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作者:邱龐同
俗話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國的烹飪技藝,中華美食之所以取得如今的輝煌,並在國際上獲得崇高的地位,除了物質生産的豐富、廚師的努力外,也是和烹飪過程中使用的炊餐具密不可分的。
可是,在通常情況下,人們會在無意之中忽視這一因素。
為了讓觀眾更加全面了解中國烹飪的全過程,《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創作團隊們特地推出了《器》這一集,在5000年以上的歷史長河中,選取了極具代表性的七、八件炊餐具,從其製作到使用,細微而生動地展示了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創造偉力、工匠精神,從而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美的享受和文化滋養。
首先,看一看“穿山灶”。這是一場婚宴中的重要“角色”。試想,在一地坑院落中要擺一二十桌酒席,那一兩百道菜肴如何才能及時燒好且端上桌呢?然而,河南陜縣的一位薛姓廚師卻有辦法,他能在極短時間裏在地坑院中砌成“七星灶”,繼而在灶上燒出“十大碗”的特色菜,圓滿完成任務。所謂“七星灶”,是指用磚砌成的有七個串聯的爐膛的爐灶(即穿山灶),灶上可置七口鍋,由於灶臺呈向上斜坡狀,故爐膛中的熱量可以由低向高朝上傳送。這樣,近火源的爐膛火力最猛,可蒸可炒,而後面的則用以燒、煮、燉,最後兩個火眼可用以保溫。如此,“十大碗”就源源上席了。
據説,陜縣的“穿山灶”有三百多年曆史。其實,從考古材料分析,河南地區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有“火灶”了,是先民們從“火塘”發展而成的,有的“火灶”竟有四個火眼,可以放四個陶罐、陶鼎、陶釜進行燒煮食物。這是很了不起的創造。當然,如今的“穿山灶”正是古代四眼“火灶”的繼承發展,也是了不起的創造。正因為有此灶,薛師傅們才能大顯身手。爐灶之功,真不可小覷。
其次,看一看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石板”、“石鍋”。如今,雲南怒江流域的怒族中有著一種以蕎麥麵為原料在石板上烤烙成的“石板粑粑”,可蘸野生蜂蜜吃,風味無窮。“石板”在這裡實際上是一種平面的加熱工具。另外,雲南還有“石鍋”,可以燒煮菜肴、羹湯。倘不了解情況,有人會問,石頭怎麼能做炊具呢?然而,石頭真能製作炊具,這在中國,至少有四、五千年以上歷史了。《古史考》上曾説:神農時,尚未有釜甑,先民們將穀物放在“燒石”上烤熟而食之。這就是“石上燔谷”。肉類也可以放在石上烤。故有學者認為中國古代存在著一個“石烹”階段。唐代,石烹有發展。劉恂在《嶺表錄異》中雲:“康州悅城縣北百餘裏山中,有焦石穴。每歲鄉人琢為燒食器。但燒令熱徹,以物襯閣,置之盤中,旋下生魚肉及蔥韭齏菹腌之類,頃刻即熟,而終席煎沸。南中有親朋聚會,多用之。”可見,如今的石板烙粑粑、石鍋燒菜,正是古代“石烹”的遺韻。石烹出的菜點,別有韻味,會激發出思古之幽情,讓人們知道,中國人一路吃過來的探索、艱辛和創造。而片中所反映的60歲的黃師傅上山採石板,然後打磨拋光、烘乾等製作石板的過程正有力證明了這一點。
再次,看一看蒸籠。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早把蒸汽用於烹制食物的。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已有蒸器陶甑出土,後又有陶甗,也可蒸食物,再後又出現青銅蒸器。《詩經》中亦已有“釋之叟叟,烝(蒸)之浮浮”的蒸飯場景的描述。竹蒸籠的出現當在秦漢之時。晉時束皙在《餅賦》中説在蒸蒸餅(即饅頭)時“火盛湯涌,猛氣蒸作”,一氣呵成,蒸餅就熟了。現片中表現的惹氣蒸騰的蒸包子場景很生動,蒸出的包子又白又暄,而吮吸湯包汁液的顧客眉飛色舞,足見包子質量上乘,美味誘人!
