。

  在談到這部片子時,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同道教授強調説,半個世紀,就足以看到一個人在生命歷程中的變化,這個變化比任何戲劇構思都有讓人始料不及的地方。沒有什麼能像紀錄片如此準確、真實,那麼戲劇化地把人生盡情表現,“我想這就是這部片子的價值所在”。

  7數的命運

  1964年,導演邁克爾-艾普泰德對英國等級制度産生了興趣,他想知道,富人的孩子長大後是否仍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長大後又會如何?於是,他走訪了來自不同階級的14個7歲英國小孩:他們中有來自社會底層的孤兒,也有來自上流社會富人家的子弟。

  “這幾個孩子,命運不同,滄桑盡顯,也就是他們,代表著英國的未來。”該片結尾處寥寥幾筆,勾勒出了“Up(成長)”系列的線條。

  據稱,邁克爾-艾普泰德之所以把週期定為7年,靈感來自耶穌會的格言:“把孩子交給我,只要7年,我就能還給你一個男人。”而在西伯萊語中基數詞7的詞根有“完美的”含義。在聖經中,數字7無處不在,上帝創造世界用了7天。

  該系列紀錄片首部命名為《7Up》,之後攝製組每隔7年找到這些孩子,拍下他們的近況,涉及所有生活中的細枝末節,於是《14Up》、《21Up》、《28Up》、《35Up》、《42Up》。到2005年,這些孩子幾近知天命,導演從一個20多歲的小夥子變成了鬍子拉碴的老大爺,這些都反映在《49Up》裏。而第八部《56Up》也已製作完成,不久將與觀眾見面。

  時間的重量

  在具體拍攝手法上,艾普泰德在黑白與彩色、過去與現在的影像切換中,完成了三種時態(過去、現在、未來)的交叉記憶:失敗的婚姻、破碎的夢想、短暫的迷茫,以及仍在堅持的夢想。年近五十,這些人中有的已兒孫滿堂,有的才初為人父,有的不為錢發愁,有的事業剛站穩腳跟。他們對生活的態度也大不相同:有人感激活得積極,有人抗議影片製造的主觀刻板形象。

  所有14個人物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當屬尼爾。年少時的尼爾曾立志要上劍橋大學,考學失敗後在碼頭當搬運工,之後穿著破風衣、拎著兩隻舊皮箱在英國各地流浪,可是49歲時峰迴路轉,他成了一名地區議會的議員。

  “《七年》很好地證明了紀錄片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時間的重量。”張同道説,“這個系列已經做到第八部了,半個世紀,就足以看到一個人在生命歷程中的變化,這個變化比任何戲劇構思都有讓人預料不到的地方。沒有什麼能像紀錄片如此準確、真實,那麼戲劇化地把人生盡情表現,我想這就是這部片子的價值所在。”

  《七年》不僅是個人編年史,更是一部英國生活和西方文化編年史:從莊園生活到嬉皮士、搖滾樂,片中很多涉及英國時代變遷的文化認知過程。幾年前看過這部作品後,張同道觸動非常大,他告訴早報記者,他現在拍攝的《小人國》系列,是從幼兒園開始拍到小學,將來再到中學,“我想我是在嚮導演邁克爾·艾普泰德致敬,因為拍攝這樣的片子需要很強的毅力,拍這樣的片子,真的需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堅持。”

  同濟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副教授黎小鋒告訴早報記者,他非常喜歡《七年》的拍攝方法,《七年》口碑雖不錯,但似乎太注重概念性,人物眾多,泛泛而談;雖然大背景突出,但未能突出人物本身的完整故事性。他認為,此類紀錄片應從點到面,著重深入地拍攝一兩個人,而其他人是背景式人物。“我其實很喜歡另外一部來自東德的類似的紀錄片,叫《我的生活》,作者是一對德國夫婦,他們拍攝的是一群紡織女工,拍了30多年,那部片子非常好看。”而張同道則認為,這樣的片子比的不是故事,比的是堅持和品質。

  楚門的世界

  紀錄片《七年》像一部真人版的“楚門的世界”,邁克爾-艾普泰德用40年拍攝論證了他想要的答案:富人孩子基本不會偏離精英社會的培養期望,窮人孩子仍然無法脫離底層。不過,也有例外。14人中有一位窮人孩子後來成了教授。

  《七年》最吸引觀眾的是當這些孩子7歲和14歲時出現在鏡頭前,談論著他們的理想和夢想時,觀眾也想知道十幾年後他們的人生。觀眾內心希望奇跡發生,但奇跡並沒有發生。
  有報道稱,“階級社會”是這部系列紀錄片的主軸。片中受訪者尼克認為,英國各階層似乎有種自我防範系統,誰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同時,對於階級社會的反思不斷地在影響著觀眾和受訪者。

責任編輯:袁航

熱詞:

  • 紀錄片
  • 七年
  • 49年
  • 跟拍14人
  • 大片放映廳|電影庫|高清美圖|熱辣資訊|新片速遞|精品欄目|電影滾播電影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