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為什麼要創新?《舌尖3》創作背後有哪些“味道”要變?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來源:央視網 2018年02月23日 14:13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國》風靡大江南北,創造了收視高峰,喚起全世界華人對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熱情和敬意,也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紀錄片超級IP。此後,關於《舌尖上的中國》的一舉一動都牽扯著吃貨們的心。

        大年初四,《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於在央視綜合頻道和紀錄片頻道同時開播,重新聚集了吃貨們的目光。《舌尖3》同樣延續了高話題性、高收視率,2月19日至21日播出的前三集平均收視率1.7%,收視比肩同期最火的電視劇和綜藝節目。

        在圍繞第三季熱播的話題中,有不少聲音認為《舌尖上的中國》“熟悉的配方,卻不再是相同的味道。”那麼,《舌尖3》“換口味”的背後,有哪些隱情呢?

圖

        一.就算冒險,也要對美食文化的創新表達進行探索

        由於前兩季帶來的現象級傳播效果,時隔4年才面世的第三季免不了被拿來與前兩季進行對比。

        出於思維慣性和審美慣性,難免有不少觀眾對第三季的創新之舉一時無法接受。

        有業內人士認為,若導演組一開始追求的就是“相同的味道”,那大可模倣第一季來製作,這無疑是最簡單省力的辦法,風險也是最低的。

        在這種情況下,明知創新是冒險的,導演組還是決定冒險一搏。就算冒險,也要對美食文化的創新表達進行探索。

        二.美食紀錄片的市場環境,已不可同日而語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播出時,全國僅有4050檔美食欄目,而現在,有大約400500檔美食欄目在熒屏活躍著。還有“尋味”系列、“味道”系列、“一城一味”系列等幾乎覆蓋每一個省市的美食紀錄片,簡言之,美食紀錄片的市場環境,已不可同日而語。如今,觀眾的期待和反饋都已不同,在前兩季的基礎上,第三季如果沒有更多的創新、突破和發展,受眾也不會滿足。

        該季總導演劉鴻彥認為,時代在變,每個人生活在其中,尤其是作為一個紀錄片的工作者,時代的脈搏和氣息一定要把握住。所以,這一季在創作前經歷了一個很長的尋找定位的過程。

        最終,基於傳承和創新的雙重要求,第三季在呈現令人饞涎欲滴的美食的基礎上,增加了美食的文化感和歷史感,通過大量前期調研、學術研討,對中國菜肴前世今生進行溯源。

        例如,對於韓國泡菜入選世界六大非遺美食,很多網友覺得忿忿不平,因為據考證,中國製作泡菜的工藝歷史悠久,《詩經》就曾記載“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意思是疆場的瓜菜類經過腌制之後,獻給皇帝食用。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種類旁多,有89個國家級的非遺美食,但沒有一個世界級的非遺美食,成為一大遺憾。

        而《舌尖3》創作團隊曾為一個白菜到揚州去了四、五趟,還找到農業大學專門研究農史、蔬菜史的專家,輾轉多地去查資料,花費大量心血,只為搞清白菜從北方到南是方怎麼演變的、中國白菜怎麼傳到韓國的。

圖

        美食背後的文化和文明,才是《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的根和魂。第三季不僅詮釋中國的美食和人,也嘗試去理解其所根植的文化沃土與時代的流轉。

        美食本身是創新的,藝術的表達更是創新的,這種創新勢必會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和情感體驗。

        三.難在讓創新落地生根,而《舌尖3》做到了

        《舌尖3》在題材創新方面下足了功夫,器具、宴席、食養和融合等主題,都是之前的紀錄片和節目在美食領域內沒有觸碰過的。

        “我是來看美食的,怎麼被種草買了鍋?”第一集“器”播出後,不少網友如此評論。播出當晚,節目中涉及到的章丘鐵鍋隨即爆紅。

        講述鍋、刀、灶、案、籠、壇等器皿器具的這一集打頭陣播出,出乎很多人意料。

        該集導演駱永紅表示,“器具”放在第一集,是因為所有的食物再精美,它的源頭離不開灶、離不開鍋,離不開從食器到盛器。就比如説鐵鍋,它的意義不僅體現在成就了魯菜,還體現在因有鐵鍋才有了“炒”,而“炒”在中國烹飪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第二集片名為“香”,以介紹“小吃”為主,該集導演黃鶴帶著他的團隊在用8個月的時間去了20個城市,接觸136個人物,調研及拍攝120種小吃,精挑細選才將雲南的稀豆粉,四川麻辣燙、涼糕,河南的胡辣湯,天津的煎餅果子,泉州的石花膏、面線糊,以及陜西的水盆羊肉展現在大家眼前。

        黃鶴表示,中國人一直懂得自然的饋贈,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亙古不變。希望《舌尖3》能表達中國的地大物博和中國人的智慧。小吃對於他而言,是兒時的記憶,是對故鄉的思念,對味道的堅守,對技藝的傳承,還有順應時代的活力。

圖

        第三集“宴”的導演沙洛説:“宴是美食的極致。”中國飲食,聚的是情,講的是禮,宴席便是情和禮的完美展現。

        寶應全藕宴、彰武全魚宴、蕪湖張修林老人的壽宴、平江十碗席以及文會宴……在第三集“宴”中,五花八門、充滿講究的各種宴席,傳達出一種儀式感,而正是這種儀式感讓食物變得更加有意義。宴席還承載著社會活動功能,使飲食之事傾注了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期許。

        第四集“養”的導演陳碩儀對食養具有獨到的見解:“人都有個性,食物也有個性。食養就像結婚,你和Ta相處,就要了解Ta,兩個人才能和諧相處。食養講的是人與自然的對應,食材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要認識自己,也要認識食材,讓二者合理搭配。”

        春天,湖南安仁的人們祀神祈谷、趕場交易、吃藥下田;夏天,江南一帶流傳著用南燭葉製作烏米飯,來補益脾腎、安神祛風、烏發駐顏;秋天,江西婺源的人們習慣採菊花、吃菊花、喝菊花茶,來潤燥清肺、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冬天,紹興的酒廠開始投料釀造黃酒來活血祛寒……

        據劉鴻彥透露,該集從創作難度上來講是最難的,需要有一個“度”的把握和十分嚴謹的態度。同時,這一集又特別能體現中國人的智慧和理念,其背後倡導的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飲食習慣,體現了中國人的哲學觀和價值觀。
目前看來,前幾集的排兵布陣都令人全然耳目一新,都是之前的美食紀錄片從未專門呈現過的內容。

        據劉鴻彥表示,之所以做這樣的結構,其實是有內在的思考、邏輯和表達體系的,“大家都説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但是這個博大精深的東西到底是什麼?不僅僅是這個東西是怎麼切的,怎麼做的,背後肯定有更深層的東西。我們希望呈現這個食物是怎麼做的,再把背後附著的東西挖掘和呈現出來。”

        從這個角度看,《舌尖3》的創作團隊確實在“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具象化表達方面下了功夫,在保持“垂涎欲滴”、“接地氣”基本面的同時,做到了更深層次的挖掘拓展。

        很顯然,《舌尖3》具備了更豐富的個性標簽和生命力,順應了創新創新再創新的發展要求,是紀錄片行業近兩年開始出現繁榮發展新趨勢的符號之一。



我要糾錯編輯:李東芷 責任編輯: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熱點推薦更多
《傳家》
體驗最中國的生活情趣和智慧。詳細 >
《品牌的奧秘》
通過品牌的窗口觀察世界。詳細 >
《大運河》
世界最長運河穿過的中國歷史詳細 >
紀錄圖集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