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為“舌尖3”)于2月20日(農曆大年初五)播出第二集,片名為“香”,以介紹“小吃”為主,節目將大家熟悉的地道小吃搬上銀屏。節目播出前,“舌尖3”總策劃周垣偕分集導演黃鶴、片中人物代克勤和張愛佳在央視新聞客戶端參與在線直播訪談,與網友分享地道小吃背後的道。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主創團隊訪談之二
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小吃更是多如繁星。每一道小吃背後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獨特的風土人情,如何在一集50分鐘內淋漓盡致地呈現“小吃”的故事,主創團隊可謂做足了功夫。
分集導演黃鶴帶著他的團隊在短短的8個月時間內去了20個城市,接觸了136個人物,調研及拍攝了120種小吃,精挑細選才將雲南的稀豆粉,四川麻辣燙、涼糕,河南的胡辣湯,天津的煎餅果子,泉州的石花膏、面線糊,以及陜西的水盆羊肉展現在大家眼前。
一方水土 一方人
生活在別處,最難忘的滋味永遠在家鄉。“舌尖3”第二集通過小吃,帶我們追溯兒時記憶中的味道,講述食物背後的風土人情,展現當地的民俗文化。
總策劃周垣介紹,“小吃”這一集想要表達的,就是每個地域的文化特性。中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帶來了多樣獨特的小吃品類,這些食物往往就地取材,最親和、最能體現當地特色,也最令人回味。小吃濃縮一地風土人情,成為別致的地方民俗符號,體現著當地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在中國飲食文化中具有突出地位和旺盛生命力。
該集導演黃鶴認為,中國人一直懂得自然的饋贈,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亙古不變。希望“舌尖3”能表達中國的地大物博和中國人的智慧。節目中出現的小吃,不過是眾多小吃故事裏面的一個縮影罷了;每個人對於小吃的感受或許不盡相同,但小吃對於黃鶴而言,應該是包含了兒時的記憶,對故鄉的思念,對味道的堅守,對技藝的傳承,還有順應時代的活力。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主創團隊訪談之二
人物和食物互為背景
細心的觀眾發現“舌尖3” 中加入了一些紀實畫面,特別是人物故事部分,大量採用紀實語言講述人物背後的故事,使得整個影像的風格與之前有所不同。對此,周垣表示“第三季節目希望美食和人物互為觀照,以一種最生動的、最飽滿的狀態呈現出舌尖故事”。
黃鶴也講述到,“拍攝小吃這一集的時候,遇到過很多有意思的人物。在雲南騰衝賣稀豆粉的老兩口,雖然不善言辭,也不會寫字,但卻給我們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兩口每天都在村口賣稀豆粉,除了村裏人,外面的人很少知道他們的故事。但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傳承著雲南騰衝地區最傳統最樸實的美食,這種良苦用心是無價的,這種勤勞樸實更是無價的。”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主創團隊訪談之二
在天津賣煎餅果子的紅姐,是舌尖3劇組在拍攝過程中發現的另外一位非常有特點的人物。在片中,她做的是普通的煎餅馃子,但又有不平常的地方。傳統的煎餅馃子是有講究的,紅姐堅持用父輩傳承下來的配方,為大家奉上二十年前的老味道。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主創團隊訪談之二
片中陜西西安做水盆羊肉的老白,有著西北漢子剛毅、堅定的典型性格特徵。即使日子過得艱苦,老白對味道的堅守,從來沒有變過。“最終選擇西北老漢老白作為壓軸,也是考慮到他的傲骨精神。”黃鶴説。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主創團隊訪談之二
周垣表示:“我們節目在選擇人物時,有一個硬性的標準,就是選擇的人物一定跟食物密不可分,也就是説人物跟食物一個也不能少,人物一定是跟食物緊密關聯在一起的,而不能是脫離。後來我們在討論,怎麼把握好食物和人物平衡的分寸,因為你可能做著做著人物就出來了,要麼做著做著只有食物不見人了。所以在最後我們確定了人物和食物平衡的分寸,核心目的就是,就將食物和人物渾然一體地呈現給大家。你在做人物的時候,食物是背景;你在講食物的時候,人物是背景。”
小吃不小
為什麼會在杭州拍攝河南的胡辣湯,這個想法早在提出來的時候,劇組內部就進行過激烈的討論。最終,還是選定了以這種方法來講述“胡辣湯走出河南的故事” 。
總策劃周垣講到:“胡辣湯是剛開始就想做的,一方面是胡辣湯之前沒做過;另一方面,胡辣湯是河南、山東那一帶人都特別喜愛的一種食物,但是這種食物它不好做,因為其實它就是一碗湯。要從純美食的角度來説,它很難能拍出彩來。”在調研的過程中,黃鶴他們發現,河南逍遙鎮五萬人口,兩三萬的人都是做胡辣湯這個生意的,分佈在全國的各個地區。所以當時就設想了一個主題“小吃不小”,從走出河南的胡辣湯來看,它可能是全家人或者整個鎮子人的生計。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主創團隊訪談之二
片中張愛佳和代克勤夫婦的故事被大家稱為“愛情麻辣燙”。兩人青梅竹馬,一同成長,最好的朋友走到了一起,最終變成了愛人,共同經營著一家麻辣燙店。他們的生活飽含著酸甜苦辣鹹,就像是他們經營的麻辣燙店一樣。在他們身上,小吃不小,麻辣燙意味著婚姻、生活,一輩子的相伴。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主創團隊訪談之二