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2018年2月23日(農曆大年初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為“舌尖3”)播出第五集“食”。當日晚 ,“舌尖3”總導演劉鴻彥偕片中主人公扣扣一家在央視新聞新媒體演播室進行了在線直播訪談,為大家講述美食背後的人生。
民以食為天 深度呈現人和食物的關係
食物是什麼?
是果腹的商品,還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是最深的鄉愁,還是對身心溫暖的治愈?
“舌尖3”給你的答案是:有很多人,把美食從舌尖上融入到了骨血裏,甚至是生命裏。
良人為食。為什麼片名定這個“食”字?“舌尖3”總導演劉鴻彥説,“我們想講食物對於人來説到底意味著什麼,食物跟人物到底應該是一種怎樣的關係。本片的主題圍繞‘民以食為天’的概念,重點在於美食以及人們對待食物應該保持什麼樣的態度。”本集導演大竹表示,把“食”字拆開來,上面一個“人字”,下面一個“良”字,這寓意著食物跟人的密切關係:人只有用心良善,才能做出美味的食物。這裡邊就有了價值觀。
嘗、筋、 味、 甘 講述中國人有味道的命運
蘇幫菜裏有一道蘿蔔絲,這道看似簡單的小菜工序卻極為繁瑣,手工刀切保持脆感,夏天腌制四、五個小時,冬天要一晚上;腌好以後水要全部擠掉,到臨吃前兩個小時,就得熬蔥油——提前兩小時要讓蘿蔔絲再入味。
如今故味難尋,出於對蘇幫菜係飲食文化的癡迷與焦慮,美食專欄作家老凡投筆從庖,在自家的蘇式小庭院中宴請賓客,被朋友品評為書房裏端出了佳肴。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庭院方丈之間,食物成了他的表達方式,出離而又入世。食物對他而言,是咂摸傳統的滋味。面對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老凡有著他的自處之道。他執著地使用最傳統的技法製作蘇幫菜,坦然地接受並靜觀那些變與不變。
而年輕的蘇州人林冏,放棄了德國公司電氣工程師高管的工作,繼承家業,成了新任掌門人。他説:“當決定肩負這個擔子的時候,其實是代表著一種蘇州文化的傳承。食文化是所有傳統文化的母文化,味道其實也是文化的一種元素。我要把這個味道傳承起來,把這個味道守護下去。”
均為嘗,味道之外,老凡和林囧不僅在找自己的人生之路,也在為家鄉菜尋找出路,一個向過去,一個向未來。
而在雲南麗江,納西美食也面臨著同樣的窘境,越來越多的納西族孩子已經不講納西語,對於本民族的美食,更多的家庭也開始遺忘。納西漢子肖軍又重新審視起自己曾想逃離傳統和血脈, 自己的底色,堅守納西菜肴。
一句“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碗有良心的面”,讓我們記住了一位山東摔面漢子孫竹青。他用以柔克剛的摔面技法,摔了整整20年。他的背後,是一家人的生計與漂泊,雖然面的銷量不佳,但是他依然堅持麵條中不加添加劑。他讓麵條有了筋骨,也讓自己有了筋骨。
命運艱難 只有美食與笑對
片中女主人公扣扣,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命運。她是一個被確診為真性紅細胞增多症的病人,這種病十分罕見,並且終生都不會好,只能靠打針吃藥來維持。而她能做的抗爭僅僅只有製作美食,笑對人生。每一天,能為女兒做一頓愛心早餐,是她一天開始時最大的滿足。“女兒每天對我説的最多的話就是‘我愛你’。”扣扣説。
談及早餐,扣扣説:“煎餅馃子也是我們天津人早餐必要的一個美食。自從在‘舌尖3’第二集中看到紅姐的煎餅馃子,就想去嘗一嘗。”據扣扣爆料,她的媽媽第二天一大早就去買煎餅馃子,結果生意太火了,排著100多號人,都十套八套的買,最後是買到了,不過早餐變成了午餐。
你最愛的也許永遠是你家樓下的那個味道。
扣扣的女兒萱萱特別愛吃媽媽做的餃子,甚至她自己也會給爸爸媽媽做“愛心餃子”(愛心形狀的餃子)。愛心形狀的餃子正是表達了女兒對父母滿滿的愛意。
在訪談現場,扣扣不僅為我們展示了媽媽愛心餐,還分享了給家人做早餐的日常:每天早晨六點扣扣都要起床做早餐,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當主持人問,是什麼原因讓扣扣堅持了這麼多年,扣扣笑著説:“是愛!是責任!”扣扣女兒則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畫的“愛心麵條”,在她心中,媽媽就是天使。
他們都是普通人。不普通之處在於,食物對他們而言,意義非凡。酸辣苦甜鹹,品嘗的都是人生。這是他們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無論家庭生存,還是宗族繁茂,食物構成了我們文化存續的基礎,用心的人才能做出美食,我們從飲食中發現生活的真諦。
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往往附帶有獨特的價值觀。千百年來,“食”甚至成了中國人體悟世界的方式,我們用飲食借指生活,我們“嘗試”、我們“分享”、我們“品味”抑或我們“吃苦”,飲食與生活的界限模糊而又圓融。不論在世界的哪個地方,如果一個中國人跟你説起對食物的敬重與虔誠,他往往説的是他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