第四,看一看鐵鍋。中國的生鐵冶煉技術是一大發明,國際領先。中國的鐵鍋出現在秦漢之時。魏晉之時,鐵鍋已較為普及。《齊民要術》中記述道:買鐵釜要到熟悉的店舖中去買,要買“最初鑄者”,因其“鐵精不渝,輕利易然”。這又輕、傳熱又快的鐵釜勢必會促進烹飪技術,尤其是旺火速成的“炒”的烹飪法的發展。唐宋之時,鐵鍋品種更多,臨安市場上專門有賣鐵鍋的店舖。明代,鐵鍋質量更好,廣東佛山製作的鐵鍋大、小成套,有耳、無耳的均有,“薄而光滑”,遠銷海外……正因如此,從宋代開始,炒菜大量出現,有南炒、北炒、生炒、熟炒等。“爆炒”一詞也已出現,其炒法、成熟要求和今日已基本相同。清代以後,炒法更加精進,名品數以百計,風味多樣。
在這些名品中,西安的“金邊白菜”又屬於佼佼者,在清末民初的《素食説略》中有記載。由於鐵鍋的高質量,廚師的高水平,“金邊白菜”在“爆炒”中帶著油前後左右“飛火”翻轉,以使急速成熟,最後,加調料、勾芡,再一大翻轉,便裝盤了,耗時不過一兩分鐘。真是神乎其技。片子中,攝影師用了特寫手法,濃墨重彩地表現了這炒白菜“花打四門”的絕技,看了使人驚心動魄又如癡如醉,待最後定下神來,那盤碼得齊整的鑲著金邊的玉色白菜又引得你食指大動了。這是食器、絕技、佳肴完美結合的一個範例。
例子當然還多,如片子中反映的魯菜的煎魚、九轉大腸、清水炒蛋均有意味。
第五,略談一下泡菜罈子。腌菜在中國先秦時已經出現,整腌的叫“菹”,切碎腌的叫“齏”。無論如何腌,容器是必須的,那就是罈罈罐罐。作為中國腌菜之一的四川泡菜,歷史也悠久,傳説起源於3000年前的巴蜀國,而泡菜質量的好壞,除菜蔬之新鮮、調料之適當外,所用的能用水沿密封的泡菜罈是關鍵。片子中,四川的蘭師傅尋找老泡菜罈,精心配料,細心掌握滷水中菜蔬發酵變化的過程動人心魄,見了這一幕,誰敢説廚師就是燒菜的,蘭師傅不分明又是陶器鑒定家、調味藝術家嗎?!
限于篇幅,該打住了。最後,要説的是:
砧板在烹飪初加工中很重要,古時稱俎,又稱刀幾、案等等。原料的切割加工都得在砧板上進行。有好的砧板,工效可大大提高。
刀具更為重要。中國古代有石刀,商周之有青銅刀,秦漢之後有鐵刀、鋼刀、竹片刀(切茄子使之不變色),而後又有夾鋼刀等。夾鋼刀可切可斬可剁,一刀多用,非常方便行廚。廚刀是烹飪中的重要工具。刀工是中式烹調術的重要一環,是依據菜肴的作用,菜肴加熱、調味的需要,菜肴變化等而使用刀具對原料進行切、割、斬、剁、枇、削、剔、劑、等處理的技藝。中國菜肴流派中,淮揚菜的刀工極其出色,片中出現的“西瓜燈”、“翠珠魚花”即是典型例子。
《隨園食單》中説“美食不如美器”,強調的是美器對美食的襯托,兩者的和諧,形與形、色與色、大與小、貴與不貴的和諧。片中亦反映了制瓷藝術家的辛勤探索,相當感人。
最後,不得不説的是《器》這一集創作人員的社會責任感。片中有對用三萬六千錘、多次淬火打出優質鐵鍋的山東章丘老漢及其後人的讚頌,又如實提出傳統技藝在時下遭遇的困境,並希望能有切實可行的辦法來保護優秀的傳統工藝,使之後繼有人,流傳下去。這正是一種文化自覺的反映。
于2018.2.20下午
作者:邱龐同
邱龐同,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教授,中國飲食烹飪理論研究的著名學者,著有《中國面點史》、《知味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