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一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第6集劇照
説點題外話。
臨近春節,給遠在福建老家的雙親打了一個電話,原本想説今年春節不回家,老媽一句話,生生把我噎住:我和你爹都七老八十的人了,回不回來自己看著辦!
這話,像秤砣壓胸口,幾天幾夜,令人無法喘息。猶豫再三,還是偷摸訂了回家的票,先斬後奏,然後再找總導演請假。
啊?!老大的反應先是一愣,繼而卻爽快地答應了。
居然!竟然!
以她的暴脾氣,以我臨陣逃脫的惡劣行徑,原以為一定會有一場狂風驟雨在等著,沒想到卻是風平浪靜。
你兒子難得回來過年,也是,一起回去看看老人吧。總導演嘀咕著,卻又畫風一轉,淩厲地饒了一句:不過,開播前必須回來!
於是,當後期機房一片熱火朝天時,大年三十,我卻像個逃兵似的,回到老家。
從最初的參與到最後的倒計時,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令人糾結不已的,不只是臨盆時刻自己不能守護在側,更因為當晚,北京地鐵十里堡數百米開外的那個沸騰機房裏,留守人員不僅受到了頻道領導的親切慰問,還人手一個大壕包!更過分的是,大家搶紅包搶到手軟,以至於“寶寶”發的盆友圈都是醬紫的:
不接受非物質文化祝福
這一走,不但錯過了好幾個億,還錯過了我們男神駱大俠親筆書寫的春聯。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片名題寫、分集導演駱永紅
心裏那個悔喲,簡直就是麻繩拴豆腐!
我們總是以事業為由,以打拼為藉口,以親情為代價,其實,圖的就是兩個字:緣份。
但今年這個春節,老娘重重的一句話,卻讓我耳邊不斷響起,那就是“父母在,不遠行”的古訓。
二
我爹,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生人,打過國共內戰,跨過鴨綠江。只因對十月一日這個特殊的日子心生敬意,他把自己參加革命的時間填成國慶這天。因此,現在的他,只能算是一個享受著離休待遇的非離休幹部。
年近九十了,這次回去,見到老爺子依然還是那麼精神。就是有點耳背,聊天時經常指東説西。
回家過年,滿打滿算就三天,除了一起吃個團圓飯,其實就想陪他聊聊天。説實話,對他的一生,一知半解,很想聽他完整地嘮嘮,但每次都苦於來去匆匆。
我曾經無數次追問過父親,我們這一族的先輩從何而來,緣何落於此地而生根。他總是嚅嚅不能言。當年破四舊,膽小的大伯一把大火燒了家裏的族譜,我們的根脈於是便成了謎一樣的存在。只知道父親往上,祖上是舊時國民政府的一名文員,三塊大洋置下鬧市中心的家業,一個大家庭才得以從遠在鄉間的偏僻村落遷移進城。
更遑論祖母這頭的信息。
作家王安憶曾為尋訪她母親這一支的血脈時,寫下過這樣令人動容的文字:沒有家族神話,我們都成了孤兒,栖栖惶惶。我們生命的一頭隱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裏,另一頭則隱在迷霧之中。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第6集劇照
三
大年初一,陪我娘親逛街,街頭人潮如涌。錯肩而過時,聽到一句地道的鄉音:
你養我大,我豈能不養你老!
回頭望去,似乎一位中年漢子,正攙扶著顫巍巍老婦人,背道而去,淹沒在人群中。
許是老人行動不便,頗有自責,不願拖累兒女,只想獨守家門;難為兒子卻有一份盡孝的執念,所以,才有了一句擲地有聲的信言。
這是半個世紀以來,我這一生中聽到過最令人動容的言語。
中國人是講究溫度的,你養我大,我必養你老。
中國人也是最有風骨的,你敬我一尺,我必還你一丈。
這恰恰是這一季節目中,我們想去表達的一個點。
美食背後的中國人,究竟是什麼樣的?又是什麼樣的美食,塑造了一個怎樣的民族?
于我而言,半輩子離鄉,故鄉最難忘懷的風味,不是那一碗荔枝肉,也不是滿街飄香的薰豆干,而是一枚小小的烏梅糕。
少時病中,連日高燒燒得我昏昏沉沉毫無半點食欲,終日與我捉對廝殺的妹妹,卻把她攢下來自己都捨不得吃的兩塊烏梅糕,悄悄塞到我手心。
我從來也沒對她説過,從此這兩塊烏梅糕成了停留在我舌尖上永遠無法抹去的滋味。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第6集劇照
四
大年初四一大早,趕回北京。當晚,節目開播。
到機房看望仍在鏖戰中的留守人員。隨著半數節目的入庫,火熱的後期機房漸漸已有了冷落的意味。
晚飯時,突然想起回鄉偶見,街頭白紙黑字寫著當地風俗介紹,不由興奮地跟老大聊起,沒想到家鄉果真是客家屬地。
老大狠狠白了我一眼。
早在去年的調研階段,談論起中國人最愛吃的餃子這個話題,我提及家鄉的芋餃。老大當即就説,這是客家人的做法,你回去查查,沒準你們祖上就是客家人。
北方人好吃餃子,餃子皮是麵粉做的。客家人不斷遷徒中,由北到南,南方的食材已經發生了變化,但口味難改,怎麼辦?聰明的客家人於是因地制宜,改變食材的取捨。芋餃的皮不用麵粉,而用當地盛産芋子磨成的木薯粉,正是這種思路的體現。
但我仍然覺得,這也許僅僅只是一種巧合。若果真是客家屬地,這麼多年地方宣傳豈能只字不提?從家庭到學校,打小的教育中,也沒有任何人向我提及半個字的客家元素。
直到這次回家,確之鑿鑿,我終於信服了老大的敏銳。
你欠我一個道歉!她衝我嚷嚷。
當血親的脈絡在歲月的煙塵中湮沒,我們如入夢境一般的迷惑,不知從何而來,不知緣何而去。而美食,也許是另一套鐫刻著我們遺傳基因的圖譜,它解碼著我們曾經的來處,也牽引著我們即將的去路。
我終於理解了老大的創作誠意。
親,我欠你一個道歉。而世界,我想對你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